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邊界
凌晨三點,市一院基因治療中心的實驗室還亮著燈。林野盯著顯微鏡下的胚胎細胞,指尖懸在操作桿上遲遲沒動。培養皿里的細胞攜帶了罕見的早衰癥基因,按照合規流程,他該用crispr cas9系統精準敲除突變片段——可半小時前,院長陳敬明的電話還在耳邊回響“客戶願意再加兩百萬,只需要在修復時‘順便’導入生長激素基因,不影響早衰癥治療,沒人會發現。”
實驗室的門被輕輕推開,甦芮抱著一摞病歷走進來,看到林野的狀態,皺眉道“又在跟自己較勁?”她把病歷放在桌上,隨手翻開最上面一本,患者是12歲的男孩小宇,早衰癥讓他的身體以五倍于常人的速度老化,皮膚松弛、關節僵硬,“小宇下周就要進倉了,他媽媽昨天還問我,能不能讓孩子治療後再長高幾厘米,說不想讓他以後被人笑話。”
林野關掉顯微鏡,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陽穴。作為國內頂尖的基因編輯專家,他和甦芮牽頭成立的“基因倫理監督小組”,三年來一直盯著基因治療的合規紅線。可隨著技術成熟,“非治療性增強”的需求越來越多——從家長想讓孩子智商再高些,到富豪要求定制“完美後代”,甚至有運動員私下聯系,想通過基因編輯提升爆發力。
“上周我去參加行業峰會,有個藥企代表跟我隱晦地說,他們已經能做到‘多基因同步優化’,只要客戶付錢,身高、智商、視力都能調。”甦芮坐在林野對面,語氣沉重,“還有更離譜的,有人問能不能編輯‘抗胖基因’,說減肥太麻煩。”
林野拿起小宇的病歷,照片上的男孩笑得很靦腆,可松弛的皮膚讓他看起來像個小老頭。他想起三年前遇到的另一個患者,患有嚴重的地中海貧血癥,基因治療後康復,現在已經能正常上學。那時候基因治療還是純粹的“救命技術”,可短短幾年,風向就變了。
“陳院長今天找我了。”林野突然開口,“說有個客戶的孩子有輕度自閉癥,想讓我們在治療時‘優化’一下語言基因,還說這是‘改善生活質量’,不算非治療性增強。”
甦芮猛地抬頭“輕度自閉癥根本不在‘嚴重遺傳性疾病’名錄里,而且語言能力屬于非必需生理功能,這就是明擺著的增強!”她起身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空蕩蕩的停車場,“我們當初制定《基因治療倫理邊界》時,特意把‘嚴重遺傳性疾病’的標準寫得很明確——必須是危及生命、且無其他治療手段的疾病,就是怕有人鑽空子。”
正說著,實驗室的警報突然響了。林野趕緊點開監控,看到儲存合規基因編輯試劑的冷庫門被打開,一個穿著白大褂的人影正往保溫箱里裝東西。他立刻抓起鑰匙往外跑,甦芮緊隨其後。
趕到冷庫時,人影已經要關門。林野一把拽住對方的胳膊,看清臉時愣住了——是實驗室的助理研究員張凱。保溫箱里的試劑瓶上貼著標簽,除了早衰癥修復所需的cas9蛋白,還有一管標注著“生長激素基因片段”的試劑。
“你在干什麼?”林野的聲音發冷。張凱臉色發白,手一抖,保溫箱差點掉在地上“林、林老師,是陳院長讓我……他說這個患者家屬強烈要求,而且只是加個生長激素基因,不算違規。”
“算不算違規,不是陳院長說了算,是《基因治療倫理邊界》說了算!”甦芮上前奪過保溫箱,打開一看,里面還有一份未簽字的《基因治療知情同意書》,患者信息欄填的是小宇的名字,可“治療內容”里卻多了“生長激素基因導入”的條款,“他連知情同意書都敢偽造?”
