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人聞知劉民乃穎川賑濟流民之賢王,無不感泣稽首,十之八九願留島生根。劉民遂賜眾人銅錢各一緡,任其自擇去留。未幾,往鄰近郡縣采辦的鄉民廣傳仁德,善名如星火燎原,三月間竟有三千余流民慕名渡海而來。劉民亦不吝財帛,皆按例周濟。
值此之際,劉民召徐庶、周瑜、徐榮、陳登、黃敘、華雄、胡氏昆仲、龐月、黃月英等文武于堂前議事。徐元直輕搖羽扇,長揖獻策曰︰“主公明鑒,此島踞長江口外,形若孤舟浮海,當以東舟名之。宜建水師營寨,與柴桑、彭澤水軍互為犄角。北可圖青徐,南可控吳會,進退皆得地利。”語畢,周瑜頷首撫劍,眸光如炬。
劉民拊掌稱善︰“軍師深謀遠慮。今海寇雖敗,尚有百余殘孽遁歸倭國,不日必挾怨來犯。著以朱休穆舊部為基,建江東水師,拜公瑾為水師都督,休穆副之,甦子羽擢都尉。撥庫錢萬緡,募壯士、冶兵甲、繕戰船、築營壘。”
言訖,忽見黃月英出列,奉輿圖而諫︰“妾觀此島西麓有天然深港,可鑿石為塢......”眾皆側目,始知此女竟諳兵法。
劉民撫掌曰︰“今三島生民漸眾,當以舟山諸嶼為基,置東舟縣治。休穆可兼領縣令,總攬庶務。”
周瑜、朱桓、甦飛皆頓首拜謝,獲賜和田玉佩三枚,其紋飾隱現雲龍之象。蔡琰乃進言︰“主公既得立足之地,北海孔文舉、皇甫將軍久懸音問,宜遣使通問,以慰懸望。”
“善哉!興盛將軍可願持節北上?”劉民目視徐榮。然黃月英蹙眉諫曰︰“時值仲冬,朔風凜冽,渤海冰凌阻舟,恐遷延時日。”陳登遂進言︰“某與徐州牧陶恭祖有舊,若假道瑯琊陸路,旬日可達北海。”
劉民乃命取庫錢千緡,囑徐榮曰︰“此微物聊表寸心,煩呈陶使君。”復擇百名健壯海寇,以鐵索系之,充作金礦苦役隨行。徐榮按劍應諾︰“謹遵鈞命!”其聲錚然,帳中燭火為之搖曳。
劉民目視胡亮,正色道︰“宏功,爾兄弟隨吾日久,念及慈親倚閭之思,今特命汝率虎賁百人,護送徐老將軍並押解戰俘。慎之!慎之!”言畢復令其精選良駒百匹。
“謹遵鈞命!”胡亮雖面有戚色,仍領命疾行。孫尚悅蓮步追及,柔聲道︰“亮兄若往,妾當相隨。”其姊尚丹睨視胡響,掩口輕笑︰“阿妹且待,愚姊同往。”
樓船駐泊旬月間,劉民觀東舟島上周瑜、朱桓等督造城郭,見其營建之盛,宛若龍蟠虎踞,甚慰于心。然北風獵獵,海濤洶涌,欲返長山島封地,實逆天時而動,徒呼奈何!
