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387集︰《智能穿戴設備的倫理數據采集限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387集︰《智能穿戴設備的倫理數據采集限制》

    數據流里的心跳

    凌晨三點,林野的指尖懸在手機屏幕上方,指腹反復摩挲著“確認刪除”的按鈕。屏幕里,“健康守護”p的彈窗像塊燙手的鐵板——“您確定要刪除過去兩年的睡眠周期、心率變異性及皮膚電阻數據嗎?刪除後將無法恢復,可能影響健康報告準確性。”

    窗外的月光透過百葉窗,在他手腕上的“星環s9”智能手表表盤上投下細窄的陰影。表盤里跳動的綠色心率曲線,正隨著他的猶豫忽快忽慢,而他清楚,此刻手表里的傳感器還在悄無聲息地采集著他的皮膚溫度,甚至汗液里的電解質濃度——這些數據,他從未主動授權過。

    “又沒睡?”妻子甦晚的聲音從枕邊傳來,帶著剛醒的沙啞。她翻了個身,目光落在林野發亮的手機屏幕上,“還在糾結那些數據?我說過別信這玩意兒,你偏要戴。”

    林野沒回頭,指尖往下壓了壓,又猛地收回“你還記得上個月體檢嗎?醫生說我有輕度心律不齊,讓我用智能手表監測。可現在……”他舉起手腕,星環s9的屏幕自動亮起,彈出一條推送“根據您的夜間心率數據,推薦您購買‘安心護心丸’,新用戶享8折優惠。”

    甦晚湊過來瞥了一眼,眉頭瞬間皺緊“它怎麼知道你心率有問題?還推薦藥?你授權它共享數據給第三方了?”

    “我從來沒同意過!”林野的聲音不自覺提高,又趕緊壓低,“我翻遍了p設置,只有‘允許采集基礎健康數據’的選項,沒提過會給藥企推送信息。上周我打客服電話,他們說‘全量采集是為了更精準的服務’,還說我當初注冊時‘默認同意’了數據使用條款。”

    他點開手機里存的截圖,是上周收到的一條陌生短信“尊敬的星環用戶,您的睡眠質量連續三周低于平均值,疑似與壓力過大相關,推薦您預約‘心靈減壓工作室’的線上咨詢,憑手表sn碼可減50元。”短信下方的鏈接,指向一家他從未听說過的機構。

    “這不是侵犯隱私嗎?”甦晚坐起身,語氣里滿是擔憂,“你的心率、睡眠,這些都是最私密的身體數據,他們怎麼能隨便給別人用?萬一被用來做別的……”

    林野沒接話,指尖終于按在了“確認刪除”上。屏幕閃過“刪除中”的進度條,他卻突然覺得手腕一陣發燙,仿佛手表里的傳感器還在貪婪地抓取著他的生理信號,那些看不見的數據流,正像藤蔓一樣纏繞著他的心髒。

    他想起三年前剛買星環s9時的場景。那時這款手表剛上市,主打“全維度健康守護”,廣告里說能監測心率、睡眠、血氧,甚至能預警中風風險。他因為工作忙,很少去醫院,想著戴個手表能隨時了解身體狀況,便毫不猶豫下了單。

    可漸漸地,他發現不對勁。p推送的內容越來越精準,精準到讓他害怕——他只是在飯桌上提了句“最近消化不好”,第二天就收到了胃腸藥的推薦;他跟同事抱怨“加班累得頭疼”,周末就有偏頭痛治療儀的廣告找上門。更讓他不安的是,上個月他去社區醫院看病,醫生電腦上竟直接調出了他過去半年的心率數據,說是“星環健康平台共享的”,而他對此一無所知。

    “我明天去找陳默聊聊。”林野關掉手機屏幕,黑暗中,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聲,和手表里傳來的輕微震動聲重疊在一起,“他在‘倫理技術研究中心’工作,說不定能幫上忙。”

    陳默是林野的大學同學,兩人畢業後一直有聯系。听林野講完自己的遭遇,陳默並沒有太驚訝,反而從抽屜里拿出一疊文件,推到他面前“你不是第一個來反映的。最近三個月,我們收到了101novel.com0多起智能穿戴設備過度采集數據的投訴,涉及12個品牌,星環是投訴量最多的。”

    文件最上面,是一份《智能穿戴設備用戶調研》,其中一組數據格外刺眼87的用戶表示“不清楚設備具體采集了哪些數據”,92的用戶從未主動授權“全量采集”,但73的用戶收到過基于個人生理數據的商業推送。

    “這些企業鑽了法律的空子。”陳默指著文件里的條款,“目前關于智能穿戴設備的數據采集,只有籠統的‘需獲得用戶同意’的規定,沒有明確‘哪些數據需要授權’‘如何授權’。很多企業把‘全量采集’藏在冗長的用戶協議里,或者默認勾選‘同意’,用戶根本沒注意到。”

    林野拿起一份投訴案例,是一位獨居老人的反饋。老人買了某品牌健康手環,用來監測血壓,結果手環不僅采集了她的血壓數據,還記錄了她每天的活動軌跡、開門關門時間,甚至通過手環的麥克風,識別出她“經常咳嗽”,給她推送了止咳藥廣告。

    “這些數據一旦泄露,後果不堪設想。”陳默的語氣變得沉重,“比如心率變異性數據,能反映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和壓力水平,要是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會進行精準詐騙,甚至心理操控。還有睡眠數據,能推斷出用戶的作息規律,給入室盜竊可乘之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野的手指在文件上輕輕敲擊,突然想起甦晚的話“那我們就眼睜睜看著他們這麼做?就沒有辦法管管嗎?”

