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435集︰《極地旅游的倫理環保公約》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435集︰《極地旅游的倫理環保公約》

    冰原上的守護協議

    科考船“極光號”的螺旋槳切開南極普里茲灣的浮冰時,林野正跪在甲板上,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塊嵌在海冰縫隙里的藍色塑料碎片。這片本該純白的冰原,如今像被撒了一把劣質的彩色玻璃碴——飲料瓶、食品包裝袋、甚至還有被北極熊咬碎的塑料漁網殘片,在陽光下泛著刺眼的光。

    “林隊,第32塊了。”研究生甦曉遞過來一個密封袋,聲音里帶著難以掩飾的沮喪,“昨天在阿德雷島的企鵝棲息地,我們還發現了兩只被塑料環卡住脖子的阿德利企鵝,其中一只已經……”

    林野沒讓她說完,只是將塑料碎片仔細放進袋子,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作為南極生態保護研究站的負責人,他在這片冰原上堅守了八年。最初,每年只有零星的科考隊踏足這里,冰原是企鵝、海豹和北極熊的樂園;可從五年前開始,極地旅游突然興起,載滿游客的郵輪像候鳥一樣涌入南極海域,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悄無聲息的生態災難。

    三個月前,林野在羅斯海的企鵝繁殖地目睹了令他畢生難忘的一幕上百只帝企鵝正趴在冰面上孵蛋,一群背著雙肩包、舉著相機的游客突然沖破臨時圍欄,興奮地追逐著幾只離群的幼企鵝拍照。受驚的成年企鵝紛紛起身逃竄,十幾枚企鵝蛋滾落在冰面上,瞬間被零下三十度的寒風凍裂。那一刻,林野攥緊了拳頭,指甲幾乎嵌進掌心——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回到研究站後,林野立刻聯系了全球極地保護領域的學者和環保組織,組建了一支“極地守護團隊”。團隊里有來自挪威的海洋生態學家艾娃,她曾跟蹤北極白鯨遷徙十年;有中國的旅游倫理專家陳默,擅長制定可持續旅游規範;還有來自新西蘭的律師杰克,負責將環保條款轉化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約文本。

    第一次線上會議時,艾娃展示的一組數據讓所有人沉默過去五年,南極游客數量從每年不足兩千人暴漲到三萬人,隨之產生的垃圾量增長了十五倍,其中一次性塑料佔比超過七成;更嚴重的是,游客活動導致企鵝繁殖成功率下降了30,部分海豹棲息地因頻繁打擾而被迫遷移。

    “我們必須制定一份嚴格的公約,”陳默的聲音透過屏幕傳來,“但難點在于,旅游公司追求利潤,游客渴望體驗,各國政府的監管標準又不統一。”

    杰克敲了敲鍵盤,屏幕上彈出一份草案“不如從最核心的問題入手——限制人數。每片核心保護區的年度游客總量不能超過500人,這樣既能滿足少量游客的體驗需求,又能將對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

    林野點頭,補充道“還要禁止一次性塑料。游客必須自帶可降解物資,從餐具到包裝袋,一點都不能留。另外,旅游活動必須與生物棲息地保持至少一公里距離,用望遠鏡觀察,絕對不能近距離接觸。”

    接下來的兩個月,團隊反復修改公約草案,光是“垃圾清理”條款就爭論了十幾次。旅游公司代表強烈反對“將收益10用于垃圾清理”,認為成本過高;但艾娃用一組照片反駁——在南極半島,志願者們需要鑿開一米厚的冰層,才能將十年前的塑料垃圾挖出來,每清理一噸垃圾的成本,相當于旅游公司三張高端極地郵輪票的價格。最終,條款得以保留。

    最激烈的爭議出現在“禁止商業開發”上。有國家提出要在南極建設永久旅游基地,配備酒店、餐廳和觀光纜車,理由是“提升游客體驗”。林野直接連線會議,展示了研究站拍攝的衛星圖過去三年,僅在南極喬治王島,就有五片企鵝棲息地因人類基建而消失。“極地不是游樂場,”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這里的每一塊冰、每一只動物,都承載著地球的生態平衡。永久設施一旦建成,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無數次談判、修改和妥協,《極地旅游倫理環保公約》終于定稿。簽署儀式選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科考站,那天正好是國際極地保護日。林野站在會場前,看著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代表依次在公約上簽字,突然想起甦曉說過的話“老師,我們真的能改變什麼嗎?”

    此刻,他有了答案。

    公約生效後的第一個南極旅游季,林野和團隊一起登上了一艘符合規範的旅游郵輪。船上的游客都背著印有“無塑極地”字樣的帆布包,餐具是可降解的玉米澱粉材質,導游拿著擴音器反復強調“請大家保持距離,不要驚擾動物。”

    在阿德雷島的企鵝棲息地,林野看到了令人欣慰的一幕游客們整齊地站在一公里外的觀測點,舉著長焦鏡頭安靜拍攝;幾只成年企鵝帶著幼崽從冰面上走過,絲毫沒有受到打擾。甦曉蹲在一旁,興奮地記錄著“林隊,今年的企鵝繁殖成功率已經回升到65了!”

    艾娃走過來,遞給林野一杯熱可可,杯子是可降解的紙質材質。“你看,”她指著遠處正在清理垃圾的志願者團隊,“旅游公司的資金已經到位,我們計劃在未來三年,將南極現存的垃圾全部清理完畢。”

    林野望著一望無際的冰原,陽光灑在冰面上,折射出晶瑩的光芒。他知道,這份公約不是終點,而是。極地的生態保護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旅游公司放棄短期利潤,游客克制好奇心,各國政府堅守承諾。

    傍晚,郵輪返航時,林野站在甲板上,看到一群北極燕鷗從頭頂飛過,它們正朝著南極的方向遷徙。這些每年往返于兩極的候鳥,像是冰原的信使,見證著這片土地的變遷。

    甦曉拿出手機,拍下了燕鷗的身影“林隊,我們以後還會來這里嗎?”

    林野點頭,目光堅定“會的。只要冰原還在,企鵝還在,我們就會一直守護下去。”

    夜色漸濃,北極星出現在天空中,照亮了郵輪的航線。甲板上,幾個游客正圍著導游,听他講述《極地旅游倫理環保公約》的制定過程。林野听到一個孩子問“叔叔,我們以後還能來看企鵝嗎?”

    導游笑著回答“當然可以,但我們要記住,來到這里,不是為了佔有,而是為了守護。”

    林野望著孩子純真的眼楮,突然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這片冰原,不僅是動物的家園,更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希望之地。而那份簽署在冰原邊緣的公約,就像一顆種子,終將在每個人的心里生根發芽,長成守護極地的森林。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435集︰《極地旅游的倫理環保公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435集︰《極地旅游的倫理環保公約》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