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大軍兵分三路,沮授一路出宛城直接向東,過舞陽直取江夏。
曹仁一路則是星夜奔赴新野和襄陽交匯處扎營。
劉徹率領中軍在新野駐軍。
消息很快傳到了襄陽城里。
“元直,曹操來勢洶洶,已經兵分三路準備同時攻打襄陽和江夏。
現在大哥還有孫策都沒在荊州。
眼看曹仁就在咱們眼皮子底下安營扎寨,咱們該如何是好?”
關羽一臉憂愁,焦急地看著徐庶。
並不是因為關羽怕了。
而是自己肩上的擔子太重。
但因為實力原因,大哥劉備給自己留下的兵馬太少。
現在明知道曹操主力就在眼前,襄陽城又不得有失。
關羽只能依靠徐庶的計謀。
徐庶看了看身邊的李嚴、黃忠等人,又看了看關羽。
然後突然放聲大笑。
“元直,你這是啥意思?
曹操數十萬大軍壓境,咱們幾個城加起來能調用的不過三五萬人馬。
這你怎麼笑得出來?”
一旁協助防御的黃權也有些不解的看向徐庶。
“是啊元直,現在大軍壓境,孫策的江夏也危在旦夕。
咱們可是沒有什麼靠譜的後備力量的。
如此窘境,你為何發笑?”
徐庶笑聲逐漸停止,笑過之後,徐庶這才輕松道︰
“當年司馬懿謀劃許久,以動制靜,這才在咱們手里佔了幾次便宜。
一旦咱們反應過來,西涼十萬大軍加司馬懿萬余精兵,愣是沒有拿下襄陽。
更別說現在的襄陽早就不是以前那個遍布蔡瑁眼線的襄陽城了。
如此地利,咱們又提前有了準備。
曹操就是有三頭六臂,他也不可能輕易攻下襄陽。
但益州、淮南兩地,曹操留下的守備力量,可未必能比咱們守得久。
現在,該著急的是曹操才對啊!”
“元直你說的這些我不敢苟同。
曹操本來就家大業大,相對于咱們。
他的沒多少守備力量,那可不是三五萬人馬。
光是張遼手里,那就有十萬青州兵啊!
一旦襄陽被攻下,曹操必定一路南下,把益州和江東隔開。
主公再失去荊州後方的情況下,又和孫策斷了聯系。
那可是相當危險的!”
黃權心里也知道,這個時候就是孫劉聯軍和曹操的斗智斗勇。
勝負關鍵就在誰先守不住。
假如張遼、司馬懿先守不住。
那曹操的西涼、關中、豫州等地都會暴露在孫劉聯軍的兵鋒之下。
到那時,曹操必定不敢繼續猛攻荊州。
肯定會回防試圖奪回失去的地盤,保證後方安全。
反過來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襄陽絕對不能丟,最少不能在另外兩路還在死守的時候丟。
但是實力對比上,人家曹操守軍的數量、質量可都比自己高。
也就是說,襄陽、江夏的防守壓力,要比合肥、漢中大很多。
這種情況下,徐庶說的根本不現實。
徐庶早就看明白了一切,害怕關羽等人過于胡思亂想,影響軍心。
徐庶也不敢一直吊著大家的胃口。
見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徐庶趕忙解釋道︰
“實際上咱們的優勢,恰恰是江夏、襄陽都兵臨城下。
這種級別的大戰,最忌諱貪多。
越是想同時達成很多目的,越是不能集中優勢兵力迅速擊破某一處。
曹操應該是對自己的實力和麾下將領的能力太過自信。
居然分兵三路,同時攻打江夏、襄陽。
針對這個,我自有妙計應對。”
說罷,徐庶把自己的計策詳細地告訴了眾人。
眾人听罷無不驚嘆。
“還得是元直你腦子靈光啊!”
關羽對于徐庶的每一條計策都是欽佩不已,尤其是今天這條,更是絕妙。
黃權雖說也贊成和欽佩,但總覺得不踏實。
于是黃權有些擔憂地問道︰
“江夏守軍自顧不暇,他們能否按照咱們的要求,完成誘敵增兵、拖住敵人主力的任務?
而且,咱們這邊就這麼點人,隨意出擊會不會太冒險?”
徐庶自信一笑,安撫道︰
“公衡盡管放心,只要能把我的想法帶到江夏,保證此計必成。
另外,為了方便信使傳信,咱們還得先給對面制造點混亂。
讓他們先把注意力集中在襄陽這邊。”
關羽、黃權等人一听徐庶居然想得這麼周全,也就不再有所擔心。
“那元直你說,需要我們怎麼吸引曹軍的注意力?”
“我听說三路之中,專門來攻打襄陽的是曹仁。
由于分兵,曹操身邊跟隨的大將只有徐晃、曹洪勉強能和雲長、漢升一戰。
既然戰力上咱們暫時不怕他們。
如今曹仁又是剛到位置,還在安營扎寨。
我看不如雲長、漢升你們倆帶兵去劫營。
不論有沒有戰果,最少先給他們個下馬威。
有了這次警示,我相信咱們就能安心地和江夏那邊聯絡了。”
“好,那就按元直說的做!”
關羽二話不說,當即帶上頭盔,從周倉手里接過偃月刀,就要出門。
“關將軍,等等我啊,軍師可是讓咱們倆一起去的啊!”
黃忠見關羽行動如此迅速,連忙帶上頭盔追了出去。
“黃老將軍,待會到了戰場上,我可沒功夫照顧你。
萬一出現意外,我沒法跟大哥交代啊,不如就讓關某一人前去吧!”
關羽對于黃忠還是很有好感的。
而且大哥劉備也很器重這個老將。
因為這次出擊不過是嚇唬嚇唬曹仁他們。
關羽覺得沒必要讓老將軍跟著跑一趟。
好鋼應該用在刀刃上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黃忠也理解關羽的,但這小老頭也是出了名的倔脾氣。
眼看關羽要給自己“放假”黃忠臉上立刻就掛不住了。
“哎∼關將軍不必照顧老夫,你只管按照軍師的意思廝殺。
我就在你身邊跟著,絕對不會有危險。
就當是在城里憋久了,你帶著老夫出去透透氣。
你看如何?”
“哈哈哈!也罷,那老將軍可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啊!”
兩人一路有說有笑,很快帶著兵馬出了城。
按照徐庶的計策,兩人分左右兩路,人餃枚、馬裹蹄,把這次嚇唬,當成正兒八經的襲營來對待。
要的就是讓敵人信以為真,好把注意力暫時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