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鐵的事,家家戶戶都鬧個不停。
畢竟要是沒有多余廢鐵的話,就要上交家里的鐵器,不然街道辦到時候來收,沒鐵上交,問題就大了。
別看現在一個個都叫的挺歡的,什麼“沒鐵就是沒鐵,我不交”,到時候街道辦帶人過來,你敢說個不字試試,直接拉你蹲幾天笆籬子,給你來一份思想教育套餐,然後把你家所有帶鐵的物件拿走。
這年代的政府就是這麼強硬,誰敢反對政府,“反革命、不團結”的帽子說扣就扣。
紀風也是跟著大家去車間里參與練鋼活動,當然,主要以看為主,畢竟他們也不懂什麼機械鍛造,純是湊熱鬧的。
下了班,回到黑芝麻胡同,就看見許敏容帶著一群沒事干的婦女,在胡同口架高爐呢。
“高舉大紅旗,對著倫敦說,不用十五年,就把你趕過……”
一名婦女手拿著快板,在那唱小曲激勵干活的眾人。
“各位嬸子,忙著呢。”紀風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呀,小風回來了啊,看看,嬸子們這爐搭的怎麼樣?”
一名居委會的婦女高興地問道。
紀風能說什麼呢,大拇指先豎一個再說,“我看行。”
“哈哈……”
“行了,行了,你們呀,問小風干啥,小風又沒練過鋼鐵,還是等你們男人從軋鋼廠回來,讓他們指導指導吧,干活,干活。”
許敏容這時候開口了,指揮大家繼續搭建爐子。
紀風也沒多待,先回家把自行車停好,再出來看看熱鬧,畢竟這事嘛,即便不去搭把手,人還是得在現場站著的,這是紀風得出的一個小經驗。
只要人在那,就不算什麼偷懶。
回到家,就看見小九正和小黑玩呢,小丫頭把一個飛盤扔出去,再讓小黑撿回來。
“哥哥!”小九見紀風回來了,也顧不得和小黑玩了,跑了過來。
“哎,來,給哥哥拿著包。”紀風把身上的布包拿下來交給小九。
小九接過,發現包有點重,便打開一看,是一些廢鐵,“哥哥,好多鐵!”
“嗯,先放廚房角落里,改天你許姨上門來收,你就把這些給她。”
紀風停好自行車,來到井水旁洗漱。
“哦,好。”小九答應一聲,便跑進了廚房。
紀風也沒在家里待太久,可能是男人們都下班回來了,外面的聲音一陣高過一陣,只能出門看看去。
哎,這日子過的,紀風心里有種說不出口的難受,明知道這事有多荒謬,但卻不能開口說出來。
哎,頭疼。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著,到了收鐵那天,更是格外熱鬧,吵吵鬧鬧的叫聲不絕于耳,
畢竟還是有許多家庭交不出這麼多鐵來,免不了拿自家的鐵鍋充數。
就連小九所在的學校,都要求學生們每天上交一些鐵,誰交的多,誰還能受到表揚,
交的最多的那個學生可以在學校里“放衛星”。
“放衛星”是這個年代最風光的事兒,人們無論打破什麼新紀錄,都要比現在的你升職還要有干勁兒。
可惜,好景不長,日子一天天地過,天氣也漸漸冷了下來,那股勁兒也隨著鋼煉完後消散了,留下一地的雞毛。
苦日子慢慢開始了,馬上物資的短缺就會籠罩了整個華夏大地。
1959年春節這一天,紀風帶著小九在瞎老高那過的,照樣是四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
瞎老高還是很高興紀風能繼續來自己這過年的。
剛給他拜完年,瞎老高就給紀風、小九一人一個大紅包,充當壓歲錢,紀風不要都不行。
隨後,便帶著小丫頭出門玩去了,就像當年他帶著自己逛四九城一樣。
紀風也沒多管,而是留在院子里和其他三家人說說話。
現在東廂房租給了鐵道部的兩位工人,不過現在房門緊閉,回老家過年去了。
三家人坐在一起,收拾著過年要做的菜,順便聊聊天。
只見王大嬸和張大嬸、韓大嬸嘀咕了幾句,然後王大嬸有點難為情地和紀風說起了話︰“那個小風啊,嬸子打听個事。”
“啊?什麼事,說唄。”紀風回道。
“那個…是這樣,听說你們軋鋼廠要擴招,是不是真的啊?”
