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我是盤古斧

第79章 西岐與大商第二次會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阿澤你選的嗎 本章︰第79章 西岐與大商第二次會戰

    殘陽如血,灑落在朝歌城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也在為小將軍的隕落而悲嘆。彼時,大商的軍隊步伐沉重而哀傷,他們緩緩地抬著小將軍那冰冷的尸體,一步步走進了朝歌城的城門。那尸體上的戰甲破碎不堪,血跡斑斑,訴說著戰場的慘烈與無情。

    帝辛高坐于朝堂之上,望著被抬進來的小將軍,龍顏震怒,雙目之中滿是不甘與憤懣,大聲質問道︰“難道那諸侯聯軍竟如此難以攻克?我堂堂大商的勇士,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隊伍中,一位滿臉塵土卻難掩悲痛之色的士兵,上前一步,撲通跪地,聲音帶著哭腔與憤懣︰“陛下,將軍並非死于諸侯聯軍之手。戰場上,將軍縱橫馳騁,殺敵無數,正殺得敵軍節節敗退之時,突然不知從何處冒出一個道士。那道士身著詭異道袍,眼神陰森冰冷,口中念念有詞,緊接著憑空祭出一道威力巨大的法寶,直取將軍性命。將軍躲避不及,當場便被那法寶擊中,重傷倒地,我等拼盡全力想要營救,卻也無能為力啊……”說罷,士兵已是泣不成聲,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帝辛緊攥拳頭的骨骼作響之聲,回蕩在這凝重的空氣中,一場復仇的風暴,似乎正在暗暗醞釀……

    帝辛聞听此言,恰似被觸怒的雄獅,猛然從王座上站起身來。他那威嚴的面龐瞬間漲得通紅,雙眸之中怒火灼灼燃燒,仿佛能將這大殿點燃。

    “豈有此理!”帝辛的怒吼聲震得大殿梁柱嗡嗡作響,“在這朗朗乾坤之下,究竟是何方妖道,竟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傷害我大商的忠勇兵將!我大商的兒郎,哪一個不是為了家國在疆場上浴血奮戰,他們守護的是大商的尊嚴,是我大商的萬里河山!”

    帝辛來回踱步,身上的王袍隨著他的憤怒而劇烈擺動,每一步都似踏在在場眾人的心尖上。“這些妖道,仗著旁門左道之術,便以為能在我大商的土地上為所欲為,簡直是痴心妄想!我堂堂大商,傳承數百年,歷經風雨,豈容這些宵小之輩隨意踐踏!”

    他猛地停下腳步,雙手握拳高高舉起,“今日我在此立誓,若讓我知曉這些妖道的行蹤,定要將他們碎尸萬段,讓他們的鮮血染紅我大商的每一寸土地,以儆效尤!我要讓天下人都清楚地知道,我大商的威嚴不容冒犯,我大商的榮耀不可褻瀆!無論是誰,只要敢與我大商為敵,都將承受我帝辛的滔天怒火,必將在我大商的鐵騎之下,化為齏粉!” 殿內眾人皆跪地叩首,齊聲高呼︰“大王英明,大商萬歲!” 而帝辛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妖道在他的憤怒下瑟瑟發抖、無處可逃的場景,那眼神中的殺意,久久未曾散去……

    帝辛身著玄色繡金長袍,頭戴冕旒,神色冷峻地站在朝歌城巍峨的玉階之上。玉階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清冷的光芒,似是在訴說著大商曾經的輝煌與威嚴。他的身姿挺拔而堅毅,雙手負于身後,深邃的目光穿越重重宮闕樓閣,遙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那是諸侯封地的方向,那里正彌漫著硝煙與戰火,也隱藏著大商未知的命運。

