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紀風等人來到供銷社,直接亞麻呆住了,這人山人海的現場驚呆了眾人。
此時的供銷社已經擠滿了人,隊伍已經排到大馬路上了。
沒辦法,人人都有這份焦慮,都擔心這拿到的錢會貶值,都準備來囤點貨。
“哥哥,好多人,我們還要排隊嗎?”小九抬頭詢問紀風。
“不排了,哥哥帶你去鼓樓那邊轉一圈好不好?”
紀風看到這麼多在排隊,肯定不可能去湊熱鬧,畢竟他是擁有後世記憶的,這二代人民幣就沒有貶值這一回事,來供銷社也純粹是向傻柱驗證一下。
“好呀,好呀,我要去鼓樓。”小九一听紀風這麼說,立馬高興的很。
小丫頭這段時間跟著何雨水她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鼓樓那一片。
就這樣,紀風帶著傻柱、小九去了鼓樓,在那邊買了一斤門釘肉餅、半斤鹵肉,還給小九買了一串冰糖葫蘆,小孩子嘛,就喜歡吃這種甜食。
逛了一圈,也沒多待,中飯還是要在何家吃的。
等回到95號院,何大清他們還沒回來,看來他們是在供銷社那邊排隊了,何雨水倒是已經回來了,正和朱玉蘭在玩皮筋呢。
“雨水姐姐,玉蘭姐姐。”
小九舉著吃了一半的冰糖葫蘆,跑向她們,“給你們吃,我吃不下了。”
“謝謝小九。”何雨水也不客氣,接過冰糖葫蘆就咬下一個,然後遞給朱玉蘭。
朱玉蘭也是一樣,咬下一個,又把糖葫蘆還給小九,小九也沒小氣,畢竟中院玩耍的孩子有好多,都盯著小九手里的糖葫蘆呢。
畢竟小九說是吃不下了,那都是假的,小家伙肚子可不小,能吃的很,以前紀風給她買好吃的,都是一股腦吞進肚子里,為此吃撐了好幾次,被紀風教育了好幾次。
小九在紀風鼓勵下,讓其余孩子們都過來咬一口,很快半串糖葫蘆就沒了。
而一旁的傻柱則帶著自己媳婦去廚房做中飯了。
紀風被幾個小丫頭拉過來當樁子,畢竟跳皮筋嘛,都需要有人做出犧牲,來架著皮筋。
皮筋這東西只有架的高,玩起來才有勁。
一群小孩玩的不亦樂乎,直到院里的大人換錢回來才停下來,各回各家。
不過這些大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掛著一些日用品,顯然都去了供銷社,方雅芝和何大清也是一樣,兩只手都拎著東西。
“小風啊,姨買來不少東西,等下你帶點回去,姨和你說啊,現在這些東西搶手的很,供銷社都賣空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補上貨呢。”
方雅芝和紀風說道。
紀風對此也沒反駁,畢竟和會過日子的婦女說這些,她能嘮叨大半天,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紀風得拿東西回去。
這事一搞,吃飯的時候方雅芝都是唉聲嘆氣的,生怕到時候物價又要開始漲了。
“大清啊,你和柱子去一趟王府井,把縫紉機給我買回來,我怕到時候要漲價了,早買早用。”
方雅芝想了一下,對何大清吩咐道。
“行,我等下就去。”何大清也沒意見,點點頭答應了。
“還什麼等下,等下我怕王府井那什麼都沒了,現在就去吧。”
“呃…行。”
何大清無奈地放下筷子,順便拉了一把傻柱,“沒听你媽開口了嘛,還吃什麼吃,走了,去趟王府井。”
“哦,哦,馬上,馬上。”傻柱快速地又往嘴里塞了一個門釘肉餅,跟了上去。
“等等,等等,我錢還沒給你們呢。”方雅芝看著兩人出門,突然記起來,自己還沒給錢,立馬叫住了倆人。
紀風直接無語,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自己勸何大清買三轉一響的時候,何大清一臉不贊同,現在方雅芝說一句,這家伙屁都不放一個,立馬同意了。
趁著方雅芝去拿錢的時候,紀風也拿了五十塊錢給傻柱,讓他幫自己買點奶糖和奶粉,畢竟小九年紀還小,需要補充營養,奶粉這玩意對這年代的小孩絕對是最好的營養品,尤其是麥乳精,奶粉中的極品。
就在何家忙乎的時候,一大媽從後院回到了中院。
易家
“老易,剛才老太太給了我一百萬,說是讓我幫她把錢換了。”
一大媽開口道。
“嗯,你去換吧,把咱們的錢也帶上,記得別在咱們胡同里換,最好去銀行里頭換,他們不會亂嚼舌頭。”
易中海叮囑一句。
畢竟易中海嘛,道德天君,立的人設是尊老愛幼,自己家無償照顧院里的聾老太太,媳婦還有病生不了孩子,需要花錢治病,自家沒多少家底,可不能讓別人知道他家有多少錢。
“行,我知道了,等下我就去辦。”
一大媽答應一聲,便進屋拿錢去了。
坐著的易中海舉著茶缸子看著何家方向,一臉愁容,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什麼。
前段時間,易中海、劉海中、閻埠貴三位管事大爺聚集在一起,商量一下怎麼管理四合院。
閻埠貴就提議效仿別的四合院,搞什麼“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這稱號易中海、劉海中自然舉雙手贊成。
但是現實中想要實現起來難度卻很大,想讓別人喊你們一聲“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那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
而這三人里面,也就易中海的名望稍微好一點,其余兩人說實話,還不夠格。
尤其是劉海中,這家伙連自家的那點事都處理不明白,根本沒能力讓別人信服他。
閻埠貴說到底是個小學老師,四合院里家家戶戶都有孩子要上小學,所以就算閻埠貴比較摳門,喜歡算計一點小東西,但住戶們還是會給閻埠貴一點面子的。
但這聲大爺也不是這麼好叫的,那幾個四合院會這麼叫,原因也很簡單,各個住戶年紀都不大,都是一些剛進社會的小年輕,所以喊一些年長一點的管事大爺一聲“大爺”,也無所謂。
而95號院不同,有何大清、許富貴兩個比易中海三個資格還老的人在,想讓他們兩家人喊他們“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想都不要想。
何大清不用多說了,根本瞧不上他們三人,尤其是易中海,因為聾老太太的事,兩家人平常見面都怎麼不打招呼,幾乎把易中海當空氣。
許富貴也是一樣,自認為自己放映員的身份比別人高一等,易中海這些人說句不好听的,都是外來戶,不是純正的四九城人,能在四合院里住下來,完全是因為在軋鋼廠上班,所以他根本沒把易中海等人放在眼里。
這兩人都是因為看不上管事大爺這職位,才沒出來競爭。
畢竟街道辦委任的管事大爺,說到底就是街道辦的聯絡員,屬于義務工,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敵特滲透進四合院,至于協調鄰里矛盾都是次要的,畢竟他們能協調啥啊,又不是什麼官。
再加上95號其實還有幾個老住戶,雖然他們低調,但他們也不喜歡喊別人什麼“一大爺”這樣的尊稱。
“大爺”這稱呼在四九城是晚輩對長輩的尊稱,要是帶有數字,那就變味了,有點服從別人管理的意味在里面,這是要面的四九城人接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