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夏秋之交,馬騰、劉徹共率領近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南下益州。
由于棧道已經被賈詡、張秀加寬、加固,劉徹大軍行進速度也快了不少。
此時身在巴郡閬中的劉備,正和巴郡太守龐羲、漢昌令程畿商議如何抵擋曹操的大軍。
劉璋怕這兩人能力不足以配合劉備,還特意把法正也派了過來。
“听說早在半年前曹操就已經開始探查地形、修建棧道。
米倉山通往巴郡的兩條道,一個米倉道,一個荔枝道,應該都已經被修通。
以諸位本地人的了解,曹操主力會走哪條道?”
劉備並沒有盲目自信,而是先詢問龐羲、程畿、法正的意見。
龐羲在巴郡時間比較長,對這里的情況比較了解。
听到劉備先詢問他們的意見,龐羲當即回答道︰
“由于賈詡在的原因,我們沒敢大規模去探查那兩條道的情況。
但假如按照之前的情況而言,米倉道更容易走。
即使他們修復棧道,也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改變地勢吧?
主力大軍多半會走米倉道。”
劉備順著龐羲的話,看向身邊的地圖。
“嗯,若是這樣的話,那曹軍主力出米倉山之前,第一個要攻打的就是程縣長的漢昌縣。
過了漢昌道路基本就開始平坦,下一步肯定是閬中。
閬中一破,整個巴郡就在無險可守,只能放任曹操大軍肆意攻殺。”
“皇叔所言極是,只是我以為曹操並非等閑之輩。
身邊還有郭嘉、賈詡這兩個智謀高深之輩。
咱們輕易能想到的事情,他未必會去做吧?”
程畿算是距離曹操大軍最近的那一個,他反而覺得曹操未必會按常理出牌。
畢竟曹操本人就是個頂級的戰略家,身邊賈詡、郭嘉也不是好惹的。
就這麼按部就班,一點奇策都沒有,反而不像是曹操、郭嘉他們的作風。
“一共就兩條路,半年時間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賈詡都在拖工期。
我覺著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里拓展出另外一條路。
既然程縣長你說曹操不會按部就班,那他就只能走荔枝道了。”
劉備听到兩人的交談,又趕忙看向地圖上的荔枝道。
“嗯,要是曹操舍近求遠,為了出奇而走荔枝道的話。
出來第一站應該是宣漢縣。
打破宣漢後一路南下,可以到涪陵西北。
這條道奇是奇,但目的地卻不附和曹操搶佔成都的目標。”
法正見劉備和這倆人討論的熱火朝天,心里一陣無語。
明明身邊有自己和孔明兩人,這種問題還用問別人嗎?
皇叔這人,還是太顧及他人的感受了。
念及此,法正當即打斷了三人的討論,笑道︰
“皇叔、二位,你們所糾結的無非是咱們主要防御那個地方而已。
其實不用去猜曹操的想法的。
人家小二十萬大軍,不算雜兵,光是精銳作戰部隊就小十萬人。
即使兵分兩路,一邊五萬精銳,都比咱們集中一點的精兵多。
這樣的討論沒意義。”
“孝直,看來你已經有了破敵之策?”
劉備見法正說得如此淡然,注意力立刻就轉到了發證身上。
龐羲、程畿也都很了解法正的能耐。
見法正開口了,兩人也就不在爭論,而是同時期待著看向法正。
法正先看了一眼劉備身邊的諸葛亮,見諸葛亮並沒有發話的意思,這才清清嗓子繼續道︰
“咱們是防守,曹操是進攻。
本來防守就相對容易,損耗也小很多。
曹操不但進攻,還是要先穿山越嶺,然後才能到攻城那一步。
我覺得咱們的重點應該在如何讓曹操大軍損耗在路上。
路上損耗達到一定程度,到了攻城那步,他對咱們的威脅自然就沒那麼大了。”
“孝直的意思是放棄堅守,主動進山和曹操打游擊?”
這種作戰方式劉備再熟悉不過了。
起家以來,那麼多戰斗,幾乎有半數都是自己處于兵力劣勢。
能一路活到現在,全靠劉備善于小規模游擊戰。
“倒不用像皇叔說的那樣打游擊。
咱們需要做的是層層狙擊。
不能只騷擾,也得找機會正面和他們打上幾場。
他們棧道修到哪,咱們就把那作為起點,迎著他的大部隊一路殺過去。
把他留在路上維護棧道的部隊全部殲滅,然後遇到他的大軍後,咱們再依托他留下的那些維護點,邊退邊打。
只要曹操大軍不能快速通過棧道,在路上每耽誤一天,對他來說損耗都是巨大的。”
听完法正的建議,劉備下意識看向諸葛亮。
因為法正說的這些听著簡單,但真正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首先棧道是人家翻修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新的棧道長什麼樣。
比如哪里有暗道,哪里有伏兵據點,哪里有臨時開闢的新路。
這些都沒有準確情報。
一旦進入棧道的範圍,那就等于是自己帶兵去攻打人家留守的小型山寨。
轉守為攻之後,自己就不佔優勢了。
而且還得擔心曹操大軍的行軍速度。
萬一在自己還沒完全清理據點之前,人家大軍先到了。
那形勢可就危險了。
諸葛亮見主公看自己,當即笑著點點頭。
“主公,孝直,亮以為孝直的建議可以一試。
只是亮要做些改動,不然這招發揮不出來他應有的威力。”
說罷,諸葛亮也來到地圖前,指著米倉山道︰
“米倉道、荔枝道只能說是適合大軍通行的山路。
而漢中和巴郡之間,米倉山之上,能讓人通過的應該不止這兩條路。
既然咱們要清理據點,步步狙擊,那就不能只盯著這兩條主路。
必須在其他小路、險道上邊多做文章。
尤其是反守為攻、清除沿路據點的時候。”
說著,諸葛亮轉頭看向龐羲、程畿兩人。
“二位,你們身為熟悉地形的本地人。
對于米倉山上的小路應該多少都有耳聞吧?
不如在地圖上指出來一兩條,讓亮看看有沒有可能用它們來做些事情。”
實際上諸葛亮心里早就有譜,畢竟張松給的西川地形圖他和龐統已經驗證並且背熟了。
只不過礙于龐羲、程畿在場,諸葛亮不好直接說出來。
以免暴露張松造成誤會。
聞言,龐羲、程畿兩人立刻來了精神。
“還真別說,兩條主路附近還真都有一般人不知道的小路。
大多是附近山民砍柴、采藥時趟出來的小路。
我們這就給你們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