    良久,帝辛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低沉,仿佛裹挾著歷史的厚重,又似那波瀾不驚的深海,平靜之下暗流涌動︰“黃飛虎,如今局勢詭譎多變,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我大商雖兵力強盛,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那妖道竟敢公然挑釁我大商天威,傷我肱股之臣,此仇不報,何立我朝之尊!既然如此,就有勞你走這一趟了。”說罷,帝辛微微側頭,目光如炬地看向身旁的黃飛虎,那眼神中既有對臣子的信任與期許,又有著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嚴。

    黃飛虎身披金色戰甲,頭戴紅纓盔,身姿矯健而英武,听聞帝辛之命,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洪亮而堅定︰“遵命,大王!末將承蒙大王多年器重,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大王所托。此去必將那妖道擒獲,掃平諸侯聯軍,重振我大商之雄風!”黃飛虎的臉上滿是恭敬與忠誠之色,他深知此刻的大商雖然在軍事上依舊有著強大的實力,但內憂外患之下,每一步都關乎著王朝的興衰存亡。對于他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出征,更是為了守護大商的榮耀,𥕜衛大商的尊嚴,守護這片他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和子民。

    在黃飛虎看來,如今大商的兵力經過多年的征戰與磨礪,已經十分精銳,各方諸侯雖偶有聯合,但在大商的鐵騎之下,也難以形成真正的威脅。那些平日里各自為政、心懷鬼胎的諸侯國,在面對大商的全力征伐時,不過是一盤散沙。只要戰術得當,指揮有方,掃滅這些諸侯國並非難事,而他黃飛虎,正是那把大商用以平定四方的利刃,必將在這亂世之中,為大商開闢出一條通往盛世的康莊大道。

    當此之時,天下大勢已悄然發生劇變。往昔那些各自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諸侯國,如今深陷于重重困境之中,早已不復昔日之勇。多年的爭權奪利、互相傾軋,使得他們的內部消耗極其嚴重,猶如一座繁華的樓閣被白蟻從內部蛀蝕,徒有其表而根基不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推恩令的實施,更是如同一記沉重的猛擊,狠狠地砸在了這些諸侯國的命脈之上。原本集中于諸侯嫡長子手中的土地和權力,被層層分割,分散給眾多的子弟旁支。這一舉措看似溫和,實則瓦解了諸侯國得以維系強大軍事力量的經濟基礎。那些曾經因資源集中而興盛的世家大族,如今在權力的碎片化過程中,逐漸走向衰落。許多傳承數代、培養出眾多賢才的家族,因封地的縮小和財富的分散,再也無力像從前那樣為諸侯國輸送大量優秀的人才,致使其朝堂之上、軍隊之中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的局面日益嚴重。

    如此內外交困之下,這些諸侯國的軍隊戰斗力銳減。曾經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精銳之師,如今在缺乏優秀將領指揮和充足物資供應的情況下,士氣低落,軍心渙散。軍隊的編制不再整齊劃一,士兵們的作戰意志也變得消沉脆弱。在面對大商軍隊的征伐時,他們或因內部矛盾而無法協同作戰,或因缺乏良策而陷入混亂,全然沒了往昔能與大商分庭抗禮的實力與底氣,其衰敗之象盡顯,覆滅的結局似乎也已在冥冥之中悄然注定。

    遙觀當下之局,天下仿若一片風雲詭譎之戰場,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局勢錯綜復雜。其中,那些諸侯國的境遇堪稱堪憂,猶如日暮西山,漸趨黯淡。其根源便在于各國內部嫡長子與其他子嗣之間,為爭權奪利陷入了一場毫無章法、如同“菜雞互啄”般的混亂內斗之中,而且局勢愈演愈烈,幾近不可收拾。

