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402集︰《全球種業基因的倫理共享協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402集︰《全球種業基因的倫理共享協議》

    種子的平等權

    雨季的剛果盆地彌漫著潮濕的腐殖土氣息,阿金•姆巴卡在自家玉米地里蹲了半小時,指尖捻起的玉米粒還是干癟發皺的。他抬頭望向不遠處的跨國種業公司“先正達”的試驗田,那里的玉米稈粗壯得能撐起孩童,飽滿的果穗垂得壓彎了睫稈——那是他種了五年也沒能得到的“黃金種子”。

    “姆巴卡,今年的種子還買嗎?”鄰居卡魯提著空麻袋路過,聲音里滿是無奈。去年,他們花光積蓄買了“先正達”的雜交玉米種,收成確實翻了倍,可種子結出的玉米無法留種,今年若不繼續買新種,地里就只能種回傳統老品種,畝產連雜交種的三分之一都不到。阿金攥緊了手里的老玉米,那是他爺爺傳下來的種子,顆粒小卻耐旱,曾陪著他們熬過兩次干旱,可如今在“高產雜交種”的擠壓下,老種子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與此同時,在日內瓦的全球糧食安全會議上,中國農業科學家周明正對著大屏幕上的數據皺眉。屏幕上顯示,全球5的跨國種業公司控制了70的優質作物基因專利,其中“先正達”“孟山都”等企業,將非洲、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種業市場牢牢攥在手里他們通過基因編輯技術設計“一次性種子”,讓作物結出的種子失去繁殖能力;將抗除草劑、抗蟲等優質基因整合到雜交種里,再以高價賣給農民;更甚者,通過專利壁壘阻止發展中國家自主培育相似品種。

    “上周,贊比亞有個村莊因為買不起新種,全村顆粒無收。”周明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我們不能讓種子成為少數公司斂財的工具,糧食安全的自主權,必須掌握在每個國家自己手里。”他身後的團隊成員立刻調出一份報告過去十年,依賴跨國種業公司種子的發展中國家,糧食進口額增長了45,而自主培育品種的國家,糧食自給率平均提高了22。

    這份數據刺痛了不少發展中國家代表的心。肯尼亞農業部長當場舉手“我們有適合本地氣候的抗旱高粱,可因為沒有優質基因資源,產量一直上不去。跨國公司願意基因授權,但費用是我們年度農業預算的三分之一——我們付不起。”

    周明團隊早已料到這種困境,他們連夜起草的《種業基因倫理共享協議》初稿,此刻正傳到每位代表手中。協議里明確了三條核心原則各國需向全球基因庫開放非專利性作物基因,讓發展中國家能免費獲取基礎優質基因;專利基因授權時,對發展中國家實施“成本價+分期支付”政策,禁止漫天要價;絕對禁止通過基因編輯設計“一次性種子”,保障農民的留種權。

    消息傳到“先正達”總部,ceo艾倫•懷特立刻召開緊急會議。“他們這是在斷我們的財路!”艾倫將協議初稿摔在桌上,“非洲市場的專利授權費佔我們年度利潤的101novel.com,要是按成本價算,我們至少損失15億美元。”高管們紛紛附和,有人提出要通過游說阻止協議通過,有人建議暫停對不支持協議國家的種子供應。

    可周明團隊早有準備。他們聯合巴西、印度等農業大國,收集了跨國種業公司濫用專利的證據在印度,有農民因買不起高價種子而自殺;在阿根廷,跨國公司因當地農民留種,起訴了上千戶家庭。這些案例被整理成紀錄片,在會議期間循環播放。當畫面里出現阿金捧著干癟玉米流淚的場景時,不少原本持觀望態度的發達國家代表,也開始動搖。

    協議談判的關鍵卡在了“專利基因授權成本”上。艾倫堅持“成本價需包含研發投入的30”,周明卻拿出了跨國公司的研發費用明細過去五年,“先正達”的研發投入中,有60用于改進歐美市場的經濟作物品種,針對發展中國家的抗旱、抗貧瘠作物研發,僅佔5。“既然針對他們的研發投入有限,為何要讓他們承擔高額成本?”周明的反問讓艾倫啞口無言。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專利基因對發展中國家的授權成本,僅包含直接研發費用的10,且允許分三年支付。

    解決了專利問題,“留種權”的爭議又浮出水面。孟山都的代表辯解“設計一次性種子是為了防止農民使用劣質種子,影響產量。”周明當場請來了阿金,通過視頻連線,阿金展示了自己留種的老玉米“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種的種子,它或許產量不高,但能在干旱時活下來。如果連留種的權利都沒有,我們就像被綁在跨國公司的戰車上,他們說漲錢就漲錢,說斷供就斷供——我們的命,不能攥在別人手里。”

    阿金的話讓會場陷入沉默。最終,協議明確禁止“一次性種子”的研發與銷售,要求所有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的種子,必須具備自然繁殖能力。同時,周明團隊還提出設立“種業技術援助基金”,由發達國家和跨國種業公司按比例出資,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本土育種實驗室,培育適應當地氣候的品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協議通過那天,周明第一時間給阿金打了電話。“以後,你們可以用全球基因庫的優質基因,改良自己的老玉米了。”電話那頭,阿金的聲音帶著哽咽“真的嗎?那我女兒以後就不用再餓肚子了?”周明笑著點頭,轉頭看到團隊成員正在打包第一批援助設備——里面有基因測序儀、育種溫室的搭建材料,還有一份詳細的抗旱玉米育種指南。

    半年後,周明來到剛果盆地。阿金的玉米地里,新培育的“剛果抗旱1號”已經長到了一人高,果穗飽滿,顆粒圓潤。阿金拉著周明的手,走到地頭的小土坡上,指著遠處一片新的試驗田“那是我們村自己的育種田,有五個品種正在試種,都是用全球基因庫的基因改良的——我們終于有自己的好種子了。”

    在試驗田的入口,立著一塊木牌,上面用當地語言和中文寫著“種子沒有國界,糧食安全屬于每一個人。”周明看著木牌,想起協議簽署時的場景——當所有代表在協議上簽字時,他們簽下的不僅是一份文件,更是對全球糧食平等的承諾。

    此刻,夕陽灑在玉米地里,金色的光裹著玉米的清香,風吹過,玉米葉沙沙作響,像是在訴說著一個關于希望與平等的故事。阿金彎腰摘下一個玉米,剝開外皮,遞給周明“嘗嘗,這是我們自己的種子結的玉米,比跨國公司的種子甜多了。”周明咬下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開,他知道,這是種子平等權結出的第一顆甜果,而未來,這樣的甜果,會在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土地上生長。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402集︰《全球種業基因的倫理共享協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402集︰《全球種業基因的倫理共享協議》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