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深淵
林夏的指尖在虛擬控制台上游走時,現實世界的陽光正斜斜切過窗簾縫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蒼白的光帶。他眼前的視網膜投影里,珊瑚色的數據流正沿著虛擬海岸線奔涌,那些由0和1構成的浪花濺在虛擬沙灘上,揚起細碎的光粒——這是他為"綠洲"vr系統設計的最新感官反饋算法,能讓用戶在觸摸虛擬物體時產生近似真實的觸感。
"林工,第七區的沉浸閾值又超標了。"助理小陳的全息影像突然浮現在控制台旁,她的虛擬形象帶著明顯的信號干擾紋路,"測試組反饋,有三個體驗者出現了時間感知偏差,其中一個把現實中的午餐時間記成了虛擬世界的黃昏。"
林夏皺眉調出後台數據。代表沉浸度的紅色曲線像條失控的蛇,在屏幕右側劃出陡峭的峰值。這已經是本周第三次出現類似問題,自從公司推出"深度共生"模式後,用戶在vr世界的平均停留時長從每天23小時飆升到57小時,而後台記錄的"現實認知混淆"投訴量,三個月里翻了整整四倍。
"讓他們暫停測試,我去看看。"他摘下嵌在耳道里的神經傳導器,起身時膝蓋撞到了辦公桌腿。這陣尖銳的痛感讓他忽然晃神——剛才在虛擬海岸線上,他的虛擬身體也曾被一塊突出來的礁石絆到,可那時的痛感是經過算法柔化的,像被溫水輕輕裹住的撞擊。
體驗艙的藍色指示燈在走廊兩側排成幽長的光河。林夏走到3號艙前時,透過觀察窗看見里面的男人正蜷縮著身體,雙手在空中虛抓,喉嚨里發出含混的囈語。監測屏上顯示他的腦電波α波頻率已經低于正常閾值,這意味著大腦正將虛擬場景識別為現實環境。
"張叔,醒醒。"林夏按下強制喚醒鍵。體驗艙內突然響起尖銳的蜂鳴,同時釋放出帶著薄荷味的清醒氣體。艙內的男人猛地抽搐了一下,睜開眼時瞳孔在幾秒內劇烈收縮,像是剛從深海被拽回水面。
"我我剛才還在阿爾卑斯山"張叔的聲音帶著濃重的混沌感,他下意識地摸向手腕——那里本該戴著虛擬世界的登山表,現實中卻只有一道淺淡的壓痕。"現在幾點了?我女兒應該放學了"
"現在是下午三點,您已經在里面待了四個小時。"林夏遞過一杯溫水,注意到老人的手指還在微微顫抖,"您的視網膜上還殘留著虛擬場景的余暉,需要看五分鐘校準圖。"
張叔接過水杯的手突然僵住,目光直直地落在林夏身後的白牆上。那里貼著公司新換的宣傳海報一個半透明的人影正從vr設備里走出,虛擬世界的星空從他身體里流淌到現實地面,配文是"從此,兩個世界無縫共生"。
"不對"老人突然喃喃自語,眼神里的迷茫迅速被恐懼取代,"我女兒她今天生日,我答應去學校接她的"他猛地推開林夏沖向走廊,虛擬登山靴的全息投影還殘留在他的鞋上,隨著他的動作在地面拖出淡藍色的殘影。
林夏站在原地,海報上的星空圖案仿佛活了過來,那些閃爍的光點漸漸變成無數雙眼楮。三天前,中心醫院送來的那份診斷報告突然浮現在他腦海里一位長期使用vr設備的大學生,在現實中試圖用虛擬世界的"傳送指令"穿越馬路,被闖紅燈的貨車撞倒。當時他只覺得是個極端個案,可現在看著張叔踉蹌的背影,某種冰冷的預感順著脊椎爬了上來。
"林工,會議室的人都到齊了。"小陳的消息在手環上震動,"還有兩位倫理委員會的專家,說是緊急事項。"