    自推恩令頒布以來,這道政令宛如一把利刃,巧妙地切入了諸侯國的權力核心架構,使得原本相對穩固的權力傳承體系分崩離析。嫡長子們為保自身繼承的正統地位,不惜動用各方資源,施展權謀手段,拉攏朝中勢力,試圖穩固搖搖欲墜的根基。而其他子嗣們眼見有機可乘,亦不甘示弱,憑借著各自母族的支持以及在封地內培植的勢力,紛紛向嫡長子的權威發起挑戰。于是乎,在這一場激烈的內部爭斗中,朝堂之上,黨同伐異之風盛行,忠良之士或被排擠,或被迫卷入紛爭,無心政務;宮廷之內,陰謀詭計層出不窮,親情紐帶在權力的誘惑下被撕扯得支離破碎,兄弟睨牆,父子反目,血雨腥風彌漫在每一寸宮牆之下。

    這場內斗的戰火也無情地蔓延至諸侯國的各個角落,給國家的經濟、軍事和民生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經濟上,各地主政的子嗣們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紛紛加重賦稅,橫征暴斂,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被強制征召入伍,參與到這場毫無意義的內部混戰之中,農田無人耕種,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農業生產遭受重創,糧食產量銳減。曾經繁榮的商業貿易也因各地關卡林立、道路不通以及盜匪橫行而陷入停滯,市場凋敝,商業凋零,國家財政收入大幅下滑,經濟發展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泥沼。

    軍事方面,由于內部分裂,軍隊指揮系統混亂不堪。將領們各為其主,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協同作戰能力,甚至在戰場上出現了自相殘殺的荒唐局面。原本用以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精良軍備,在內斗中被肆意消耗,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無人問津,士兵們的訓練也因缺乏統一指揮和物資支持而荒廢懈怠,導致軍隊戰斗力急劇下降,曾經令周邊勢力忌憚的雄師勁旅,如今已淪為一盤散沙,面對外部威脅時幾無還手之力。

    反觀大商,在這諸侯紛爭、天下大亂之際,卻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憑借著先前一系列高瞻遠矚、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實現了國力的穩步提升,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在政治治理層面,大商改革官僚體制,打破了陳舊的世卿世祿制,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只要有真才實學、治國之能,皆可為朝堂所用。通過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和晉升機制,使得各級官員們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政務處理效率大幅提高,官場風氣煥然一新,為國家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治保障。

    經濟領域,積極鼓勵農業創新,推廣新的種植技術和灌溉方法,組織開墾荒地,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如疏通河道、修築堤壩等,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糧食產量逐年攀升,不僅滿足了國內百姓的溫飽需求,還擁有充足的儲備以應對災荒和戰爭。同時,大力扶持商業發展,降低商業稅賦,建立規範的市場秩序和貿易管理制度,開闢了多條貫通南北、連接內外的商業要道,促進了各地物資的流通和經濟交流。商業的繁榮帶動了手工業的興盛,紡織、冶鐵、陶瓷等行業蓬勃發展,各類精美的商品遠銷四方,國家財政收入因此而日益充盈,為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

    軍事建設方面,大商加大了對軍隊的投入和改革力度。一方面,通過優厚的待遇和嚴格的選拔標準,招募了大量身體素質優良、作戰勇猛的青壯年入伍,擴充了軍隊規模;另一方面,加強軍事訓練,邀請各地的軍事名家前來指導,研習先進的戰術陣法,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和協同配合能力。同時,投入大量資源用于武器裝備的研發和更新換代,打造出了一批鋒利堅韌的兵器和堅固耐用的鎧甲,以及先進的攻城器械和防御設施,使得大商軍隊在裝備水平上遠超其他諸侯國,具備了強大的戰斗力和威懾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化教育上,大商大興秩序之教,在各地興辦學府,培養各類人才。設立了專門的學術機構,匯聚了一批學識淵博的學者和思想家,他們在這里著書立說,研究天文地理、政治經濟、軍事謀略、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學問,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引領。文化的繁榮不僅提升了大商國民的整體素質和民族凝聚力,還使得大商在文化軟實力方面遠超其他諸侯國,吸引了周邊眾多國家和民族的向往與歸附。

    綜上所述,當各諸侯國在內部紛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國力日漸衰弱之時,大商卻憑借著全面而深入的改革舉措,實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繁榮、軍事強大和文化昌盛,國力蒸蒸日上,在這亂世之中已然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未來的天下大勢,或許將因大商的崛起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創出一個全新的時代篇章。