    陳默靠在椅背上,從抽屜里拿出一份紅色封面的文件,封面上寫著《智能穿戴倫理限制(草案)》“我們團隊已經研究了半年,上周剛完成草案。你看——”他翻開文件,指著其中一條,“這里明確要求,設備僅可采集用戶‘明確授權’的健康數據,必須采用‘逐項勾選’的方式獲得同意,禁止默認開啟‘全量采集’。”

    他又翻到下一頁“還有數據存儲,要求所有生理數據必須加密,加密密鑰由用戶掌握,企業不得私自解密。而且明確禁止將用戶數據用于商業推銷,包括定向廣告、產品推薦等。最重要的是,用戶有權隨時刪除歷史數據,企業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刪除,且不得留存備份。”

    林野的眼楮亮了起來,手指順著條款往下劃“這些條款要是能實施,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了。可……企業會願意遵守嗎?全量采集對他們來說,可是能賺不少錢。”

    “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難題。”陳默嘆了口氣,“上周我們邀請了10家主流智能穿戴企業開座談會,只有3家表示願意配合,剩下的都在找借口。星環的代表說‘全量采集是技術剛需’,還說‘用戶不會操作復雜的授權流程’,甚至威脅說如果強制實施,他們就退出國內市場。”

    林野想起自己刪除數據時的猶豫,突然明白過來“他們就是抓住了用戶的心理,覺得我們離不開這些設備,所以才敢這麼囂張。可我們明明是消費者,卻成了被他們收割數據的羔羊。”

    “不止是消費者,還有監管層面的問題。”陳默拿出一份行業報告,“目前智能穿戴設備歸工信部、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多個部門監管,權責劃分不清晰,容易出現‘多頭監管’或者‘監管空白’。比如數據采集歸網信辦管,商業推廣歸市場監管總局管,用戶投訴又要找,流程太復雜,很多用戶嫌麻煩,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林野放下文件,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樓下來來往往的人。每個人的手腕上,幾乎都戴著智能手表或健康手環,那些小巧的設備里,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數據流?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心跳、睡眠、甚至呼吸節奏,都在被別人偷偷記錄、利用?

    “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林野突然坐直身體,目光堅定,“我想幫你們。我在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熟悉p的設計邏輯,也知道用戶的痛點在哪。或許我能幫你們完善草案,讓條款更具可操作性。”

    陳默愣了一下,隨即笑了“我正想找你幫忙呢!我們團隊都是搞技術和法律的,對用戶體驗這塊不太懂。比如‘明確授權’,怎麼設計才能讓用戶容易理解,又不會覺得麻煩?還有數據刪除功能,怎麼確保用戶真的能刪掉所有數據,而不是表面刪除,後台還留著備份?”

    接下來的一個月,林野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投入到了《智能穿戴倫理限制(草案)》的完善中。他和陳默的團隊一起,梳理了市面上所有主流智能穿戴設備的采集項目,將其分為“基礎必要數據”(如心率、血氧)和“非必要數據”(如皮膚電阻、汗液成分),要求後者必須單獨獲得用戶授權,且每次采集前都要彈窗提醒。

    在授權流程設計上,他們摒棄了冗長的文字條款,改用“圖文結合+短視頻講解”的方式,讓用戶清楚知道“授權後設備會采集什麼數據”“數據會被用來做什麼”“如何撤回授權”。比如用戶要授權采集睡眠數據,p會彈出一個30秒的動畫,演示睡眠數據的采集方式,以及這些數據不會被共享給第三方的承諾。

    針對數據刪除功能,林野提出了“雙重驗證+刪除憑證”的方案。用戶申請刪除數據時,需要通過手機號驗證碼和人臉識別雙重驗證,刪除完成後,會收到一份帶有時間戳和企業公章的電子憑證,確保企業無法抵賴。同時,要求企業定期向監管部門提交數據刪除記錄,接受抽查。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怎麼推動草案落地。”一天晚上,林野和陳默在工作室加班,桌上堆滿了修改後的草案和用戶反饋,“我們已經收集了5000多條用戶簽名,也聯系了幾家媒體,打算下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草案內容和用戶投訴案例。但光靠這些,可能還不夠。”

