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了年,紀風就開始忙了,大年初一,紀風先帶著小九給自己母親上了墳,告訴她一聲,自己收養了個妹妹。
然後雇了一輛驢車,準備在大年初二這一天駕車去雪山村,畢竟紀風答應過劉老海,要帶小九回家鄉祭奠她父母的。
在此之前,紀風把一些糧食、肉裝到了驢車上,畢竟農村里過冬,糧食還是非常缺的。
冬天的時候,農村里的人基本就斷了糧,全靠硬挺著渡過這段日子。
當然有膽子的人這時候也會上山打點野味,什麼兔子之類的動物,冬天的時候會在白天出洞找吃的,運氣好能逮住一兩只,不過山上全是積雪,沒點本事的人還是不要輕易上山,那雪的厚度能將近一米。
驢車慢悠悠地行駛在前往雪山村的路上,路道還算通暢,畢竟過年嘛,還是有不少人從城里回鄉探親的。
小九坐在車上,眼神中滿是興奮和期待,畢竟這是她第一個年頭不在自己老家過,她還是很想念劉老海一家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路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很是壯觀。
等驢車到達雪山村,已經是下午了。
村民們對紀風和小九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畢竟他們可是知道四九城離他們這有多遠的,沒想到紀風倆人會回來,立馬就有人去通知劉老海了。
紀風則下了驢車,開始給村里的老大爺們散起了煙,煙這玩意紀風也是備了很多,遇見人就遞上一支。
“小伙子,小九跟了你,可是享老福咯!”一名老人感慨道。
“呵呵…”紀風尷尬地笑笑,沒有反駁,畢竟說這話的人不止他一個。
“怎麼了,老陳頭,你羨慕啊,要不把你孫女也帶過來,看看讓放映員同志收不收?”
又一名老人嘲諷道。
“去你的,說什麼呢,小九那是他爸媽不在了,沒辦法,別人是看他爸為國犧牲了,這才收養的小九,你以為人人都可以啊!”
陳老頭不屑地說道。
畢竟紀風收養小九的事,早就在村子里傳開了,基本信息村民們還是知道的。
劉老海很快就過來了,嘴更是笑得合不上。
“走,走,先和我回家,先進屋暖和暖和。”劉老海牽著驢頭,就往家走。
紀風也就告別了村民,跟著劉老海走了。
很快就回到了劉老海家。
“大哥哥,新年好!”劉老海的幾個孩子好像是訓練過的一樣,紀風一進門,就直接給他拜起了年。
“好好好,你們也新年好,來來來,每人一個紅包。”
“拿著。”
“拿著。”
紀風一邊說話,一邊給幾個孩子發起了紅包。
“又讓您破費了。”劉王氏站在一旁,尷尬地說道。
“沒什麼,過年嘛,圖個吉利,小九,去,把你給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準備的東西分給他們。”
紀風吩咐道。
“哦。”
小九答應一聲,便喊上她的伙伴,跑出了屋內。
很快,劉老海家里就變得喜氣洋洋。
因為時間有點趕,紀風初三就要開始上班,所以在閑聊了一會兒,便出發去祭拜小九父母了。
一行人來到小九父母的墳前,紀風先清理了墳上的積雪,擺上帶來的祭品。
小九恭恭敬敬地跪在墳前,眼里滿是虔誠,磕了幾個響頭,輕聲說道︰“爸爸,媽媽,我回來看你們了。
我認了個哥哥,哥哥對我可好了,我現在過得可開心啦。”
紀風也跟著小九給她父母鞠了一個躬,對著墓碑說道︰“叔嬸,你們放心吧,小九以後跟著我,我保證一定照顧好小九,以後我會把她當成親妹妹一樣,讓她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
說完,又鞠了兩個。
祭拜完後,天色漸暗,雪花又開始紛紛揚揚地飄落。
晚上,劉老海把大炕讓給了紀風和孩子們,自己帶著劉王氏去以前小九家湊合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紀風就被屋里的動靜吵醒了,只看見劉老海和他媳婦在忙活呢,畢竟等紀風起了,就要帶小九離開了。
他揉了揉眼楮,看著還在熟睡的小九和孩子們,心中滿是笑意。
這群孩子昨晚可能是太興奮了,直接聊到很晚才睡覺。
紀風也沒叫醒小九,讓她再睡會兒,自己也躺在炕上,沒有起床,直到劉王氏進臥室來喊人。
紀風才和孩子們穿衣下了床。
簡單洗漱後,發現劉老海已經準備好了飯菜,什麼菜?當然是肉和雞蛋啊,這年代農村人招待客人的最高標準就是吃肉和水煮蛋。
“那個,紀同志,來吃吧,熱乎著呢!”劉老海熱情地招呼著。
“嗯,謝謝。”紀風點點頭,帶著小九坐了下來。
吃完了飯,劉王氏給小九戴上了用兔皮做的帽子和手套,畢竟要早點走,不然下午到不了軋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