    時移世易,天下格局已悄然生變。在這場漫長的諸侯紛爭與大商崛起的歷史演進中,雙方的實力天平正逐漸向大商傾斜。往昔,諸侯國林立,各據一方,雖互有爭斗,但也曾憑借著廣袤的土地與眾多的人口,在天下局勢中佔據一席之地。然而,經年累月的內耗,如同隱匿于暗處的蛀蟲,悄無聲息卻又持續不斷地侵蝕著各諸侯國的根基。其國內,政治腐敗,朝堂之上黨同伐異,爭權奪利之風盛行,政令不通,治理混亂,致使民生艱難,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

    反觀大商,自推行改革以來,政治漸趨清明,賢能之士得以施展才華,為國家的治理出謀劃策。在經濟領域,積極推動農業革新,興修水利,改進農具與耕作之法,糧食產量穩步增長,倉廩充實。商業亦蓬勃發展,貿易繁榮,市場興旺,不僅豐富了百姓的生活物資,更為國家積累了雄厚的財富。軍事上,強軍之路成效顯著,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大商軍隊威震四方。

    教育文化方面,大商廣設學府,培養各類人才,普及文化知識,國民的文化素養與道德觀念得到顯著提升,社會風氣日益良好。如此種種,使得大商國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無論是物質生活的富足,還是精神文化的充實,皆遠超各諸侯國的國民。

    如今,大商國力昌盛,上下一心,國民安居樂業且素質頗高,已具備了雄厚的實力底蘊。相較之下,各諸侯國則是日暮西山,元氣大傷。因此,大商傲然屹立于天下,擁有了以一國之力抗衡八百諸侯國的底氣與實力,其崛起之勢銳不可當,仿佛即將在這亂世之中奏響一曲氣吞山河的霸主之歌,改寫天下之大勢,引領一個嶄新的時代篇章。

    帝辛端坐在朝歌那威嚴奢華的宮殿之中,龍袍加身,神色冷峻而傲然。在他的眼中,諸侯聯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根本無法與他的大商相抗衡。往昔,大商的鐵騎縱橫馳騁,所到之處皆為臣服之地,如今這些諸侯膽敢聯合起來犯上作亂,在他看來實在是自不量力之舉。

    區區一個偏將軍,雖在戰場上不幸折戟,但那也足以讓諸侯聯軍見識到大商軍隊的勇猛善戰。在帝辛的心中,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挫折,他堅信大商的軍威不可侵犯,僅一位偏將軍的力量就已讓敵軍疲于應對,若不是那妖道從中作梗,戰局又豈會如此?但他並不慌張,反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

    “哼,這些跳梁小丑,以為憑他們那點伎倆就能動搖我大商的根基?”帝辛心中暗自思忖道,“一個偏將軍已讓他們嘗到了苦頭,接下來,朕就派一位兵馬大元帥前去,看他們還能耍出什麼花樣!朕倒要看看,他們有何能耐能抵擋我大商的雄師勁旅,有何方法能阻礙我大商前進的兵戈!”

    帝辛的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仿佛已經看到了大商的兵馬大元帥率領著千軍萬馬,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將那些諸侯聯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他深知,大商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擁有著雄厚的國力、精良的裝備以及訓練有素的士兵,這些都是他敢于輕視諸侯聯軍的底氣所在。

    于是,他立刻傳召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開始商議派遣黃飛虎出征之事。他要讓天下知道,大商的威嚴不容挑釁,任何反抗的勢力都將被無情地碾碎在歷史的車輪之下,大商的榮耀必將在這場戰爭中再次閃耀,其統治地位也將在戰火的洗禮中變得更加穩固,無可撼動。

