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本以為自己很爽快地答應來許都任職,會讓丞相十分高興。
沒想到開頭僅一個照面,丞相就對自己說出這麼重的話。
這讓司馬懿多少有點措手不及。
“丞相,學生只是自以為才疏學淺,經驗、資質都不足以勝任朝廷委任。
這才一直沒敢出來獻丑。
如今學生學藝精進,堪堪有了為朝廷效力的能力。
一听說丞相垂愛,立刻就趕了過來。
實在沒有看不起朝廷和丞相的意思。
還望丞相明鑒!”
“哼!”
劉徹一听這調調,就知道司馬懿這人人如其面。
心里不一定藏著什麼驚天的野心呢。
但目前來看,這人應該還是對朝廷和自己抱有足夠的敬畏之心的。
“要不是看在你父親和兄弟的面子上,我才不會一再地給你機會。
要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第一次躲避征闢的時候,那人就沒了!”
感覺嚇唬得差不多了,劉徹表情也緩和了許多。
示意司馬懿入座後,劉徹輕描淡寫地問道︰
“我想留你在身邊做個參謀。
不知道你認為自己能不能勝任啊?”
司馬懿經過劉徹的一番恐嚇,也逐漸適應了下來。
听出對方有試探自己能力和立場的意思,司馬懿當即回答道︰
“丞相乃是大漢的丞相,是陛下和諸位大臣依仗的擎天之柱。
能在丞相身邊做個參謀,學生不勝榮幸。
至于能不能勝任,那要看丞相需要學生做到什麼程度了。”
一句話既沒有得罪曹操,也沒有讓自己陷入漢臣還是曹操家臣的選擇陷阱。
而是擺明了為曹操效力就是為漢室效力的立場。
這點讓劉徹很是受用。
覺得司馬懿這人不簡單。
沉穩有城府,還知道如何化解無形的威脅。
只是第一印象不太好的司馬懿,越是表現得優秀,越讓劉徹忌憚。
雖說自己在的時候,司馬懿絕對得老老實實地當手下。
但是他今年二十四五,和年過半百的自己差了快三十歲。
自己肯定耗不過司馬懿啊。
等自己那天老死,司馬懿卻正直壯年,到那時還有誰能壓住他?
不過劉徹不像曹操,他的疑心沒那麼重,而且更有自信。
司馬懿這麼有前途的年輕俊杰。
只要他願意心甘情願在自己手下效力,那就給他平台讓他施展才華。
大不了自己走的那天下令把司馬懿一起帶走。
除非以後能出現一個可以完全壓制司馬懿的心腹。
“仲達,我對你的了解完全出自別人的傳言。
你具體有多大本事,我希望讓你做到什麼程度,這些目前我也不好說。”
劉徹也知道一時半會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事,既然司馬懿來都來了,那就先出個題考考他。
只要確定他的能力,就能給他安排適合的位置。
別管以後怎麼樣,自己掌權的時候,那還是要對司馬懿物盡其用的。
見司馬懿一副“隨時應對”的模樣。
劉徹忽然想起了一個合適的題目。
那就是不久之後就要付諸實踐的聯合馬騰攻打益州。
正好用來考察一下司馬懿的本事。
“這樣吧,目前軍中有一件事,我還沒有確定最後的方案。
正好,你來幫我分析分析,看看能不能助我確定最後方案。”
說著,劉徹來到地圖前,指了指漢中到巴郡的位置。
“去年年末,馬騰攻打益州無功而返。
無奈之下給我遞來了求援信。
希望我幫著他一起攻打益州。
還承諾平分益州土地。
第一仗就要把巴郡讓給我。
你來說說,咱們應該如何來取這巴郡?”
司馬懿在家的時候,早就把天下大事了然于胸。
尤其是許多曹營的事情,更是都知道。
畢竟他父兄都在曹操手下,知道的肯定也多。
有關聯合攻打益州的事,司馬懿也不止一次推衍模擬過。
最後得到的結果,其實並不怎麼好。
見對方問起這個,司馬懿也來了興致。
“丞相,我得先說明。
一切都是咱們倆私下的討論。
不管我提出什麼策略或是想法,都做不得數。
您有不滿或是不同意見,那一定是我錯。”
“嘿,你小子,倒是很謹慎很惜命啊!”
劉徹也對司馬懿這種謹慎沉穩的性格挺感興趣。
于是很爽快地答應道︰
“你只管放心的說,我保證不會一次為借口找你的麻煩。”
有了對方的保證,司馬懿膽子就大了起來。
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司馬懿幽幽地說出了幾個字︰
“不如不要……”
“嗯?”
劉徹被這幾個字說的一愣,立刻就狐疑地看向司馬懿。
“丞相,學生的意思是,這好處要不得。
假如真的完全按照馬騰的提議來,那今後巴郡乃至後邊平分的益州地盤,很有可能成為您的累贅。”
司馬懿這和主流思想完全相反的說法,倒是讓劉徹感到挺新鮮。
“我可是丞相,背後是陛下和朝廷。
益州劉璋早就有獨立之心。
我去為朝廷奪回的土地,為什麼會成為累贅?”
司馬懿踱步來到劉徹身邊,笑道︰
“丞相想的是皇命在手,開疆拓土。
但現實情況是,當今天下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反賊、敵人和無主之地。
您即使佔了大義,也不能隨便得罪任何一位諸侯。
包括劉備、孫策、馬騰、劉璋。
巴郡的位置和您的地盤,中間可不相連。
假如您佔領了巴郡,那日後那里發生戰事,您要怎麼調度支援呢?”
“哈哈哈!我以為你在擔心什麼。
我可以從漢中、上庸、襄陽,隨便一個地方直接調動兵馬糧草去支援巴郡。
這能叫事兒?你未免太過小心謹慎了!”
劉徹的角度來看,馬騰是跟著自己混的,即使以後有翻臉的一天,那也是自己從長安出兵攻打西涼。
馬騰只有被自己壓著打的分。
更別說沒翻臉的時候了,想通過漢中、上庸、西城這幾處去益州,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劉備就更別說了,他一個被三大諸侯當成工具的小勢力。
襄陽都是龐統從自己這求過來的。
何況還有蔡瑁等人的家眷在自己手里。
從襄陽經過白帝城向巴郡調動兵馬,那豈不跟過自己家後花園一樣簡單?
“那您有沒有想過,萬一是馬騰或者劉備要對您手里的巴郡下手呢?
或者馬騰、劉備聯合起來要對您動手呢?
到那時,上庸、漢中、襄陽還能讓您順利通過嗎?
留守巴郡的將士、官員,還有活路和退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