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脈縱橫錄

第361章 良渚星圖?青銅讖語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等雪的冬月 本章︰第361章 良渚星圖?青銅讖語

    良渚的冬末總裹著層濕冷。

    陸驚鴻踩著遺址邊緣的水網棧道往前走時,靴底沾滿了黑泥 —— 這種混著螺螄殼和稻殼的淤泥是良渚特有的,考古隊員說底下埋著五千年的稻作文明。他懷里的地脈符在發燙,八塊青銅片貼著肋骨,像揣了串剛從炭火里夾出來的銅鑰匙,尤其是新補全的赫連氏符,鷹紋邊緣凝著點長白山的雪粒,遇著濕地的潮氣,竟洇出淡紅的水痕。

    “你听這水聲。” 格桑梅朵的聲音從棧道對面傳來,她正蹲在祭台土垣上,指尖戳著塊嵌在泥里的黑陶片,“這水網走的不是自然河道 —— 你看土台邊緣的弧度,像不像楊公風水里的‘九曲繞明堂’?定是良渚人故意挖的,用來聚地脈氣。”

    陸驚鴻俯身看水網。果然,縱橫交錯的河道在濕地里繞出個隱約的環形,把中心的反山墓地圍在中間,像只攤開的玉琮。這種布局他在《楊公青囊經》里見過,叫 “水環土聚”,是上古祭祀地脈的格局 —— 只是沒想到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就懂這門道。

    “考古隊的老陳說,這水網里的螺螄殼都是順時針擺的。” 他摸出塊從遺址撿的陶片,邊緣有細密的刻紋,像星圖又像水紋,“非自然形成 —— 良渚人怕是用螺螄殼當‘地脈坐標’,給後人留了什麼話。”

    棧道盡頭的木屋里鑽出個穿藍布工作服的老者,是良渚遺址的考古隊長陳硯秋。老頭捧著個裹著棉絮的木盒,見陸驚鴻手里的陶片,眼楮頓時亮了“小陸先生可算來了!這陶片是昨天在反山 12 號墓坑撿的,刻紋跟館藏的玉琮對得上 —— 老輩人說良渚有‘星圖葬’,怕是真的。”

    格桑梅朵湊近木盒,里面是件青玉琮。玉料泛著熟栗子的包漿,方柱圓孔的造型透著股古拙,四面的神人獸面紋被摩挲得發亮,紋路里還嵌著點朱砂,像剛從祭祀坑里挖出來的“阿尼哥派的老喇嘛說‘玉藏地脈氣’,這琮里的靈氣比滇西的翡翠還足 —— 定是良渚人用來通地脈的法器。”

    陳硯秋打開木盒時,陸驚鴻懷里的地脈符突然 “ ” 地響了聲。八塊青銅片自動從懷里跳出來,在木桌拼成圓,中心的 “洛” 字正對玉琮的圓孔,竟有淡金色的光從孔里漏出來,在青銅圈上投下道虛影 —— 是幅星圖,和陶片上的刻紋一模一樣。

    “真對上了!” 陳硯秋激動得直搓手,“去年挖 12 號墓時,玉琮就這麼對著天,當時以為是巧合 —— 現在看來,良渚人是把星圖‘印’在了地脈里,等懂行的人來取。”

    陸驚鴻盯著星圖虛影。那些星點的排列很特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著反山墓地的方向,斗魁卻歪向東北,像在指引什麼。他忽然想起齊海生給的鄭和航海圖鐵卷 —— 上面標注的 “東海古陸” 坐標,斗柄指向竟和這星圖分毫不差。

    “是在指水下古城。” 他用指尖在星圖上劃了條線,“良渚人當年突然消失,不是遷徙 —— 是古城沉進了太湖。這星圖是‘沉船坐標’,斗魁指的就是古城入口。”