    歲月的長河悠悠流淌,往昔的風雲變幻皆已化作歷史的塵埃,只留下那或深或淺的痕跡供後人憑吊。曾幾何時,天下局勢尚還混沌不明,各方勢力在這廣袤的九州大地上角逐爭雄,互不相讓。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局面卻已與往昔大不相同,物是人非之感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大商的旗幟依舊在朝歌城的上空獵獵作響,彰顯著其曾經輝煌的統治地位。但在那看不見的暗流涌動之下,諸侯聯軍的興起猶如一場悄然而息卻又來勢洶洶的風暴,試圖挑戰大商的權威。只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大商的反擊會如此迅速而凌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傳遍四方,告知諸侯聯軍黃飛虎即將率兵前來討伐的那一刻,原本就脆弱的聯盟內部頓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各個諸侯的臉上皆浮現出了驚恐與不安的神色,仿佛看到了末日的降臨。

    回想起之前與那位大商小將軍的交鋒,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小將軍雖初出茅廬,卻有著非凡的勇猛與智謀,在戰場上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殺得諸侯聯軍節節敗退,丟盔棄甲。每一次短兵相接,都伴隨著聯軍士兵的慘叫與哀嚎,鮮血染紅了大地,死亡的陰影籠罩在每一個聯軍將士的心頭。那一場場激烈的戰斗,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大商軍隊的強大戰斗力和頑強的斗志,也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而如今,听聞黃飛虎即將率兵前來,他們內心的恐懼更是被無限放大。黃飛虎,那可是在大商威名赫赫的人物,其軍事才能和領導風範堪比聞仲。他久經沙場,歷經無數次大小戰役,擁有著極其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高超的指揮技巧。在他的麾下,士兵們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個個都懷著對大商的忠誠和對勝利的渴望,戰斗力之強令人膽寒。

    諸侯聯軍深知,面對這樣一位強勁的對手,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將會呈幾何倍數增長,幾乎到了難以逾越的程度。原本就松散的聯盟,此刻更是人心惶惶,內部矛盾也在這巨大的壓力下逐漸凸顯出來。一些小諸侯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考慮著是否要臨陣脫逃以保全自身的實力;而那些原本野心勃勃的大諸侯,也在這嚴峻的形勢下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絞盡腦汁地思考著應對之策,卻又感到無從下手。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黃飛虎的大軍尚未抵達,可那無形的壓力卻已如泰山壓頂一般,讓諸侯聯軍喘不過氣來。他們望著遠方的天際,仿佛已經看到了黃飛虎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商軍隊,如洶涌的潮水般席卷而來,而他們自己卻宛如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無疑將成為決定他們命運的關鍵一役,而他們,卻在這強大的對手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助,前途一片黯淡無光。

    黃飛虎大軍壓境,諸侯聯軍內部爭吵不休,難以達成統一有效的御敵之策。有的主張投降求和,以保一時安寧;有的則堅持拼死抵抗,卻又對黃飛虎的威名心懷忌憚。

    當兩軍對壘,黃飛虎陣前一騎當千,其勇猛之勢讓聯軍士兵望而生畏。大商軍隊在他的指揮下,進退有序,陣法嚴明,如虎狼之師般撲向敵軍。首戰交鋒,聯軍便節節敗退,丟盔棄甲者不計其數。

    然而,諸侯聯軍中也不乏能人異士,他們見正面強攻難以取勝,便轉而施展陰謀詭計。一方面,派人潛入大商軍隊後方,試圖擾亂其糧草補給線;另一方面,散布謠言,妄圖動搖大商軍隊的軍心士氣。

    但黃飛虎早有防備,他一面加強後方守衛,確保糧草無憂;一面嚴明軍紀,穩定軍心,同時巧妙利用聯軍內部的矛盾,分化瓦解其勢力。

    在接下來的幾場戰役中,黃飛虎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決策,逐漸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一步步將諸侯聯軍逼向絕境。但聯軍也拼死抵抗,雙方陷入了漫長而慘烈的拉鋸戰,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局勢依舊撲朔迷離……

