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山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人生的巨大變故。
當他長大成人後,他的養父母卻相繼離世,這給他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和無盡的悲傷。
他沉浸在痛苦中,久久無法釋懷,他想過去申城找他的生父生母以及兩個哥哥,可是他連他們名字都不知道只能放棄,後來他突然間想起了兩位哥哥的名字,他決定先去申城找找看。
然而在尋親過程中還沒山劉家村的他就在一次意外中遭受了腦部重傷,這讓他從一個神童變成了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然而,盡管身體上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劉銀山對過去的記憶卻依然清晰如昨。
那些與養父母共度的時光,以及曾經展現出的天賦和才華,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在他重傷期間,一個鄰村的女孩王梅走進了他的生活。
王梅早就對劉銀山心生好感,兩人曾一起干過農活,彼此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
當她得知劉銀山受傷後,毫不猶豫地搬到他家,全心全意地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她不僅為他端屎端尿、擦身換藥,還細心地照料他的每一個需求,對他的關懷可謂是無微不至。
時光荏苒,很快,1983年3月8日這一天終于來臨。
在村長的見證下,劉銀山和王梅喜結良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娘家人因為反對這門親事從此和她斷絕來往。
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輕松。由于兩人都沒有特別的技能或專長,他們只能依靠在家務農來維持家庭的生計。
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村里有人去沿海城市打工賺了錢回來,王梅心里也開始有了想法,她想著人家去城市能掙錢她也能。
一天,她跟劉銀山商量,想去外面闖闖,說不定能讓日子好起來。
劉銀山心里有些猶豫,一來舍不得王梅吃苦,二來自己這情況出去也幫不上忙。但看著王梅眼里的期待,他還是點了頭。
王梅跟著村里的人去了沿海城市,在一家服裝廠找了份工作。
她手腳勤快,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工資也慢慢漲了起來。而劉銀山留在村里,把家里的幾畝地打理得井井有條。
每個月王梅都會寄錢回來,還會寫信跟劉銀山說外面的新鮮事兒。劉銀山看著信,心里既高興又有些擔憂。高興的是日子有了盼頭,擔憂的是怕王梅在外面受委屈。
幾年後,王梅帶著積蓄回到了村里,她要和劉銀山一起做點小生意,開啟他們新生活的篇章。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王梅因為在外頭打工積勞成疾,得了一場重病,就這樣她在外面掙的錢有一部分都用在這次看病上了。
“我不甘心,銀山,我越想越不甘心,為什麼我要得病,為什麼?”王梅心里十分難過,她大吼大叫起來。
“梅,別難過,咱倆以後還是老老實實在家種種地得了,你看我們家這不是蓋起了這大房子了嗎?”
“這可是用你城里打工賺的錢蓋的,你可是咱家大功臣,要是沒有你我們怎麼可能住這大房子。”
在劉銀山的安慰和鼓勵下王梅從悲傷中走出來突然來了一句︰“銀山,我決定了,我們要多生孩子,我把咱家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
“那就讓我們邊在家務農邊努力培養我們的孩子。”劉銀山笑著說道。
“走吧,銀山。”
“干嘛,我還要種菜呢?”
“哎呀,種什麼菜呀,回屋造孩子去。”王梅拉著劉銀山回屋將他撲倒。
“那也不用這麼性急吧。”劉銀山被她的舉動嚇的有點不知所措。
“怎麼能不急呢,孩子是希望,我都等不及了,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