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310集︰《數據遺產的繼承迷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310集︰《數據遺產的繼承迷局》

    雲端的遺產

    林小滿的追悼會剛結束,電子花圈的悼念彈幕還在靈堂屏幕上滾動,李家的爭吵就已經撕破了肅穆的偽裝。李建軍把手機狠狠拍在供桌邊緣,屏保上林小滿的笑臉在震動中晃了晃——那是她去年在洱海邊拍的vlog封面,配文是"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賬號里有三百萬粉絲,帶貨佣金至少七位數!"他脖子上的青筋跳得厲害,"當初要不是我借錢給她買設備,她能有今天?"妻子張桂蘭把哭紅的眼楮從女兒的遺照上移開,手里緊緊攥著那本磨破了角的實體日記本"小滿說了,那是她的"秘密花園",連我都不讓看。"

    角落里的李默突然站起來,帆布包上的金屬拉鏈撞出輕響。這個剛上大一的表弟是林小滿最親近的人,此刻他手里的平板電腦正顯示著某社交平台的用戶協議第17條"用戶賬號及相關數據所有權歸平台所有,用戶死亡後自動凍結,不可繼承或轉讓。"

    林小滿的死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三天前,她在西藏拍攝星空時失足墜崖,隨身的運動相機還在循環播放最後一段畫面銀河在夜空中鋪展開來,她的聲音帶著喘息的興奮"你們看,宇宙真的在眨眼"消息傳到家里時,李建軍正在酒桌上吹噓自己女兒是"百萬博主",張桂蘭則在翻找女兒小時候的獎狀,想給她新裝修的書房添點裝飾。

    最先闖進這場悲傷的是平台的系統通知。李默發現林小滿的粉絲群在討論"賬號會不會被注銷",有人貼出截圖,說某美食博主去世後,賬號被平台改成了"紀念賬號",所有私信和評論都被關閉。"那里面有小滿給我寫的生日祝福。"他手指發顫地點開對話框,去年生日時,林小滿用變聲器唱的跑調兒歌還保存在語音條里。

    李建軍的算盤打得更響。他找到一家機構,對方開出五十萬的價格,說能"運作"賬號繼續更新——用林小滿過去的素材剪輯成新視頻。"就當小滿還在賺錢養家。"他對著張桂蘭的哭腔辯解,卻在深夜偷偷翻女兒的梳妝台,想找到可能記錄賬號密碼的小本本。

    張桂蘭的反抗帶著母親特有的執拗。她記得女兒十八歲生日時,把第一個博客的密碼設成了"媽媽做的紅燒肉",但現在的密碼提示是一串意義不明的星號。有次整理女兒的行李箱,她發現夾層里藏著個舊u盤,插電腦上卻顯示需要密碼,彈出的提示框寫著"有些孤獨,要留給自己。"

    真正的沖突爆發在平台總部的接待室。李建軍帶著戶口本和死亡證明,要求平台交出賬號控制權;張桂蘭抱著一摞女兒的手寫信,說只想看看那些標著"僅自己可見"的日記;李默則打印了厚厚一疊粉絲留言,其中有位抑郁癥患者說,林小滿的旅行視頻陪她熬過了最黑暗的日子。

    接待他們的法務專員推了推眼鏡,把用戶協議復印件推到三人面前"這就像租房子,租期到了,房東要收回房子。"他指著第19條,"用戶數據屬于平台資產,就像超市不會把顧客的購物記錄交給家屬。"窗外的玻璃幕牆上,林小滿的巨幅廣告正在循環播放,她笑著指向遠方,裙擺飛揚。

    李默在回家的地鐵上刷到了周衍的文章。這位科技倫理記者剛曝光過某社交平台擅自刪除逝者賬號的事件,文章結尾寫道"當我們的喜怒哀樂都變成代碼,死亡就不再是終點,而是數據所有權的。"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發了條私信,附帶了林小滿賬號的截圖和家庭爭吵的錄音。

    三天後,周衍出現在他們家那間堆滿林小滿遺物的小屋里。她蹲在紙箱前,看著里面的舊手機、拍立得照片和手寫的旅行計劃,突然指著一張泛黃的明信片問"這是小滿十五歲時寄給你們的?"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爸媽,我在鼓浪嶼撿了貝殼,藏在枕頭下了。"張桂蘭突然捂住嘴,那只裝著貝殼的玻璃罐,現在還擺在女兒的書桌上。