    眼見黃飛虎率兵步步緊逼,西岐城被圍得水泄不通,形勢愈發危急,各個諸侯王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卻又無計可施。慌亂之中,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申公豹。

    想當初,正是申公豹不辭辛勞地前往昆侖山,憑借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不知費了多少周折,竟真的請來了厲害的救兵。也正是那一次,大商的小將軍在戰場上遭遇強敵,不幸殞命,讓諸侯聯軍暫時擺脫了困境,得以喘息。這過往的“戰績”,讓諸侯王們此刻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他們圍在申公豹身邊,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著,那急切的模樣仿佛只要申公豹點頭答應,就能立刻化解眼前這兵圍西岐的巨大危機。

    “申道長啊,上次全靠您請來救兵,才讓我等逃過一劫,如今這黃飛虎可比那小將軍厲害多了,我等實在難以抵擋,還望您再辛苦一趟,去昆侖山請些厲害的角色來助我等一臂之力呀!”一位諸侯王滿臉懇切地說道。

    其他諸侯王也紛紛附和,言辭間滿是期待與哀求。申公豹看著這些諸侯王們,心中雖有些猶豫,畢竟再去請救兵也並非易事,昆侖山可不是輕易能說動的地方。但見眾人如此殷切盼望,又想到若諸侯聯軍真的潰敗,于自己也沒什麼好處,便微微點頭應下了此事。

    申公豹站在眾人中央,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凝重。他抬頭望向天空,那鉛灰色的雲層仿佛也壓在了他的心頭,沉悶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良久,他緩緩低下頭,目光掃過面前這些滿臉焦慮與期盼的諸侯王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繼而輕輕嘆了一口氣,那聲音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壓力與憂慮,在空氣中回蕩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吧,”申公豹終于開口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疲憊與不甘,“看來也只有如此了。如今這局面,我若不出手相助,你們怕是也支撐不了多久。只是這一趟昆侖山之行,必定困難重重,結果如何,實在難以預料。”

    說罷,他轉身走向自己的居所,步伐略顯沉重卻又帶著幾分決絕。屋內,光線昏暗,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申公豹徑直走向牆角的一個破舊衣櫃,伸手打開櫃門,里面擺放著一些簡單的衣物和雜物。他一件一件地拿起,仔細地疊好,放入一旁早已準備好的行囊之中。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緩慢而沉穩,似乎在思考著即將面臨的挑戰。

    收拾好衣物後,他又移步到書桌前,拿起幾樣平日里慣用的法器,小心翼翼地擦拭著,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舍與眷戀。這些法器跟隨他多年,歷經無數風雨,如今卻要再次帶著它們踏上充滿未知的征途。將法器放入行囊後,申公豹環顧了一下四周,確認沒有遺漏什麼重要的東西,便背起行囊,大步走出了房門。

    屋外,諸侯王們還在焦急地等待著,見申公豹出來,紛紛圍了上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感激。申公豹微微抬手,示意他們不必多言,然後深吸一口氣,毅然轉身,朝著昆侖山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申公豹的心情十分復雜。他回想起上次前往昆侖山的情景,雖然歷經波折,但最終還是成功請來了救兵,解了諸侯聯軍的燃眉之急。然而,此次情況卻大不相同。大商軍隊在黃飛虎的率領下,士氣高昂,戰斗力極強,而且對諸侯聯軍的情況想必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防範措施必定更加嚴密。而昆侖山的那些仙人們,又豈是輕易能夠請動的?上次能夠成功,或許只是運氣使然,這次還會有那樣的好運嗎?