    格桑梅朵忽然按住玉琮。她指尖觸到神人獸面紋的凹槽,那里藏著點冰碴 —— 不是濕地的潮氣凝成的,是帶著松脂味的干冰,像在長白山霧 林里聞到的,卻又混著股陌生的金屬腥氣。

    “有外人來過。” 她把冰碴捻在指間,冰粒瞬間化了,留下點銀灰色的粉末,“是羅斯柴爾的人 —— 漢斯?繆勒的義肢星盤用這種金屬,上次在香港鐘樓見過。”

    陳硯秋的臉頓時沉了“難怪昨天墓坑邊有串奇怪的腳印,鞋印里帶著冰川泥 —— 我還當是考察隊的年輕人亂闖,現在看來……” 他突然壓低聲音,“館藏的玉琮昨晚自己轉了半圈,神人獸面紋正對阿爾卑斯山的方向,像被什麼東西引著似的。”

    陸驚鴻心里一緊。羅斯柴爾的人追著地脈符到良渚,絕不是偶然 —— 他們要找的河洛天機圖,定和良渚星圖有關。他忽然想起陸擎蒼的話“十大家族的地脈符湊齊時,天機圖會顯形 —— 而鑰匙,藏在最老的地脈里。” 良渚作為中華地脈的老根之一,顯然就是這 “鑰匙” 所在。

    “得去反山墓地看看。” 他把青銅片收進懷里,玉琮的光還在掌心留著殘影,“星圖的斗柄指著 12 號墓,那里定有東西 —— 再晚,怕是要被漢斯?繆勒的人捷足先登。”

    反山墓地的土台像座矮金字塔。冬末的枯草在台頂纏成亂繩,踩上去 “ 嚓” 響,倒比長白山的積雪更硌腳。12 號墓坑用塑料布蓋著,邊緣的探方里還插著標尺,陳硯秋說這是良渚王的墓,出土過 “玉琮王”,現在的館藏玉琮只是陪葬品。

    “你看這土台的走向。” 陸驚鴻站在台頂望,水網在濕地里繞出的環形更清晰了,“東高西低,北寬南窄 —— 合著《周易》的‘泰卦’格局。良渚人把王墓建在泰卦位,是想借地脈氣護佑部族,可惜終究沒逃過沉城的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格桑梅朵突然在墓坑邊蹲下,指尖戳著塊松動的夯土。土塊掉下來,露出底下的青石板,板上的刻紋和玉琮的神人獸面紋能對上,只是中心多了個小圓孔,像被玉琮的圓孔 “印” 出來的“是‘地脈印’—— 良渚人下葬時,用玉琮在石板上蓋了個印,把星圖氣封在了里面。”

    陸驚鴻掏出地脈符,剛要按在圓孔上,青石板突然震動起來。不是地脈的顫,是有東西在底下撞 —— 悶響從石板縫里鑽出來,帶著股熟悉的腥氣,像長白山黑熊的臊味,卻又混著水腥,讓他想起滇西瀾滄江的鱷魚。

    “是‘守墓獸’?” 陳硯秋往後退了半步,手里的洛陽鏟攥得發白,“老輩人說反山底下有‘水獸’,專護墓里的玉器 —— 六十年前有盜墓賊想挖 12 號墓,結果船在水網里打轉,最後活活困死了。”

    石板突然裂開道縫。陸驚鴻借著縫隙往下看,黑  的縫里有東西在動 —— 不是獸,是段青銅鏈,鏈節上的刻紋和他的地脈符如出一轍。鏈的盡頭似乎拴著什麼,被拽得 “嘩啦” 響,像在掙扎著要出來。

    “是良渚的‘地脈鏈’。” 他摸出楊公盤的碎鏡片,對著縫隙照,“《皇極經世書》殘卷提過‘玉琮鎖鏈,鏈鎖地脈’—— 良渚人用青銅鏈把地脈氣鎖在墓里,怕沉城後靈氣散了。”