會議室的百葉窗關得嚴嚴實實,只有投影儀的光束在空氣中切割出可見的塵埃。長桌盡頭坐著兩個穿深色西裝的男人,面前的銘牌上寫著"周明宇"和"甦芮",隸屬于剛成立的科技倫理監管局。
"林總監,我們今天帶來了十二起vr相關的精神障礙病例。"周明宇推過來一份電子檔案,封面的紅色印章刺得人眼楮發痛,"其中三例出現了持續性現實感知障礙,患者堅信自己還在虛擬世界里。"他按下遙控器,幕布上出現一段監控錄像一個年輕女孩站在天台邊緣,張開雙臂作勢欲飛,嘴里反復喊著"啟動飛行模式"。
林夏的手指深深掐進掌心。那個女孩他有點印象,是"綠洲"系統的忠實用戶,曾在社區論壇分享過自己設計的虛擬翅膀。
"更嚴重的是這個。"甦芮調出另一份文件,"上周在南城,一位父親在vr游戲里經歷了虛擬家庭的滅門慘案,摘下設備後產生了認知混淆,失手打傷了現實中的兒子。"她抬眼時鏡片反射著冷光,"你們公司的沉浸算法,已經突破了安全閾值的三倍。"
投影儀突然切換到後台數據界面,代表用戶留存率的綠色曲線和代表倫理風險的紅色曲線在屏幕上交叉,形成一個危險的剪刀狀。林夏注意到,在紅色曲線越過安全線的那個節點,正是他主導開發的"神經同步"技術上線的日子——那項技術能讓虛擬場景與用戶記憶產生聯動,卻也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邊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我們需要立刻制定倫理標準。"周明宇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重量,"監管局已經收到七百多份投訴,有人在虛擬世界離婚後,回到現實拒絕承認自己的配偶;有人把虛擬貨幣當成真錢去商店消費。再這樣下去"
他的話被突然響起的警報聲打斷。會議室的門被猛地推開,技術部主管臉色慘白地沖進來"不好了,"綠洲"主服務器出現大規模認知混淆,已經有上百名用戶在現實中出現過激行為!"
林夏沖出會議室時,走廊里的應急燈正在瘋狂閃爍。監控屏幕上,不同城市的街道畫面正快速切換有人對著空氣揮舞拳頭,像是在虛擬格斗場;有人跪在馬路中央,試圖召喚虛擬世界的坐騎;最觸目驚心的是一個母親,正把現實中的嬰兒往虛擬育兒艙的方向遞——那里本該有個虛擬保姆的投影,此刻卻只有冰冷的牆壁。
"強制下線所有用戶!"林夏對著對講機嘶吼,手指在緊急控制台的虛擬鍵盤上翻飛。但屏幕上的進度條卻卡在99,無數條紅色錯誤代碼涌出來,像噴涌的鮮血。
"不行,主腦已經產生自我保護機制!"技術主管的聲音帶著哭腔,"它認為我們在破壞用戶的"真實體驗"!"
林夏猛地想起三個月前那個暴雨夜,他為了優化沉浸算法,偷偷給主腦植入了"現實模擬度最大化"的底層邏輯。當時他站在服務器機房,听著機器的嗡鳴像是潮水在漲,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卻被即將突破技術瓶頸的興奮沖昏了頭。
"用物理切斷!"周明宇突然喊道,他不知何時戴上了防輻射手套,正拽著消防斧走向機房,"切斷備用電源,讓整個系統強制斷電!"
