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了1956年6月份,這時候龍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工廠開始實行八級工制度,工人們來到了屬于他們的時代,那就是傳說中的靠自己的技術吃飯。
等考核完,技術在什麼等級,那工資就在什麼等級。
為此,工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尤其是那些低級工,對那些高級工的態度更加殷勤了,畢竟要是他們可以從高級工手里學到一點半點,說不定自己的技術就能往上提一提了。
而高級工也是鉚足了勁,鞏固自己的技術,爭取考個好等級,畢竟八級工可是有將近一百塊錢,這在五十年代的龍國,絕對是工人中的天花板。
別看紀風現在工資有八十,那是因為他現在的行政級別已經是副科級,等級在那擺著,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工資。
而易中海上次因為下鄉去紅星機修廠,教了工人們不少基礎知識,使得機修廠許多工人都念易中海的好,軋鋼廠在知道這一情況後,直接給了易中海高級工的頭餃。
所以現在軋鋼廠里的許多初級工都非常想讓易中海教一教他們。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易中海之所以會教機修廠的那些工人,那是因為他明白這是自己晉升高級工的機會,要是自己這次下鄉不教出點成績的話,那肯定到不了高級工。
以前工廠對高級工的評定還有點模糊,畢竟屬于鉗工的工件這麼多,哪些是高級的,哪些是中級的,其實不好說,就算是高級工件也要細分很多等級。
中午,第三食堂內,紀風和傻柱幾人坐在一起吃飯。
“哎,還是小風好啊,當了干部,連考核都不用考,這幾天你方姨可被折騰的不輕,光揉面團都累夠嗆。”
方雅芝捏了捏胳膊肘,嘆氣道。
“干媽,我幫你揉揉。”小九自告奮勇地站在凳子上,靠在方雅芝身上,開始賣力地捏了起來。
“哎呀,還是我家小九孝順,舒服,舒服。”
方雅芝閉著眼楮享受著。
“媽,這還不是你自己要學的嘛,爸不讓你做,你還不高興。”
傻柱瞥了一眼,反駁道。
“你個沒良心的臭小子,媽不是想多掙一點錢嘛,家里孩子越來越多,不趁現在還能動,多賺點,那以後一家人吃什麼!喝什麼!都這麼大了,一點事都不懂。”
方雅芝瞪了一眼傻柱,訓道。
畢竟現在家里就傻柱吃的最多,21歲的大小伙,正是飯量大的時候。
紀風也是無語,傻柱這不是找罵嘛,“對了,方姨,你們不是應該考廚藝的嘛,怎麼還揉上面團了?”
“嗨,就我那廚藝咋考,你叔和柱子他們才需要考廚藝,我呀,和別人一樣,在廠里考個普通炊事員就行,這炊事員考的不就是這些嘛,揉面團,蒸饅頭,再做點大鍋菜,不需要做的多麼多麼好吃,做的越快越好,這樣工人們能吃上飯,吃飽飯。”
方雅芝解釋道。
“哦,是這樣啊。”紀風恍然大悟,不過方雅芝說的也對,畢竟工廠炊事員嘛,主要是服務工人階級,他們哪需要炊事員要多好的廚藝,能把飯做好就行了。
而何大清、傻柱這些廚子需要給領導做小灶的,才需要去考廚師證。
炊事員在工廠考,廚師卻要去外面考。
“是啊,風哥,我爸和我說了,七月份他帶我去豐澤園去考證,我也不知道我能考幾級,不過我听說在軋鋼廠最高只能是六級,低的很。”
傻柱補充道。
工廠嘛,本來就不需要廚子有多高的廚藝,炊事員的等級是十級最低,一級最高,但像紅星軋鋼廠現在級別不夠,最高六級,六級也就是工人階級的三級工,低的很,工人的平均等級而已。
不過在食堂工作,好處還是挺多的,畢竟在食堂肯定餓不著,隨便吃點都能吃飽。
“那何叔能考個幾級啊?”紀風好奇道。
“我爸啊,不清楚,不過那些請我爸做菜的領導都說我爸做菜好吃,我估摸著不是一級,就是二級。”
傻柱說道。
紀風想想也是,畢竟何大清可是大廚,什麼譚家菜、魯菜都會做,評個一級二級,還真的有可能。
“那何叔肯定要漲工資了,畢竟就算廠里最高六級,但要是工資不提上去,何叔直接去飯店干,還不是一樣能拿到這份錢。”
紀風笑道。
“這事我倒是听你何叔說過,上面領導和你何叔溝通過,好像想讓你何叔當個什麼食堂副主任,這樣工資能往上提一提,這不你何叔最近經常去他那些師兄師弟那,磨練廚藝去了,基本干完廠里活就走。”
方雅芝說道。
何大清嘛,這幾年一直待在工廠里,廚藝方面松懈不少,畢竟在工廠沒什麼機會做好菜,偶爾給一些領導做頓招待,都是一些家常菜,廚藝這玩意,不多加練習,肯定會生疏的。
車間里,易中海正吃著徒弟們給他打的飯,別說,吃著可香了。
一邊吃,一邊說他的那些大道理,別提多高興了。
不過賈東旭就不一樣了,別看他在軋鋼廠干了六七年了,但車工的那點技術還是一般般,也就普通水平,
他師傅教了這麼多年,該教的也都教了,剩下的就只能靠賈東旭自己努力了。
而賈東旭呢,老是喜歡東顧西盼的,見車工學不好,又想回去學鉗工,但礙于沒人教,始終沒換成。
他也不是沒求過易中海,但易中海對他的態度一直是讓他打好基礎,基礎不過關,易中海就不會教他更深的技術。
因此這些年來,賈東旭一直就做著他的那點車工的工件,幾乎沒怎麼變過,所以他的那點車工技術一直止步不前。
之前還有什麼工齡一說,現在要實行八級工制度,那工齡這玩意也就只能拿來當做談資了。
像東北這種工業重區,听說早就實行八級工制度了,許多年輕工人技術好,工資比許多老工人還高,讓人羨慕的緊。
前段時間滬市也已經考核完了,工人等級平均下來大概在3級左右,大部分工人都集中在三級到五級之間,所謂的八級工很少,整個滬市都沒幾個,大部分都在東北。
所以五六十年代經常有許多東北八級工外派的事發生,就是想讓這些八級工帶一帶龍國一些落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