東舟令朱桓三日一謁,輒報︰“流民聞風而至者日眾。”蓋因北舟、南舟二島地狹田瘠,安民之術漸窮。劉民撫案長嘆︰“若此涸澤而漁,恐生肘腋之患。”
正當憂心忡忡之際,陳登趨前獻策︰“主公明鑒,南溟有巨島曰夷州,廣袤三百余里,四時如春。登不才,願率眾前往墾殖,以解主公之憂。”劉民沉吟未決,遂召徐庶共商大計。
劉民撫案沉吟曰︰“拓土開疆固乃大善,然征伐之役,輜重浩繁,民力疲敝,誠不可不慎也。”徐庶輕搖羽扇,莞爾而笑曰︰“主公英明,今觀海疆輿圖,此島北距長山千里,南接夷州千里,實乃天賜中流砥柱。昔範蠡有雲︰‘時不我待’,當效勾踐之劍,南指夷州。”
劉民展開東南海疆輿圖,但見波濤萬頃間有明珠閃爍,遂敕令︰“擢陳元龍為夷州太守,甘興霸領討夷將軍印,魏文長為前部正印先鋒,華雄副之,元方業督糧草,十日為期,艨艟百艘齊發。”
劉民忽而正色執徐庶手曰︰“軍國大計,非元直不能運籌。”徐庶整冠肅立︰“既蒙重托,敢不效命?然尚有四賢請于麾下。”劉民拊掌曰︰“但有所需,無不應允。”
徐庶屈指而陳︰“其一,南荒瘴癘,當請元化先生攜弟子吳普隨軍;其二,滄海難測,須得黃承彥之女月英觀天象;其三,蔡伯喈之女文姬,可掌教化蠻夷之責。”語畢,帳外忽聞鶴唳,眾人舉目,但見海天相接處雲霞爛漫,似有吉兆。
劉民慨然應道︰“善哉!華佗懸壺濟世,月英參贊機宜,文姬宣播王化,此三者皆國士也。”遂命侍者取筆墨,于素絹上書“仁者無敵”四字,付與徐庶曰︰“此去海波浩渺,風雲際會,願諸君戮力同心。”帳中甲冑鏗鏘,戰船帆影漸起,儼然有氣吞萬里之勢。
朱桓肅容趨前,拱手稟曰︰“主公、軍師在上,此間有伯陽、定公者,乃當世俊杰,願效犬馬之勞。”
徐庶目視孫賁、呂岱,捻須沉吟片刻,欣然曰︰“伯陽有賁育之勇,昔討黃巾,屢立戰功,可擢為興霸帳前裨將。定公沉毅果敢,勤勉任事,且善與同僚推心置腹,宜佐黃督軍轉運糧秣,總理軍需。”
劉民拊掌大笑︰“善哉!得此雙璧,譬如猛虎添翼,何愁霸業不成!”
孫賁、呂岱肅然拜曰︰“承蒙軍師青眼,敢不殫精竭慮,以報知遇之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庶整冠而起,環視諸將,正色誡之︰“諸君謹記︰此番跨海征夷,乃開疆拓土之壯舉。當慎始敬終,毋恃勇而輕敵,毋因勝而驕矜。且夷地風俗殊異,宜懷柔遠人,禁戢士卒,勿犯秋毫。”
眾將聞此,皆斂容正色,拱手稱諾︰“謹遵鈞命!必當持重而行,撫民安境,揚主公仁德于海外。”
旬日之後,三軍齊發。旌旗蔽空,擂鼓震天,艨艟連雲浩蕩東行。陳元龍率樓船為前導,甘興霸領艨艟作後應,劈波斬浪,直指夷州。
此軍中文韜武略之將帥、岐黃聖手、經綸滿腹之儒士畢集,皆懷拓土夷州,闢不世之基業之志。劉子安攜胡文響、龐文欣、江東二喬及孫氏兄妹臨江相送,憑欄遠眺間,但見千帆競發。
龐月見劉民神色微悵,戲語道︰“元直盡攜府庫之資,郎君竟坦然相送,氣魄非常。”劉民輕撫其手笑曰︰“文欣姊且寬懷,元直此番必建殊勛于滄溟。待海疆初定,當與其共繪萬里海疆。”
忽見巨艦徐來,徐庶玄衣 裳立于艨艟之首,長揖及地曰︰“明公止步于此。吾輩此去當乘長風破萬里浪,明公但候佳音。”劉民頷首應道︰“願君常懷臥薪之志,早傳尺素報平安。”
語畢,徐庶振衣登舳,令旗所指,帆影漸沒于海天之際。唯見雲霞染赤濤,鴻雁掠碧霄,煙波浩渺處,已隱龍驤之蹤。
喜歡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成了三國廢材王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