林野拿出手機,翻出三個月前的一份檢測報告。當時有個客戶想讓胎兒編輯“高智商基因”,被監督小組駁回後,轉而聯系了一家地下實驗室,結果胎兒出生後出現嚴重的免疫缺陷,現在還在icu里。“我們不是沒見過後果,脫靶效應導致的基因紊亂,可能會伴隨患者一輩子,甚至遺傳給後代。”他看著張凱,“你忘了我們做這個研究的初衷是什麼?是救命,不是造‘完美人’。”
張凱低下頭,聲音帶著哭腔“我知道錯了,可我媽上周查出肺癌,需要一大筆手術費,陳院長說只要我幫他做這一次,就幫我解決費用……”
甦芮嘆了口氣,拿出手機給張凱轉了五萬塊“先給阿姨交住院費,剩下的我們再想辦法。但你要記住,倫理底線不能破,一旦破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天一早,林野和甦芮拿著張凱的證據,去了市衛健委。沒想到陳敬明先發制人,在衛健委門口攔住他們,手里拿著一份“患者感謝信”“小宇的媽媽已經簽字同意增加生長激素基因治療,你們這是在干涉患者的自主選擇權。”
“自主選擇權的前提是‘知情’,你偽造知情同意書,隱瞞基因增強的風險,這叫欺詐!”甦芮把證據袋遞給衛健委的工作人員,“這里面有張凱的證詞、冷庫監控錄像,還有陳院長與客戶的聊天記錄,他明確說‘不影響治療,沒人會發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衛健委的調查很快有了結果。陳敬明被暫停院長職務,基因治療中心全面停業整頓。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周後,林野收到一封匿名郵件,發件人是之前聯系過他的藥企代表,附件里是一份“基因增強套餐價目表”——智商提升10 15分,收費80萬;身高增加5 8厘米,收費50萬;甚至還有“瞳色定制”,收費30萬。
“他們把基因編輯當成商品了。”甦芮看著價目表,氣得手都在抖,“我們必須盡快完善《基因治療倫理邊界》,明確‘非治療性增強’的法律責任,還要建立全流程監管系統,從基因樣本采集到編輯操作,再到術後跟蹤,每一步都要有記錄。”
林野點頭,打開電腦開始修改倫理規範草案。他在“禁止條款”里加了一條“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為健康人群或輕度功能異常人群非治療性基因編輯服務,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在“技術要求”里細化了“精準定點修復”的標準,要求每次編輯前必須進行三次以上的脫靶風險評估;還新增了“後代跟蹤”條款,規定治療機構需建立患者後代健康檔案,跟蹤時間延長至25年。
“還有未成年人的問題。”甦芮補充道,“之前有家長想讓剛出生的嬰兒編輯‘抗敏基因’,說孩子對牛奶過敏太麻煩。我們必須明確,除了危及生命的疾病,未成年人禁止接受任何基因治療。”
草案修改完成後,林野和甦芮帶著它去了北京,參加全國基因治療倫理研討會。會上,有人提出質疑“如果有家庭有遺傳病史,想通過基因編輯讓後代避免攜帶致病基因,這算不算非治療性增強?”
“這要看具體情況。”林野回答,“如果致病基因確實會導致嚴重疾病,比如亨廷頓舞蹈癥、囊性縴維化,那麼在胚胎階段進行基因修復,屬于合規治療;但如果只是攜帶‘潛在風險基因’,比如糖尿病易感基因,就不能進行編輯,因為這屬于非必需的預防,可能會引發‘基因篩選’的連鎖反應。”
研討會持續了三天,最終《基因治療倫理邊界》修訂版獲得通過,由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發布當天,林野和甦芮回到市一院,小宇剛好完成基因治療,正在無菌倉里恢復。透過玻璃,他們看到小宇的媽媽正拿著手機,給孩子看修訂版的倫理規範。
“醫生說,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有人亂改基因了。”小宇媽媽笑著對孩子說,“等你好了,我們就去游樂園,你不是一直想去看摩天輪嗎?”
