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自己女兒名聲已毀,吳副將纏著徐止不放,今日要賠償銀子,明日要徐止給他女兒找親事,想一樁是一樁,折騰個不停。
徐止不想理他,但是再不理,人畢竟被自己兒子所傷,京兆府問上門,總免不了應付幾句。
這事說大不大,就是讓人心煩。
徐樂婉心知肚明,唇角的笑意不變︰“年底將至,父親是要忙一段時日。”
“——對,過了年就好些。”老夫人啞巴吃黃連,根本不敢提起徐宗夢惹下的亂子。
提起來就不得不給徐樂婉一個交代,哪有二哥找上門要銀子不成,就把馬車帶走不給自己妹妹坐的?這般小肚雞腸,實在不是世家公子所為。
二夫人笑意盈盈︰“婉婉回府已經快有一年,變化真是大啊,如今往這一坐,半點都沒有當初剛回府的樣子了。”
徐樂婉看了看她隆起的肚子︰“可不是嗎?二嬸再過幾個月,都要添丁進口,變化不可謂不大。”
二夫人愛憐的撫摸著肚子︰“還是多虧了你在寺廟祈福,听你的勸說我才去拜了送子觀音,回來就查出了有孕在身,都是緣分。”
“都說冥冥之中自有天定,菩薩自然靈驗。瞧,從二小姐回來後,府中多了不少好事,所以說,該是誰的福分,終究會回到誰的身上,奪是奪不走的。”
柳若離話對著徐樂婉說,眼神不經意的瞥過徐樂詩,看到她被氣的僵硬的臉色,心中直呼痛快。
徐樂婉掩唇輕笑︰“二嬸與柳姨娘就會哄我,說到底,都是府中的緣分,怎麼就成了婉婉帶來的了。”
大夫人開始還不想理會這邊的熱鬧,過了會兒實在忍不住的問道︰“康家的事情,太妃有沒有責怪你?”
女兒這般出色,她出去亦是臉上有光,雖說她之前一直疼愛詩詩,但不妨礙她可以借親生女兒的勢。
老夫人聞言立刻豎起了耳朵,她一直想問這件事,還沒問出口呢。
徐樂婉笑臉不變︰“這件事左右都是康家的不是,太妃並未責怪婉婉。”
“沒錯,是康家行為太不檢點,當初伯爵夫人上門提親,我就拒了她,沒想到她竟然鬧去了太妃跟前。”老夫人說起來這件事就生氣。
徐樂婉匪夷所思的問道︰“為何伯爵夫人突然上門提親?”
“呃——”老夫人看了眼二夫人,她能說什麼?能說是因為方家兄妹的牽連嗎?
“不光是伯爵府,最近不少當家主母都在關注你的親事,咱徐府的門檻啊,都快要被踏破了呢。”二夫人從容的接過話茬。
“婉婉還小,暫不考慮這些,倒是辛苦祖母與二嬸了。”徐樂婉順勢答道。
“一家有女百家求是好事,算不得辛苦。”二夫人說完看了眼大夫人,“大嫂也說過,你年歲還小,府中先幫你把著關。畢竟合適的也不是想找隨時能找到的。”
徐樂婉端起茶盞喝茶,心中無奈嘆氣。
“對,先找著,有合適的母親再與你商量。”大夫人和顏悅色道。
徐樂詩一直沒吭聲,听著滿屋的人都在圍著徐樂婉轉,恨不得撕碎手中的帕子。這些人眼皮子真是淺,村姑一朝得勢,都能讓他們巴結至此,真是讓人鄙夷。
往日里祖母與二夫人轉變風向也就算了,今日連最疼她的母親,都為那個村姑說話,那她怎麼辦?規矩學了這麼久都沒人為她說句公道話,難道她表現的還不夠乖巧嗎?
徐樂詩越想越氣,不禁抬眸,帶著怒氣的目光看向徐樂婉。
“這次回來的剛好,莊子上精心養護了不少鮮鮮的青菜,今早剛送來一些,午膳就讓人做了一起吃。”老夫人說著吩咐身邊的嬤嬤,“去廚房傳話,多準備幾樣菜。”
“是。”馮嬤嬤領命下去。
“多謝祖母,這個時候的青菜是個稀罕物。”徐樂婉回應著迎上徐樂詩的眸光,對著她揚眉笑了笑——女主安分了怎麼行?任務停滯不前吶。
徐樂詩氣的心口一窒,暗罵道賤人!真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
“老夫人,二夫人!三皇子來了。”丫鬟太過驚慌,上氣不接下氣的跑進來稟報。
一句話,在場的人瞬間一靜。
“你說什麼?誰來了?”老夫人震驚太過,急速喘息著問道。
“是,是三皇子,說是本想去縣君府看望縣君,听說縣君回了徐府便改路來到徐府。”小丫鬟戰戰兢兢的答道。
“唰!”屋內眾人的目光齊聚到徐樂婉身上。
老夫人猶豫的問道︰“婉婉,你與三皇子……”
徐樂婉果斷的搖頭︰“並不熟悉,不知三皇子是不是受太妃娘娘所托而來。”
老夫人聞言松了口氣︰“對,對,應該是受太妃娘娘的指示而來,快先把人請去前廳!還有,家主那邊派人去通知了嗎?”
皇子上門是大事,光是婦道人家怎麼行?
“回老夫人,已經有人去通知家主了。”
“那就好。”老夫人想了想,“周氏,婉婉,稍後你們隨我去見客。”
“是。”二夫人欣喜,她雖然挺著肚子有些不便,好在冬衣厚實,看的不是特別明顯。再者,她是當家主母,當然該去招待貴客。
大夫人明顯有些不悅,三皇子來見她的女兒,卻連待客都輪不到她。
徐樂詩咬緊下唇,嫉妒的面目全非——她絕不允許,徐樂婉嫁的人比她還好!
徐止匆忙趕回府中的時候,老夫人與二夫人正陪著三皇子喝第二盞茶,徐樂婉還未出面。閨閣中的女子,沒有父母之命,有外男的情況下不能隨意拋頭露面。
“三皇子大駕,鄙舍蓬蓽生輝。”
“徐大人,學生冒昧前來,還望海涵。”三皇子稍微欠身還禮。
“不敢當不敢當,三皇子請坐。”徐止心中惶恐,表面鎮靜。他怕三皇子扯著徐樂婉的幌子來見他,為的是拉攏他。
“想必徐大人與老夫人已經知曉,前幾日無端讓縣君受了康家流言的牽累。此事到底與太妃娘娘有所關聯,故此,命學生前來看望一番縣君,並解釋清楚,康家所說並非太妃娘娘的意思。”三皇子解釋了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