    格桑梅朵往縫里撒了把糯米,是從長白山帶的,混著薩滿鼓灰“用陽氣引它出來 —— 這鏈困了五千年,早有了靈性,見著生人氣該自己出來了。”

    果然,青銅鏈突然往上竄了竄。陸驚鴻伸手去抓,鏈節剛踫到指尖,就听見 “嗡” 的聲 —— 地脈符突然從懷里飛出來,八塊青銅片像被磁石吸著,“啪” 地貼在青石板上,和石板的刻紋拼成個完整的圓。

    圓中心的圓孔里冒出股白霧。不是濕地的潮氣,是帶著玉香的靈氣,霧里慢慢顯出幅圖 —— 是良渚古城的全貌,街道、水網、祭壇清清楚楚,只是城中央的宮殿被個紅點標著,紅點旁的刻紋,竟和香港陸氏的龍紋符能對上。

    “是陸氏先祖!” 陸驚鴻盯著龍紋,“良渚沉城前,定有族人帶著地脈秘辛南遷,最後成了香港陸氏 —— 難怪陸氏守著《皇極經世書》殘卷,這卷根本就是良渚星圖的‘說明書’!”

    陳硯秋突然指著白霧里的宮殿“那紅點位置,去年勘探時發現有異常磁反應 —— 像埋了金屬器,體積跟個小桌子似的,說不定就是星圖的‘載體’。”

    就在這時,水網的方向傳來馬達聲。不是考古隊的工作船,是艘快艇,船頭插著面不起眼的灰色旗幟,旗角繡著個小小的星盤 —— 格桑梅朵立刻認出是羅斯柴爾的標記“是漢斯?繆勒的人!他們來得比預想的快!”

    陸驚鴻迅速把青銅鏈拽出來。鏈的盡頭拴著塊青銅板,巴掌大小,上面的星圖比石板上的更清晰,邊緣還刻著行甲骨文“星落太湖,圖藏冰中”。

    “是說星圖的另一半在太湖底,而解開的鑰匙在冰川里。” 他把青銅板塞進懷里,“羅斯柴爾要找的不僅是天機圖,還有開啟它的鑰匙 —— 阿爾卑斯山的冰川!”

    快艇越來越近,已經能看見船上的人。為首的高個男人戴著白手套,右手的義肢在陽光下閃著金屬光 —— 正是漢斯?繆勒。他顯然看見了台頂的陸驚鴻,竟抬手揮了揮,像在打招呼。

    “老東西倒是客氣。” 陸驚鴻扯了扯格桑梅朵,往土台後側的水網走,“比陸明遠光明磊落 —— 至少不搞背後偷襲。”

    格桑梅朵攥緊藏刀,指縫里的玉琮粉末在發光“他是篤定我們帶不走青銅板。水網就這幾條道,他的快艇比我們的工作船快十倍 —— 怕是想在水里截我們。”

    陳硯秋突然指著水網深處“往蘆葦蕩走!那里有暗渠,是當年良渚人挖的‘逃生道’,gps 都測不準 —— 我帶你們從暗渠去太湖碼頭!”

    三人鑽進蘆葦蕩時,快艇的馬達聲已經到了土台邊。陸驚鴻回頭望,看見漢斯?繆勒站在船頭,正彎腰撿起他們落下的塊陶片,白手套捏著陶片的樣子,像在欣賞件稀世珍寶。

    蘆葦稈劃著臉頰,帶著股青澀的潮氣。陸驚鴻摸出青銅板,借著透過葦葉的光斑看,星圖上的太湖位置正慢慢亮起,像有水滴在上面暈開“良渚人把星圖分成了兩半,一半在反山墓,一半在太湖底 —— 漢斯要找的,怕是能把兩半合起來的‘合圖器’。”

    格桑梅朵忽然笑了“他怕是忘了良渚的水網是‘九曲陣’。當年盜墓賊都困死在里面,他個洋人哪懂‘曲則有情’的道理?定要在蘆葦蕩里繞上半天才找得到暗渠。”