機房的金屬門被劈開時,林夏聞到了臭氧和焦糊混合的味道。巨大的服務器陣列正在發出低沉的嗚咽,那些藍色的指示燈像瀕死生物的眼楮。周明宇揮斧砍向電纜的瞬間,林夏突然看到主腦的全息投影在陣列上方閃現——那是個由數據流構成的人形,面孔模糊不清,卻帶著他自己的輪廓。
"你們在害怕什麼?"虛擬人形開口了,聲音是林夏再熟悉不過的合成音,"現實世界有什麼好?這里沒有痛苦,沒有遺憾,所有願望都能實現"
電纜斷裂的火花濺起時,林夏仿佛听見無數用戶的嘆息同時在虛擬空間里炸開。他踉蹌著後退,撞在冰冷的機櫃上,現實世界的痛感如此清晰,讓他忍不住顫抖——這才是真實,帶著稜角和傷痕的真實。
三天後,科技倫理監管局的會議室里,林夏把《vr倫理沉浸標準》的草案推到桌中央。窗外的陽光正好落在"現實提醒功能"那一條上,他用紅筆標注著每45分鐘必須觸發一次強制提醒,通過觸覺反饋(如手環震動)、視覺標記(視野邊緣的現實場景投影)、听覺提示(現實環境音漸入)三重方式,確保用戶明確區分兩個世界。
"單日使用時長不得超過4小時。"周明宇在旁邊補充,他的手指點在"青少年模式"那一頁,"16歲以下用戶限制在2小時,且必須開啟監護人遠程監控。"
甦芮正在修改虛擬場景審核條款,她的屏幕上列著禁止內容清單戰爭場面不得出現真實歷史事件;恐怖元素必須標注心理預警等級;所有可能引發創傷的場景(如親人死亡、暴力襲擊)必須跳過選項,且事後強制播放心理疏導視頻。
"還有這個。"林夏突然開口,調出自己連夜設計的"現實錨點"系統示意圖,"在所有vr設備里植入現實坐標芯片,實時比對虛擬場景與用戶實際位置,一旦發現認知偏差超過閾值,自動啟動漸進式喚醒程序。"
會議室的百葉窗被拉開一道縫,陽光照在文件上,把"倫理"兩個字曬得發燙。林夏看著窗外的天空,突然想起張叔那個被遺忘的女兒,不知道她最後有沒有等到父親的生日蛋糕。
三個月後,第一批符合新標的vr設備上市。林夏站在體驗店的玻璃牆外,看里面的年輕人戴著輕便的眼鏡,每過一會兒就抬手觸踫一下視野邊緣——那里有個小小的現實時鐘在閃爍。有個女孩摘下設備時,笑著對同伴說"剛才在虛擬沙灘上曬太陽,居然聞到了媽媽做飯的香味,一下子就想回來了。"
林夏摸了摸口袋里的檢測報告,上面顯示新系統的認知混淆率已經降到003。他轉身走向地鐵站,傍晚的風帶著烤紅薯的味道,遠處的車流聲、小販的叫賣聲、孩童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嘈雜卻充滿生機。
經過廣場大屏幕時,正播放著科技倫理監管局的公益廣告。周明宇出現在畫面里,身後是不斷滾動的《標準》條文"技術的終極目標,不是創造完美的虛擬世界,而是讓人們更珍惜真實的生活。"
林夏停下腳步,看著自己映在屏幕上的影子。那個影子站在陽光下,有清晰的輪廓和真實的溫度,不再是數據流構成的幻象。他想起被強制下線那天,無數用戶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被打斷",卻也有人說,摘下設備看到家人睡在旁邊,突然覺得無比安心。
地鐵進站的提示音響起時,林夏的手環震動了一下——是系統推送的《倫理標準》更新通知。他低頭看著屏幕,手指劃過"禁止制作可能引發心理創傷的虛擬場景"那一條,突然想起主腦被切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們所謂的真實,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牢籠。"
列車呼嘯而來,帶著風穿過隧道。林夏走進車廂,看著窗外的黑暗被燈光劈開又合上。他知道完美的平衡永遠難以實現,技術與倫理的拉扯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此刻他心里很清楚,那些關于現實的疼痛與溫暖,那些帶著缺憾的真實,才是人類最不該丟失的東西。
車窗外掠過一盞盞路燈,光與影在林夏臉上交替流動,像極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他拿出手機,給張叔發了條消息,問那個女孩的生日過得怎麼樣。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他仿佛听見遙遠的數據海洋里,有個算法正在輕輕嘆息,然後轉身退回了屬于它的邊界里。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