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去了一周,紀風的下鄉任務又要開始了。
春節期間是組織放映活動的高峰期,之後的大半個月,紀風估計都得待在鄉下了。
那小九這丫頭畢竟年紀還小,帶著她跑來跑去有點遭罪了。
于是照顧小九的任務就交到何雨水她們幾個女孩子身上了。
在紀風一陣溝通過後,何雨水、朱玉蘭,還有趙素春,又重新住回紀風家里。
還是一樣的地方,上葦甸村。
因為是大冬天,山上的雪還沒融化呢,山路還是非常泥濘的。
又是趕了大半天的路,才到達村莊,陳小雲、陳小山兄妹早早地在村口等候著紀風了。
這次和紀風來的是朱全有師徒,進村以後便被村長領到了許富貴之前住的那家。
“大哥哥。”
陳小山看見紀風,便撲了上來。
“嗯,有沒有想你大哥哥啊?”紀風把他抱起來,笑道。
“想!”
“是想你大哥哥,還是想你大哥哥口袋里的紅包啊?”
“都想!”
“哈哈,你個小機靈,來,拿著,大哥哥給的新年紅包。”
紀風從口袋里掏出兩個紅包,一個給了陳小山,另一個遞向陳小雲,“小雲,來,拿著。”
“謝謝大哥哥!”
陳小雲高興地接過了紅包,而陳小雲則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紅包,發現是一張一萬塊的紙幣,“大哥哥,這太多了,小雲不能拿。”
畢竟在村子里,他們給親戚什麼的拜年,頂多給個一百塊,或者一顆糖,像紀風這麼大方的,從來沒有。
“沒事,這是大哥哥給你的過年紅包,必須收著,大哥哥在城里有工作,每個月有八十多萬塊呢,這點錢不算什麼,拿著給自己買點東西。”
紀風解釋道。
“哦,謝謝大哥哥。”陳小雲見紀風這麼說,便沒再拒絕,而是把紅包重新裝好,放進口袋里。
三人很快就回到了牛愛花家,此時的牛愛花正在忙活著做飯,剛才在村口听到有人說紀風他們馬上到了後,她就立馬跑回來熱菜了。
“小紀啊,那個飯馬上好,你先進屋坐一會兒。”牛愛花看到紀風進來,熱情地打著招呼。
“好的,嬸子,你別急,我路上吃過東西了。”
紀風回了一句。
陳小雲則跑到牛愛花旁邊幫忙,順便把紀風給的紅包給了牛愛花,“媽媽,大哥哥給的紅包,有一萬塊呢,大哥哥說他工資高,給我買東西。”
牛愛花一听紀風給了陳小雲一萬塊,那陳小山肯定也有,一下就給了兩萬塊,這紀風真的是太大方了,這人情欠的,是越來越多了。
“媽媽!”
陳小雲拉了拉愣神不說話的牛愛花,把手里的紅包舉的更高了。
“雲啊,大哥哥給你,你就自己拿著吧,但是別亂花,知道嗎?”
牛愛花回過神,摸了摸陳小雲的頭,並沒有接過紅包。
“哦,謝謝媽媽。”陳小雲見牛愛花沒收,便小心翼翼地把紅包塞回口袋里。
屋里,陳小雲已經拿到紀風給的玩具,什麼玩具,是一個紀風從天橋買來的小風車,木制的,性能挺不錯的,輕輕一吹,就能轉起來。
過了一會兒,飯菜就熱好了,幾人坐在飯桌上。
菜還算豐富,豬肉炖粉條,非常經典的家常菜,還有一盆小雞炖蘑菇,都香的很,這些都是牛愛花過年都沒舍得吃,特意留到紀風來的時候,才做的。
紀風也沒客氣,直接和牛愛花一家吃了起來。
吃完了飯,紀風便開始給東西,給陳小雲帶了一點學習用品,和女孩子用的日用品,給牛愛花帶了一點布料,讓她做點衣服。
“謝謝小風了。”牛愛花摸著手里的布料,感激道。
“別客氣,現在啊,城里也要實行物品限購了,趁著過年的時候,管的不是很嚴,我就多買了一點,你拿著給孩子們做做衣服吧。”
紀風摸了摸陳小山的小腦袋,回了牛愛花一句。
票據時代是在55年八月份才開始,現在還是憑證購買,當然許多時候這個證並不是一定需要,就像過年的時候,大部分物資還是可以放開限制,無限供應的。
到了晚上,牛愛花還是帶著陳小雲到隔壁睡,把火炕留給了紀風和陳小山。
陳小山因為紀風的到來,便纏著他講故事。
紀風也是滿足了他這個小小的要求,畢竟才是幾歲的兒童,沒了父愛,還是很可憐的。
一夜過後,陳小雲便來叫紀風起床了,順便幫陳小山穿好衣服。
山里冬天的時候,特別冷,所以穿衣服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因為他們的棉衣里棉花並不多,保暖性有點差,所以必須多穿幾件衣服才行,有的人為了保暖,甚至要在身上穿七八件衣服。
村民們一般沒什麼要緊事,許多人都不願意下炕,尤其是孩子,基本都被要求待在炕上不下來。
而要想把一件又一件衣服全部套在身上,可不是容易的事。
很容易卡住,要有旁人幫忙把縮進去的衣袖拔出來,每穿一件衣服,都要整理好,不然衣服皺巴巴的,會很不舒服。
當然紀風就沒這個煩惱,一件綠色的軍棉衣直接搞定,這年代的軍棉衣還是很保暖的,被稱為“三斤棉”。
里面只要再穿件內衫或者背心,再加一件用羊毛做的毛衣就行。
紀風看著兄妹倆在旁邊費勁地穿著衣服,也沒幫忙,不過他心里已經決定,等自己農場種完這次的茄子,他要種點棉花出來,這玩意以後實在太緊缺了,自己雖然不缺什麼衣服,但還是需要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