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312集︰《智能教育的倫理公平標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312集︰《智能教育的倫理公平標準》

    算法里的裂縫

    林夏第一次見到阿依古麗時,女孩正蹲在教室後排用指甲摳平板電腦的邊緣。陽光透過結著冰花的窗戶斜切進來,在那台布滿劃痕的設備上投下菱形光斑,像塊被遺忘在戈壁灘上的碎玻璃。

    "這是我們去年淘汰的機型,"縣教育局的老張搓著凍紅的手解釋,"勉強能運行"智學通"的基礎版,但個性化推薦功能早就卡得沒法用了。"

    林夏的手指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滑動,屏幕里的"智學通"正根據她的測試數據生成知識圖譜,紅色節點代表薄弱環節,藍色線條標注最優學習路徑。這個由啟明科技開發的智能教育系統,三年前還只是 谷創投圈的概念產品,如今已經佔據全國83的k12市場份額。

    "基礎版能學到什麼?"她問。

    "就是課本同步練習,"阿依古麗突然開口,聲音比寒風還冷,"那些帶動畫的解析、真人老師的答疑,還有"認知加速器",都要付費開通高級版才能用。"女孩頓了頓,指甲深深嵌進設備邊緣的裂縫,"我爸爸說,一年的費用夠買三十只羊。"

    林夏的喉嚨像被凍住了。三天前在啟明科技總部,她剛听首席產品官炫耀過"認知加速器"模塊的續訂率——通過神經反饋算法優化記憶曲線,能讓付費用戶的知識點掌握速度提升40。當時會議室的落地窗外,上海陸家嘴的霓虹正映在江面上,像條流淌著黃金的河。

    一、數據里的鴻溝

    智能教育倫理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開在國子監的彝倫堂。古柏的影子被秋陽拉得很長,落在明代的青磚地上,與投影幕布上跳動的數據形成奇妙的重疊。

    "北京西城區的學生平均每周使用智能教育產品72小時,"林夏調出熱力圖,紅色區塊集中在東部沿海,西部則大片空白,"而新疆塔城地區的均值是13小時,其中62的時間都耗在等待加載上。"

    啟明科技的法務代表推了推眼鏡"林博士,技術差異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我們的高級版定價符合物價局標準,偏遠地區可以申請教育補貼——"

    "補貼覆蓋率多少?"

    對方的聲音卡了殼。林夏點開另一份文件,是去年的用戶投訴記錄。甘肅的家長說孩子因為沒有"認知加速器",在班級排名掉了27名;雲南的老師反映,智能系統推薦的拓展閱讀全是城市生活內容,學生根本無法理解。

    "你們的算法推薦基于用戶行為數據,"她放大一組公式,"但當部分用戶因為付費門檻無法產生行為時,系統會自動判定他們"不需要"高階內容。這不是技術問題,是用算法固化了教育不平等。"

    窗外的古柏突然抖落幾片葉子,落在窗台上發出輕響。倫理委員會的李教授敲了敲桌子"我孫子在海澱黃莊上課,"智學通"能根據他的錯題推薦清北學長的解題視頻。上周家長會,老師直接說"不買加速器,很難跟上進度"。"

    林夏想起阿依古麗的平板電腦。那台設備里的推薦系統大概永遠不會知道,女孩放學後要幫家里放羊,她的錯題往往出現在放牧時顛簸的馬背上。

    二、代碼里的傾斜

    潛入啟明科技的數據庫時,林夏的心跳比服務器的風扇還快。她用管理員權限調出用戶畫像,屏幕上彈出的熱力圖讓她倒吸一口冷氣——付費用戶的知識圖譜像枝繁葉茂的樹冠,免費用戶的則像被狂風折斷的枯枝。

    "發現什麼了?"耳機里傳來王工程師的聲音,他是團隊里的技術臥底。

    "他們的推薦算法有加權因子,"林夏指著一行代碼,"付費用戶的學習路徑會優先匹配重點校題庫,免費用戶只能接觸基礎題型。"更可怕的是"認知加速器"的底層邏輯,它不僅優化記憶曲線,還會悄悄推送升學考試的高頻考點,相當于給付費用戶開了"應試後門"。

    突然,走廊傳來腳步聲。王工急促地說"快退出來!數據審計系統啟動了!"

