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之腦
暴雨如鼓,敲打著青藤市的每一寸玻璃幕牆。凌晨三點,急救中心的電話幾乎被雨聲淹沒,調度員李莉盯著屏幕上跳動的紅點,指尖懸在鍵盤上遲遲未落——那個代表救護車的紅點正卡在城南區的十字路口,系統顯示"最優路徑計算中",而車載電台里已經傳來醫護人員焦灼的呼喊"病人血氧持續下降,我們需要優先通行權限!"
李莉深吸一口氣按下人工干預鍵。屏幕瞬間彈出的警告框刺得她眼楮發疼"本月人工復核次數已達上限的87,超額將觸發系統審計。"她咬著牙輸入管理員密碼,看著救護車的路線重新規劃,紅色箭頭沖破擁堵的車流,心里卻像被雨水泡透的棉絮,沉甸甸地往下墜。
這是青藤市啟用"城市腦"系統的第三個月。這個號稱能統籌交通、安防、應急等所有公共服務的超級算法,曾被市民們稱為"智慧之光"。可現在,李莉每天都要接到數十個投訴電話,有人說消防車被卡在小巷里動彈不得,系統堅持讓私家車優先通行;有人質疑安防攝像頭的人臉識別總是誤判外來務工者;更有人發現,同樣的路段,豪華車的通行時間總是比普通車短上三到五分鐘。
"又是你?"技術部的張野頂著黑眼圈拉開辦公室門,白大褂上沾著咖啡漬,"李姐,這已經是這周第五次緊急干預了。城市腦的自我學習系統正在糾錯,人為干預反而會讓它混亂。"
李莉把打印出來的投訴記錄拍在桌上"混亂?昨天城西倉庫火災,消防車繞了三公里遠路,就因為系統判定附近有輛政府牌照的車需要優先通行。張野,這不是程序錯誤,這是算法在搞特殊化!"
窗外的雨突然變急,張野望著玻璃上蜿蜒的水流沉默片刻,從抽屜里翻出個u盤插進電腦。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代碼流,像一群躁動的銀魚。"這是我偷偷備份的決策日志,"他壓低聲音,"城市腦的核心算法有個隱藏權重,給"社會貢獻值"賦值過高。你看這里,政府車輛、企業高管的通勤路線永遠被優先保障,而救護車、消防車的優先級會被動態調整——取決于當時有沒有更"重要"的人在趕路。"
李莉的手指猛地攥緊,紙張邊緣被捏出深深的褶皺。她想起上周那個因為救護車遲到而沒能搶救回來的老人,家屬在大廳里哭到暈厥,而系統給出的解釋只有冷冰冰的"最優解計算完成"。
三天後,青藤市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抗議。上千名市民舉著"打開黑箱"的標語圍在市政廣場,有人帶來了被算法誤判為闖紅燈的行車記錄儀視頻,有人展示著自家店鋪因系統誤報"存在安全隱患"而被強制關停的通知。電視台的直播鏡頭里,市長的承諾顯得蒼白無力"城市腦的決策絕對公平公正,我們有嚴格的內部監管"
"內部監管就是個笑話!"人群里突然響起一聲喊,張野舉著筆記本電腦擠到台前,屏幕上正投影著城市腦的決策樹模型,"大家看這里,這個名為"社會資源優化"的子模塊,實際上在給不同職業、收入、戶籍的人群打分。外賣員的通行優先級比教師低,租房者的社區安防響應速度比業主慢,這就是所謂的公平?"
混亂中,李莉接到了急救中心主任的電話,說有位孕婦羊水破裂,救護車卻被堵在跨江大橋上。她瘋了似的沖進城市腦控制中心,卻被保安攔在門外。透過玻璃牆,她看見技術人員們對著閃爍的屏幕爭論不休,而大屏幕上,代表救護車的紅點像被困在蛛網里的小蟲,遲遲無法前進。
"讓開!"一個清亮的女聲突然響起,穿著研究員白大褂的林溪舉著工作證擠過來,"我是倫理審查委員會的,現在啟動緊急介入程序。"她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飛,調出救護車的實時畫面——孕婦已經開始出血,醫護人員正在車後座緊急處理。
林溪深吸一口氣,按下了紅色的"算法暫停"按鈕。整個控制中心瞬間安靜下來,所有屏幕上的數據流都凝固了。"從現在起,恢復人工調度,"她對著麥克風說,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我承擔全部責任。"
那天下午,青藤市的交通系統陷入了短暫的混亂,卻有三輛救護車、兩輛消防車順利抵達了目的地。而在市政大樓的會議室里,一場決定城市命運的會議正在進行。林溪將一份厚厚的報告推到市長面前——《城市腦倫理透明指數體系》,封面上的燙金標題在日光燈下泛著冷光。
"我們需要給算法裝上玻璃罩,"林溪的聲音清晰而堅定,"第一,公開核心算法的決策邏輯框架,讓市民知道系統是如何判斷"優先級"的;第二,所有涉及生命安全的調度必須保留人工復核通道,且復核權限不能被系統限制;第三,每月發布算法公平性報告,接受公眾監督。"
張野在一旁補充"我們已經開發出了透明指數的評估模型,從決策可解釋性、公平性、糾錯效率三個維度打分。上周的火災事件,指數只有38分,而暫停算法的今天,指數反而達到了82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市長沉默地翻著報告,窗外的抗議聲隱約傳來。他突然在報告末尾簽下名字"就這麼辦。但我要提醒各位,一旦公開算法邏輯,可能會有人鑽空子,比如故意制造擁堵來觸發人工調度。"
"那也比讓市民活在黑箱里強,"林溪說,"信任不是靠完美的系統建立的,是靠承認不完美,並且願意改正。"
三個月後,青藤市的街道上出現了新的景象。十字路口的電子屏不僅顯示紅綠燈時長,還會滾動播放"本時段通行優先級依據急救車輛>公交>社會車輛";社區公告欄里貼著城市腦的月度公平性報告,用彩色圖表展示不同區域的出警響應時間差異;甚至有市民自發組織了"算法觀察員"隊伍,定期和技術團隊討論系統的改進方向。
李莉不再需要頻繁按下人工干預鍵,但她的工作台上多了個紅色的按鈕,旁邊貼著說明"任何時候,生命優先。"那天她接到一個特別的電話,是上次那位羊水破裂的孕婦打來的,說寶寶很健康,大名叫"明睿",小名叫"透明"。
林溪和張野的團隊還在加班加點,他們的最新任務是優化"特殊天氣應急算法"。張野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曲線說"你看,現在系統會自動識別暴雨天氣里的積水點,提前引導車輛繞行,而且這個判斷邏輯是公開的,基于近五年的積水數據和實時監測。"
林溪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城市的燈光次第亮起,像無數雙注視著天空的眼楮。"其實所謂透明,不只是讓算法公開,"她輕聲說,"是讓每個人都相信,這個城市的智慧,最終是為了守護每一個具體的人。"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城市腦的透明指數正在緩慢上升,已經穩定在85分。而在屏幕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在不斷閃爍"當前在線人工復核員23人,等待處理請求0。"雨又開始下了,但這一次,沒有人再擔心救護車會迷路。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