    越想越覺得前路迷茫,申公豹的腳步也不禁慢了下來。但當他想到諸侯聯軍如果被擊敗,自己在這世間的地位和利益也將受到極大的影響,便又咬咬牙,加快了步伐。他深知,自己現在肩負著眾人的希望,無論如何,都要盡力一試。

    就這樣,申公豹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再次踏上了這條充滿艱險的前往昆侖山的路途。他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心中默默祈禱著,希望此次能夠順遂,請來神通廣大的救兵,化解眼前這對諸侯聯軍極為不利的局面。只是,這一回,命運的天平究竟會向哪一方傾斜,誰也說不準了……

    申公豹獨自一人走在崎嶇的山間小道上,身形略顯佝僂,腳步卻匆匆忙忙。他的腦海中不斷地盤旋著當下的局勢,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與陰狠。

    “哼,上次那土行孫,雖有些本事,卻也被我三言兩語就誆騙得暈頭轉向,稀里糊涂就上了封神榜,成了這棋局中的一枚棄子。”申公豹一邊走一邊暗自想著,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這一次,得找個更厲害的角色才行。那文殊廣法天尊,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听聞他的徒弟金吒,可是李靖的兒子,這李靖一家在闡教與俗世之間都有些分量。”

    想到此處,申公豹的眼神變得更加陰鷙。他深知哪吒與李靖之間那錯綜復雜的關系,哪吒如今拜了截教盤凜門下,世人皆知盤銳乃是盤凜的父親。

    申公豹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穿行在山林之間,心里卻在打著各種盤算。他深知自己身為盤銳的徒弟,而盤銳又與截教的通天教主交情深厚,這份淵源讓他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截教這一邊,視闡教為眼中釘、肉中刺。

    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之中,他覺得唯有讓各方亂成一團,尤其是讓闡教與其他勢力的矛盾不斷激化,才能為截教創造出有利的局面,進而鞏固截教的地位,實現自己那不可告人的野心。他回想起過往種種,看到闡教日益壯大,門下弟子眾多且各懷神通,心中便涌起一股濃濃的嫉妒與不甘。

    “哼,闡教憑什麼能在這世間風頭無兩,我定要讓他們嘗嘗混亂的苦頭,讓他們陷入那錯綜復雜的紛爭里,自顧不暇才好。”申公豹暗暗咬牙切齒,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他覺得只要自己多使些手段,挑撥離間,利用各方的利益糾葛和矛盾沖突,就能讓局勢朝著對截教有利的方向發展。

    當下,他把主意打到了文殊廣法天尊身上,想著借由他再去牽扯出更多闡教的人物,讓那本就暗流涌動的局勢徹底沸騰起來,就如同往平靜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層浪,讓闡教與各方陷入無盡的爭斗與混亂之中,而他則可以躲在暗處,看著這一切按照自己預想的那樣發展,好坐收漁翁之利。只是,他卻未曾料到,自己這般肆意攪動風雲,或許會引發更為可怕的後果,這天下的局勢也將因他變得越發難以掌控。

    “金吒啊金吒,莫要怪我心狠手辣。誰讓我身負玉京山的使命呢,潛伏在這亂世之中充當間諜呢?”申公豹的臉上浮現出一種扭曲的得意之色,那笑聲在空曠的山谷中回蕩,顯得格外奸詐與陰森,“只要能破壞掉闡教的布局,讓他們自顧不暇,我這一趟就算沒白跑。待我將文殊廣法天尊也卷入這紛爭之中,看他們如何收場!哈哈哈哈……”

    他的笑聲在山谷間久久不散,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精心策劃的陰謀即將得逞,各方勢力在他的挑撥下陷入混亂,而截教則能從中漁利,重新掌控這天下局勢的走向。然而,他卻未曾料到,這世間之事,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他今日種下的惡果,他日必將自食其味,只是此刻的他,已被野心蒙蔽了心智,全然不顧那即將到來的重重危機,一心只想著如何施展陰謀詭計,達成自己那不可告1的目的。

    喜歡洪荒之我是盤古斧請大家收藏︰()洪荒之我是盤古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洪荒之我是盤古斧》,方便以後閱讀洪荒之我是盤古斧第79章 西岐與大商第二次會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洪荒之我是盤古斧第79章 西岐與大商第二次會戰並對洪荒之我是盤古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