    林夏抓緊時間截了最後一張圖——某貧困縣的用戶中,僅有3能接觸到高中聯賽的拓展內容,而在一線城市,這個比例是68。當她刪除訪問記錄時,屏幕映出自己的臉,像在照一面布滿裂痕的鏡子。

    三天後,啟明科技發布了新功能"智慧助學計劃",號稱向貧困生免費開放三個月高級權限。林夏讓阿依古麗申請後發現,所謂的免費權限里,"認知加速器"被替換成了普通的錯題本,推薦的視頻全是幾年前的舊內容。

    "他們在做表面文章,"團隊的實習生把面包捏成了團,"就像給乞丐施舍過期的面包,還拍下來宣傳自己的慈善。"

    林夏望著窗外,教育局門口停著啟明科技捐贈的宣傳車,車身上的標語寫著"科技普惠,教育平等"。陽光刺眼,她卻覺得眼前一片黑暗。

    三、標準里的抗爭

    《智能教育倫理公平標準》的草案在爭論中修改了十七稿。最激烈的分歧在于"認知加速器"——技術派認為應該完全禁止,教育學家則主張保留但需平等開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這不是功能本身的問題,"林夏在會上敲著桌子,"就像手術刀能救人也能殺人,關鍵是誰能用、怎麼用。"最終定稿里,他們寫下"禁止通過付費差異化設置認知加速模塊,核心教學功能必須向所有用戶開放,不得設置技術壁壘。"

    標準發布那天,啟明科技的股價跌了7。他們的公關總監在采訪中冷笑"一群不懂技術的人制定的標準,就像用古代的律法審判現代社會。"

    真正的戰場在落地執行。林夏帶著團隊去偏遠地區做適配服務時,發現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是觀念。某鄉中心小學的校長搓著手說"城里孩子用高級功能是應該的,我們娃娃本來就笨,用基礎版夠了。"

    阿依古麗的班主任則偷偷告訴林夏,啟明科技的銷售人員私下許諾,只要抵制標準推廣,就給老師發"指導費"。"他們說這是市場規律,"老師紅著眼圈,"可我看著孩子們趴在凍壞的屏幕前刷題,心里像被刀子割。"

    團隊決定從阿依古麗的學校開始試點。當技術員給那批舊平板裝上適配系統後,女孩第一次點開了"認知加速器"——屏幕上跳出的三維幾何題,在算法的引導下分解成了牧民分羊群的場景。

    "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阿依古麗的眼楮亮得像星星,"就像我爸爸分羊時,總能找到最簡單的辦法。"

    林夏突然明白,公平不是把所有人拉到同一水平,而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土壤里,用最適合的方式生長。

    四、裂縫里的光

    標準實施半年後,林夏再次來到塔城。車窗外的戈壁灘上,光伏板組成了藍色的海洋——這是用智能教育企業繳納的專項基金建的,解決了偏遠地區的供電難題。

    阿依古麗的平板電腦已經換成了新款,但她還是留著那台舊設備,說要當"紀念品"。"現在"智學通"會推薦我們哈薩克族的數學故事,"女孩點開一個視頻,畫面里的牧民正在用傳統方法計算羊群數量,"城里的同學還來問我解題思路呢。"

    教育局的老張拿來最新數據該地區的高中升學率提高了12,更重要的是,選擇理科的女生比例翻了一番。"以前她們總說"學不懂",其實是系統推薦的例子全是她們沒見過的摩天大樓、地鐵線路,"老張笑得皺紋里都盛著光,"現在的例題有草原、羊群、氈房,孩子們說"像在解家里的難題"。"

    但抗爭遠未結束。啟明科技雖然開放了核心功能,卻推出了"名師定制服務",一小時收費相當于當地教師半個月工資。林夏的團隊正在修訂標準補充條款,禁止任何形式的"教育通道"。

    "你看,"林夏指著阿依古麗寫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學習伙伴》,"她說智能系統就像草原上的風,以前只吹向城市,現在終于也能吹到她的氈房。"

    夕陽西下,戈壁灘被染成金紅色。遠處傳來孩子們的笑聲,他們正圍著技術員,看平板電腦里的虛擬老師用哈薩克語講物理原理。林夏想起國子監里的那棵古柏,無論陽光如何傾斜,總有枝葉努力伸向陰影里的地方。

    或許真正的公平,不是消除差異,而是讓每道裂縫里,都能照進屬于它的那束光。就像此刻,阿依古麗的舊平板屏幕反射著落日余暉,在戈壁灘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光帶,像條通往遠方的路。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312集︰《智能教育的倫理公平標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312集︰《智能教育的倫理公平標準》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