    "數據遺產不是錢,是記憶的碎片。"周衍打開電腦,調出一份《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但現行法律只保護活人的隱私,沒人考慮過逝者的數據該歸誰。"她指著屏幕上的空白處,"這里本該有個開關,讓每個人決定身後事——哪些記憶可以被看見,哪些該永遠封存。"

    李默突然想起林小滿的一期vlog。鏡頭里她坐在篝火旁,說自己設置了"數字遺囑""如果我意外去世,希望賬號變成只讀模式,那些說走就走的旅行視頻留著,但私信箱要永遠鎖上。"當時彈幕里有人開玩笑說"太不吉利",她笑著回"人生總得備著pn b。"

    周衍的團隊開始行動了。他們找到十位有類似經歷的家屬,其中有位老人想找回老伴存在雲端的抗癌日記,有對父母想恢復意外去世的兒子刪除的游戲賬號。當這些人的故事出現在新聞聯播里時,李建軍正在電視前發愣——畫面里的張桂蘭舉著那本實體日記,聲音哽咽"我不想看她賺了多少錢,就想知道她一個人旅行時,有沒有偷偷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立法進程比想象中更曲折。平台企業聯合上書,說"數據繼承"會增加服務器負擔;隱私權專家擔心家屬濫用私密信息;甚至有網友在評論區吵起來,有人說"死者為大,數據該歸家人",也有人覺得"生前沒說過的話,死後也不該被窺探"。

    周衍在深夜的會議室里翻著林小滿的雲端日記備份——這是技術團隊通過特殊渠道獲取的,加密文件夾上標著不同的鎖頭圖標。有個文件夾叫"給媽媽的話",最後更新時間是出事前一天,里面只有一句話"媽,下次回家教你拍vlog吧。"她突然明白,所謂數據遺產,不過是生者對逝者的一場漫長告別。

    轉機出現在全國人大的听證會上。當一位法學教授提出"隱私保留條款"時,周衍看到李建軍和張桂蘭同時抬起了頭。"就像實體遺囑可以指定哪些物品可繼承,數據也該分等級。"教授展示著一份表格,"公開內容如視頻、博文可直接繼承;私密信息如日記、私信,需生前授權才能查看。"

    投票通過那天,李默把消息轉發到了林小滿的粉絲群。有人發了個流淚的表情"以後還能看到小滿的視頻嗎?"他回了段林小滿生前錄的告別語,那是她每次停更時必發的"暫時告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我們山水有相逢。"

    張桂蘭最終沒有打開那個加密的日記文件夾。她在公證處做了聲明,放棄查看所有私密內容,但保留了賬號的管理權。每周三晚上,她會坐在女兒的書桌前,選一段過去的旅行視頻重新發布,配文都是自己寫的"今天天氣很好,小滿說過,晴天適合想念。"

    李建軍把那五十萬的合同撕了。他現在最常做的事,是翻林小滿的帶貨記錄,給張桂蘭買她推薦過的護手霜,給李默寄她夸贊過的牛肉干。有次他在後台看到一條留言,是那個抑郁癥患者發的"謝謝小滿的視頻還在,我現在敢出門曬太陽了。"

    周衍在新辦公室的牆上掛了幅字"數據會消失,記憶會永存。"她剛收到法院的判決書,某平台必須向一位老人開放其老伴的雲端相冊。听說老人在屏幕前翻到五十年前的結婚照時,笑著笑著就哭了。

    窗外的陽光正好,周衍打開手機,看到林小滿的賬號更新了新動態——是段延時攝影,記錄著西藏的星空從天黑到天亮。配文是張桂蘭寫的"小滿說,星星會記得每個人的故事。"下面的評論區里,有人發了顆星星的表情,有人說"看到了凌晨四點的銀河",還有人留了句"我們都在好好生活"。

    數據的洪流還在繼續奔涌,但此刻,那些0和1組成的代碼里,終于有了人的溫度。就像林小滿在最後一條視頻里說的"重要的不是我們留下了多少數據,而是這些數據里,藏著多少愛。"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310集︰《數據遺產的繼承迷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310集︰《數據遺產的繼承迷局》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