    “我有個想法。”林野突然想起什麼,拿出手機翻出一個群聊,“這是我們公司的用戶體驗群,有101novel.com00多個來自不同行業的用戶。我可以把草案發到群里,讓大家提意見,同時發起‘支持智能穿戴倫理限制’的簽名活動。要是能有上萬人簽名,說不定能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

    陳默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好!用戶的聲音最有說服力。我們還可以聯系一些醫生和倫理學家,請他們為草案背書,強調保護生理數據隱私的重要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新聞發布會定在周五下午,地點選在市中心的一家會議中心。林野提前半小時到達,看到會場外已經擠滿了記者和前來支持的用戶。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舉著牌子,上面寫著“還我睡眠隱私”,旁邊幾個年輕人舉著“拒絕數據收割”的標語,還有人戴著寫滿“數據”二字的面具,手里拿著被剪斷的智能手表表帶。

    “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陳默走到林野身邊,聲音里帶著一絲激動,“剛才有個記者說,已經有三家主流媒體準備直播這場發布會,還有十幾家媒體會做專題報道。”

    發布會開始後,陳默先介紹了草案的核心內容,然後播放了幾段用戶采訪視頻。視頻里,有年輕人因為智能手表采集數據被推送“脫發治療套餐”,有孕婦被推薦“孕期保健品”,還有糖尿病患者收到了血糖儀的廣告,而他們都沒有授權過數據共享。

    “這些數據,不僅僅是一串數字,而是每個人最私密的身體密碼。”陳默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當企業把這些密碼當成賺錢的工具,當我們的心跳、睡眠、呼吸都變成他們牟利的籌碼,我們失去的,不僅是隱私,還有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

    輪到林野發言時,他舉起自己的星環s9智能手表,按下了關機鍵“三個月前,我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表上的睡眠報告;每次加班,都會盯著心率數據擔心自己生病。我以為它是在保護我,可實際上,它一直在偷偷收集我的身體數據,把我變成了一個‘行走的數據樣本’。”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會場里的人“今天,我站在這里,不是要反對智能穿戴技術。我相信這些設備能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幫助,但前提是,它們必須尊重我們的隱私,必須在倫理的框架內運行。我們希望《智能穿戴倫理限制》能盡快落地,讓每一個人都能安心地使用這些技術,而不是被技術所綁架。”

    發布會結束後,林野的手機響個不停,有媒體想采訪他,有用戶想加入簽名活動,還有幾家智能穿戴企業聯系他,希望能參與草案的修改。晚上,他打開手機,看到“支持智能穿戴倫理限制”的簽名已經超過了3萬人,微博上相關話題的閱讀量突破了1億,我的心跳我做主 拒絕數據收割等話題沖上了熱搜。

    一周後,工信部、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召開座談會,邀請陳默的團隊、用戶代表和企業代表參加,討論《智能穿戴倫理限制(草案)》的落地細節。會上,星環科技的代表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硬,而是表示“願意配合監管,完善數據采集和使用機制”。

    又過了一個月,《智能穿戴倫理限制》正式發布,明確要求所有智能穿戴設備必須在6個月內完成整改,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將禁止銷售。整改內容包括優化授權流程,禁止默認全量采集;加密存儲用戶數據,不得用于商業推銷;便捷的數據刪除功能,保障用戶控制權。

    發布當天,林野收到了星環科技的推送,提醒他更新p版本。更新後,p首頁彈出了“數據采集授權”的彈窗,列出了“基礎必要數據”和“非必要數據”兩個選項,每個選項下面都有詳細的說明和短視頻講解。他只勾選了“心率”和“睡眠”兩項,其他數據全部拒絕授權。

    “終于能安心戴手表了。”林野把手表重新戴回手腕,表盤上的心率曲線平穩跳動,沒有了之前的發燙感。甦晚湊過來,看著他的手表屏幕“現在不會再給你推藥了吧?”

    林野笑著搖搖頭,打開p里的數據刪除功能,之前兩年的歷史數據還在,他點擊“刪除全部”,很快收到了帶有時間戳的電子憑證。他把憑證截圖發給陳默,附上一句話“數據流里的心跳,終于只屬于我自己了。”

    陳默很快回復“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我們還要推動《健康數據保護法》的立法,讓更多人的生理隱私得到保障。對了,下周有個用戶交流會,想請你去分享一下經歷,願意來嗎?”

    林野看著手腕上的手表,表盤反射著窗外的陽光,溫暖而明亮。他回復“當然願意。我想告訴更多人,我們有權利保護自己的身體數據,也有能力推動技術變得更有溫度。”

    那天晚上,林野睡得格外安穩。沒有了多余的數據流干擾,他的心跳平穩而有力,手表里的傳感器安靜地工作著,只采集那些他真正需要的數據。他知道,未來還會有新的技術出現,新的隱私問題產生,但只要還有人願意為倫理和正義發聲,那些看不見的數據流,就永遠不會變成纏繞人心的藤蔓。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387集︰《智能穿戴設備的倫理數據采集限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387集︰《智能穿戴設備的倫理數據采集限制》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