王嬸子問道。
“有這事,怎麼了,想讓小寶他來軋鋼廠上班嗎?”
紀風笑道。
大躍進搞煉鋼,作為四九城數一數二的大廠,紅星軋鋼廠可是主力,擴招是必然的。
“可不是嘛,這孩子讀書讀不下去了,我就想讓他早點上班,你看你能不能幫忙簽個線,安排一下,放心,這買工作的錢我會出的,你說個數。”
王大嬸說道。
“還有我家大武子。”韓大嬸連忙開口。
“還有我,我想跟著風哥。”張大娃等不及自己媽開口,搶先道。
“你這孩子,急個啥!”張大嬸拍了一下張大娃的後背。
“那個你們都想來軋鋼廠上班的話,我得先問一問,畢竟人多了,我也不知道上面領導會不會賣我這個面子。”
紀風尷尬地說道。
按理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花點錢的事,相信自己出馬,廠領導還是會優先考慮的。
“那肯定的,不急,不急。”王大嬸見紀風答應幫著說說,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畢竟她們也知道紀風現在都是科長了。
“你們三個有想過進廠里干啥嗎?”紀風問向三人。
“我不知道,我就想跟著風哥。”張大娃撓撓頭,尷尬道。
“我也是。”“我也是。”王小寶和韓大武齊聲道。
“跟著我,估計有點難,我這個采購科成立沒幾年,今天又是特殊情況,現在暫時滿員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招人,得等一段時間再看看。”
紀風笑道,現在跟著他干嘛,下車間看別人煉鋼嗎,呵呵!
“小風啊,別听他們的,啥工作都行,能混口飯吃就好。”
韓老五這時候開口道。
“是啊,小風,別為難,不行就算了,不急的。”
張二牛也開口了。
“要不我提個建議?”紀風想了想,再次開口道。
“你說,你說。”
“我是這樣想的,那個你們也知道,我和那個何家很熟,他們一家現在都在軋鋼廠里當廚子,你們要有誰願意學廚的話,我可以幫忙推薦推薦,應該可以讓人收下你們。”
紀風說道。
跟著何大清、或者傻柱混,肯定是好的,畢竟炊事員可是作為“八大員”之一。
“風哥,風哥,我想學廚!”王小寶舉手道。
“呵呵,行,到時候我幫你去說。”紀風點頭答應道。
“那個小風啊,還能收嗎?我家大武也去吧,當廚子挺好的,不愁吃喝。”
韓老五小聲道。
“應該沒事吧,不過我得先問問。”紀風也不能保證何大清會收下兩個,畢竟現在的何大清當上食堂副主任後,懶是出了名的,沒招待的時候,根本不管事。
韓大武對學廚也沒什麼意見。
剩下一個張大娃,看他樣子,應該是不想待廚房。
“那個大娃,你要不想當廚子的話,要麼我介紹你去放電影吧?”
紀風說道。
“可以嗎?風哥。”張大娃一听放電影,眼楮立馬就亮了。
“應該可以,我最開始就是管放電影的,這一塊,我也挺熟的,他們應該會給我這個面子。”
紀風說道。
“行,風哥,我想放電影。”張大娃激動道。
這下好了,三個人的工作都安排好了。
“那個我還是要提前說一句,這學廚、學放映都不簡單,肯定是要拜師的,要不然進了,也肯定混不好,所以拜師的禮節肯定少不了。”
紀風提醒道。
“小風,放心,我明白,我明白,不就是給人當牛做馬嘛,只要能學會,怎麼樣都成!”
王大嬸立馬開口道。
“當牛做馬倒沒這麼夸張,現在是新社會,已經不流行這個了,不過必要的孝敬還是要有的,尊師重道、三節兩壽什麼的,得懂,可不能沒有規矩。”
紀風糾正道。
“行行行,都听小風你的。”王大嬸說道。
“小風,謝謝啊,你這一下子把我們的那點事都解決了,這孩子的工作啊,可愁死我們了,要讓我們自己弄,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上班呢,嬸子謝謝你了。”
張大嬸感慨道。
“是啊,這家大武現在都20了,還在干臨時工,都快愁死我了。”
韓大嬸也嘆息道。
紀風倒是沒在意,其實五十年代的時候,工作還沒這麼難找,一般花點錢都能搞定。
畢竟工業在向上發展,招工人是必然的,尤其是大躍進開始了,每個工廠都在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