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兒子劉金山上班住廠里難得回家,加上小兒子上了工農大學後住校,丈夫也是住單位宿舍,如今家里只剩下劉淑珍和公公婆婆住了。
劉淑珍11歲就來到劉家,原來叫李淑珍,後來還是公公劉長虹給她改的姓,說以後淑珍就是他們的女兒,婆婆也對這個兒媳喜歡的不得了。
這天,劉淑珍早早起了床,準備給公公婆婆做頓早飯。
她在廚房忙碌著,不一會兒,陣陣飯香就飄滿了屋子。婆婆從房間里出來,笑著說︰“淑珍啊,辛苦你啦,我來幫你。”劉淑珍忙說︰“媽,您歇著,這點活我能干。”
公公劉長虹也隨後走了出來,坐在飯桌前,看著忙碌的兒媳,感慨道︰“淑珍啊,這麼多年你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劉淑珍笑著回應︰“爸,您說的這是什麼話,我本來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吃完早飯,劉淑珍打算去集市上買點生活用品。婆婆塞給她一些錢,說︰“多買點好吃的,別虧待自己。”劉淑珍推辭不過,只好收下。
到了集市,劉淑珍興奮地穿梭在人群中,眼楮掃視著攤位上琳瑯滿目的商品。
她仔細挑選著每一件東西,時而拿起這個看看,時而又放下那個,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期待。
就在她全神貫注挑選的時候,突然听到有人在不遠處喊她的名字。那聲音有些熟悉,但又似乎帶著些許陌生。劉淑珍不禁停下手中的動作,疑惑地抬起頭,循聲望去。
當她的目光與喊她名字的人交匯時,她的眼楮瞬間睜大了——竟然是多年未見的她舅舅家的表弟!
表弟站在不遠處,眼神中透露出驚訝和欣喜。他看著劉淑珍,激動地說道︰“表姐,真的是你啊!這麼多年不見,你過得咋樣啊?”
“記得你離開我們李家村的時候,才 10 歲 11 歲的樣子,而我那時候才五六歲呢。我在遠處看了好久,都不敢確認是不是你。”
劉淑珍听了表弟的話,臉上露出了親切的笑容。她快步走向表弟,笑著回答道︰“挺好的呀,表弟。公婆對我可好了,就跟親閨女一樣。”說完,她又轉身繼續挑選起了東西。
表弟跟在劉淑珍身後,劉淑珍又看了看自己表弟,說道︰“建軍,真的是你吧?我沒想到在這兒能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劉淑珍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看著表弟,眼中閃爍著溫暖的光芒。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時間在這一刻倒流,回到了他們童年的美好時光。
他們開始回憶起小時候一起玩耍的點點滴滴,笑聲在集市中回蕩。漸漸地,兩人的話題越來越多,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最後,他們干脆推著自行車,邊走邊聊,享受著這難得的重逢時光。
從表弟王建軍處了解到他現在是個無業游民,過著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的日子。
本來他當中學老師挺好的,可如今這社會文化大革命處處針對他們文化人他也只能靠著父母留下的家業維持生活。
而王建軍對她的情況也了如指掌了。
兩人正聊的投機,突然一個戴著紅袖章的青年匆匆跑來,指著王建軍喊道︰“你就是王建軍?有人舉報你傳播反動思想!跟我們走一趟!”
劉淑珍一听,急忙擋在表弟身前,大聲說道︰“同志,我表弟就是個普通老百姓,怎麼會傳播反動思想呢,肯定是誤會!”
那青年皺著眉頭,不耐煩地說︰“是不是誤會調查了才知道,你讓開!”王建軍苦笑一聲,對劉淑珍說︰“表姐,你別管我了,我跟他們去。”
劉淑珍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她知道這一去肯定沒好果子吃。就在這時,人群中擠出一個老者,正是集市上頗有名望的張大爺。
張大爺走到青年面前,說道︰“同志,我跟這小伙子熟,他不是那種人,你再核實核實情況。”青年猶豫了一下,這時周圍群眾也紛紛幫著說話。青年思索片刻,說︰“那先把他帶回去問問情況,要是沒問題就放了。”劉淑珍無奈,只能眼睜睜看著表弟被帶走,心中暗暗祈禱表弟能平安無事。
喜歡劉家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劉家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