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的紅線
深海探測船“深淵信使號”的探照燈刺破7000米深的黑暗時,林嵐正盯著主控屏上跳動的數據流。屏幕中央,一只通體透明的端足類生物正掠過機械臂——這是人類首次在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觀測到這種生物,它尾部的熒光在高壓下劃出淡藍色軌跡,像深海寫給人類的神秘短句。
“準備采集樣本。”副艦長趙野的聲音在艙內回蕩,金屬探測爪正緩緩張開。林嵐突然按住控制桿“等等,它的消化系統里有微型硫化細菌共生體,我們還沒建立這種生態關系的數據庫。”
趙野皺眉看向舷窗外“林博士,我們的任務是勘探多金屬結核礦層,生物觀測只是附加項。康泰集團給的窗口期只剩48小時。”
“但上周剛發現的新種海葵,已經因為采礦機器人的聲波干擾消失了。”林嵐調出三維模型,深淵底部的黃色礦脈像丑陋的傷疤,“這片海域的生態鏈我們才探明37,現在開采等于盲拆精密儀器。”
爭論在警報聲中戛然而止。聲吶屏幕上,十幾個不規則陰影正高速逼近。趙野猛地切換到紅外模式,那些陰影瞬間顯形——是被探測船燈光吸引的深海魷魚群,它們的觸腕上還纏著破碎的塑料采樣袋。
“是上個月‘開拓者號’留下的垃圾。”林嵐的指尖泛白,“他們為了趕進度,連采樣設備的回收程序都省了。”
三天後,國家海洋局的會議室里,康泰集團的總裁張啟明將一份報告拍在桌上“全球每年消耗的鈷金屬有62依賴剛果金的手工采礦,那里的童工死亡率是深海作業的300倍。深海采礦是更人道的選擇。”
投影幕布上,非洲礦場的照片與深海探測器傳回的影像交替閃現。林嵐按下暫停鍵,調出一組數據“但深海熱液噴口周圍的生物群落,其基因多樣性是熱帶雨林的8倍。我們在101novel.com19年發現的耐高溫黴,已經讓糖尿病檢測試紙成本下降70,誰知道下一個生物奇跡會不會毀在采礦鑽下?”
“林博士是海洋學家,當然覺得每條魚都比人類重要。”張啟明的助理冷笑,“但全球每年有12萬兒童死于鈷礦污染引發的瘧疾,他們等得起嗎?”
爭吵聲中,會議室的門被推開。國際科技倫理聯盟的周明宇帶著兩名藍發志願者走進來,他們胸前的徽章是交叉的錨與天平。“我們收到17個國家的海洋保護組織聯名信,”周明宇將一份草案推到桌中央,“或許該先談談,我們有權利為了地面的生命,毀滅深淵里的生命嗎?”
接下來的三個月,林嵐的團隊在太平洋上漂泊。他們的科考船“守望者號”後艙改裝成了移動實驗室,海洋學家們輪班守在顯微鏡前,記錄著從不同海溝采集的生物樣本。實習生小陳在分析熱液蝦的腸道菌群時突然驚呼“它們的消化黴能分解微塑料!”
林嵐立刻調取該海域的采礦規劃圖——康泰集團計劃在半年內啟動這里的鈷礦開采。她抓起衛星電話打給周明宇時,信號突然中斷,甲板上傳來驚呼。一只背甲呈六邊形的深海蟹正順著錨鏈爬上來,它的螯鉗夾著塊破碎的太陽能板,那是去年某國秘密投放的深海監測設備殘骸。
“這說明人類的活動已經干擾到6000米以下的生態了。”林嵐對著蟹殼上的刮痕拍照,“上周在克馬德克海溝,我們發現被聲吶震暈的睡鯊,胃里全是采礦機器人的潤滑劑。”
周明宇在冰島的國際會議上展示這些照片時,各國代表的反應涇渭分明。島國斐濟的代表指著海平面上升預測圖“我們的國土每年消失2,需要礦產制造儲能電池,沒時間等你們慢慢研究。”俄羅斯的深海采礦企業代表則敲著桌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只禁止開采國家管轄海域,公海的資源屬于先到先得者。”
休會時,林嵐在走廊遇見了老海洋學家艾娃。這位78歲的挪威人從保溫箱里拿出個玻璃罐,渾濁的液體中,一只類似水母的生物正發出脈沖狀光芒。“1985年我在挪威海溝發現它時,它的族群覆蓋300平方公里。”艾娃的聲音發顫,“去年回去,只剩下17只了,附近剛好是海底電纜的鋪設路線。”
玻璃罐突然劇烈震動,外面傳來爭吵聲。康泰集團的工程師正與環保組織代表推搡,前者手里的深海采礦模型摔在地上,合金制成的“礦爪”碎成幾片。林嵐撿起碎片時突然想到什麼,跑回會議室在白板上寫下“自毀機制”。
“所有采礦設備必須安裝生態敏感區識別系統,一旦探測到未知生物濃度超過閾值,立刻啟動自毀程序。”她的粉筆在白板上劃出紅線,“就像航天器的逃逸塔,這是最後的安全線。”
張啟明在第二天的听證會上對此嗤之以鼻“每台設備加裝這套系統會增加12的成本,而且誰來定義‘未知生物’?林博士要讓整個行業為幾只小蝦停工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不是幾只,是整個生態鏈的基石。”林嵐播放了一段延時攝影被采礦機器人攪起的沉積物雲團,在三個月內擴散了101novel.com0平方公里,原本覆蓋海床的貽貝群落全部消失,依賴它們生存的盲鰻數量銳減91。“這些數據來自康泰集團自己的環境評估報告,只是你們把它藏在了附錄第37頁。”
會場後排突然響起掌聲,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代表舉起一份簽名簿“已有112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同意,在未完成生態普查的海域暫停采礦。”周明宇趁機拿出《深海科技倫理準則》草案,投影在大屏幕上——
“第一條禁止在生態基線未探明的海域開展開采活動;第二條所有深海作業必須同步進行生態修復實驗;第三條建立跨國監測網絡,對違規企業實施全球禁入……”
張啟明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直到他的律師在耳邊低語了幾句。當投票開始時,康泰集團出人意料地投了贊成票。會後林嵐才得知,他們的深海采礦許可證被太平洋島國聯盟集體否決了,對方要求必須符合新的倫理準則才能重新申請。
半年後,“守望者號”再次駛向馬里亞納海溝。林嵐站在甲板上,看著新安裝的生態修復艙——里面培育著從采礦區搶救出的珊瑚幼蟲,它們的基因被做了微小修飾,能更快適應被擾動的環境。
小陳突然指著聲吶屏幕尖叫“看!是上次那只透明端足類!”探照燈下,它的身後跟著數十只幼體,在海水中劃出藍色軌跡,像一串流動的省略號。
林嵐想起周明宇在準則發布會上說的話“倫理不是科技的枷鎖,而是指南針。”她打開加密通訊器,向國際監測中心發送最新數據,屏幕右上角彈出提示已有87家企業簽署準則,覆蓋全球76的深海采礦項目。
深海的黑暗中,“深淵信使號”的新探測臂正輕輕放下——這次它攜帶的不是采樣設備,而是一個小型生態監測站。當太陽能板在海溝底部展開時,林嵐仿佛看到,人類在深淵中種下的第一盞信號燈,正透過7000米海水,向地球深處傳遞著某種承諾。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