    暗渠的入口藏在叢野茭白里。僅容一人通過的水道黑  的,伸手能摸到渠壁的螺螄殼,都按順時針嵌著,和陸驚鴻之前猜的一樣。陳硯秋在前頭帶路,用竹竿探著水深,嘴里念叨著“良渚人真聰明,把暗渠挖成‘s’形,煞氣進不來 —— 這格局,比香港的鎖龍陣講究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渠水越來越深,沒過了膝蓋。陸驚鴻懷里的青銅板突然發燙,星圖上的冰川標記越來越亮,竟在渠壁上投下道虛影 —— 是阿爾卑斯山的輪廓,山頂的冰川里,似乎嵌著個和青銅板相似的東西。

    “他要的不是青銅板,是板上的星圖坐標。” 陸驚鴻突然明白,“漢斯知道我們會去太湖找另一半星圖,也知道我們最終要去冰川 —— 他在等我們替他找到所有線索,再坐收漁利。”

    暗渠盡頭透出光亮。是太湖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陽光下像鋪了層碎銀。陳硯秋的工作船就泊在岸邊,船頭的考古隊旗在風里招展。

    “到了。” 陳硯秋抹了把臉上的泥水,“這船雖慢,但能直抵太湖深處的三山島 —— 那里有齊氏的人接應,他們的打撈船能在水下找東西。”

    陸驚鴻跳上船時,青銅板突然 “ ” 地響了聲。星圖上的太湖位置裂開道縫,露出里面的小字“齊氏有鑰,能開沉城”。

    他心里一動。齊海生的膠東齊氏擅長海洋考古,持有鄭和航海圖鐵卷 —— 看來良渚星圖的另一半,非齊氏幫忙不可。

    快艇的馬達聲在暗渠入口響起。漢斯?繆勒顯然找到了通道,正往太湖追。陸驚鴻解開纜繩時,看見漢斯的快艇像條銀魚,破開蘆葦蕩的水面,離他們越來越近。

    “坐穩了!” 他發動馬達,船身猛地竄出去,在太湖里劃出條白浪,“讓老洋鬼子見識下 —— 良渚人的暗渠都能闖出去,還怕他的快艇?”

    格桑梅朵扶著船舷,望著越來越遠的良渚遺址。反山土台在晨霧里只剩個模糊的影子,像頭伏在濕地里的巨獸。她忽然想起陳硯秋的話良渚人相信 “地脈有靈,千年一醒”—— 或許這頭巨獸,正等著他們帶著星圖歸來的那一天。

    陸驚鴻摸出青銅板,對著太湖水舉起來。陽光穿過板上的星圖,在水里投下道虛影,像條銀色的魚,往湖底游去。他知道,太湖底下的沉城正在等他們,而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里,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在等著被喚醒。

    漢斯的快艇還在後面追,馬達聲像只甩不掉的蟬。但陸驚鴻心里踏實 —— 他手里有青銅板,有格桑梅朵的念珠,還有良渚人留下的星圖密碼。這些東西湊在一起,比任何快艇都可靠。

    船行至湖心時,他忽然笑出聲“你說漢斯要是知道,他追的不是青銅板,是良渚人留的‘地脈請柬’,會不會氣得把義肢都砸了?”

    格桑梅朵白了他一眼,卻把青銅板往他懷里塞了塞,讓它貼得更緊些。太湖水的潮氣漫過來,混著青銅板的古味,像在說個跨越五千年的故事 —— 關于地脈,關于守護,關于那些藏在星圖和玉琮里的,未完待續的約定。

    喜歡地脈縱橫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地脈縱橫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地脈縱橫錄》,方便以後閱讀地脈縱橫錄第361章 良渚星圖?青銅讖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地脈縱橫錄第361章 良渚星圖?青銅讖語並對地脈縱橫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