小宇點點頭,眼楮亮晶晶的。林野看著這一幕,突然覺得所有的堅持都值得。甦芮踫了踫他的胳膊,指著遠處的天空“你看,今天的天多藍。”
可他們都知道,基因倫理的守護不會就此結束。當天下午,監督小組接到舉報,說有地下實驗室在郊區開展“基因優化”業務,專門針對孕婦。林野和甦芮立刻動身,車開出醫院大門時,甦芮看著窗外不斷倒退的街景,輕聲說“只要有人想突破邊界,我們就不能停下。”
林野握緊方向盤,堅定地說“對,我們要守住這條線,守住人類最基本的生理倫理底線。”
郊區的地下實驗室隱藏在一個廢棄的工廠里,門口掛著“生物科技咨詢公司”的牌子。林野和甦芮假裝成想給孩子做“智商增強”的家長,順利進入實驗室。里面的場景讓他們倒吸一口涼氣——十幾個培養箱整齊排列,每個箱子上都貼著客戶信息,標注著“身高185”“智商140”等要求;操作台上散落著未消毒的基因編輯工具,甚至有幾個培養皿里的胚胎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畸形。
“你們這里能保證沒有風險嗎?”林野故意問。實驗室負責人拍著胸脯保證“我們的技術是國外引進的,絕對安全,你看之前的客戶,孩子出生後都很健康。”他拿出一份案例報告,上面的照片里,孩子確實看起來很健康,可林野注意到,報告里沒有任何術後跟蹤記錄。
甦芮悄悄按下錄音筆,繼續問“如果編輯後孩子出現問題,你們負責嗎?”負責人臉色一變,不耐煩地說“我們只負責操作,後續問題不管,要做就做,不做趕緊走。”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警笛聲。負責人臉色慘白,想把林野和甦芮趕出去,可已經來不及了。警察沖進來,控制住所有工作人員,查封了實驗室。林野看著被抬出來的培養箱,心里一陣沉重——如果他們來晚一步,又會有多少孩子因為這些非法的基因編輯,面臨未知的健康風險。
回到醫院,林野把地下實驗室的證據交給衛健委。幾天後,全國開展了基因治療行業的專項整頓,查處了23家非法機構,抓獲涉案人員107人。林野和甦芮的監督小組也得到了國家衛健委的認可,成為全國基因治療倫理監督的示範單位。
半年後,小宇康復出院。他的身高雖然沒有像有些家長期望的那樣“超常增長”,但恢復到了同齡孩子的正常水平,皮膚緊致了,關節也能靈活活動。出院那天,小宇拿著一幅畫送給林野,畫上是兩個穿著白大褂的人,旁邊寫著“謝謝醫生,保護我們的基因”。
林野把畫掛在辦公室的牆上,每天看到它,就想起自己當初選擇這個行業的初心。甦芮進來送文件時,看到林野盯著畫發呆,笑著說“又在想什麼?”
“在想,我們現在做的事,可能會影響好幾代人。”林野轉過身,看著甦芮,“如果我們今天放松了警惕,明天就可能有人突破倫理底線,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甦芮點點頭,拿出一份新的報告“這是我們跟蹤了三年的患者後代健康數據,目前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還有,我們跟高校合作的‘精準定點修復’技術又有了新突破,脫靶風險降低到了001以下。”
林野接過報告,翻看著上面的數據,心里涌起一陣暖流。他知道,基因治療的倫理邊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守護。就像小宇畫里的那樣,他們不僅在治療患者的疾病,更在保護人類最基本的生理倫理,守住那份屬于自然的、最本真的美好。
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進來,落在辦公桌上的《基因治療倫理邊界》上,金色的光斑仿佛為這份規範鍍上了一層守護的光芒。林野和甦芮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堅定——無論未來技術如何發展,他們都會牢牢守住這條邊界,不讓基因治療成為突破人類倫理底線的工具。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