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早就在心里把一切可能的進攻方法和路線想過無數遍了。
他就只等著孫策提出方向,才好提出對應的策略。
而孫策剛才提起的方向,正是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
江東最出名的是水軍,陸軍一般不被大家看好。
最有利的證明就是和黃祖在江夏鏖戰的時候。
水軍大家彼此彼此,但一到需要陸路攻城的時候,黃祖總是能打退江東的進攻。
如今世人大多本能地認為,江東不敢跳出舒適圈放棄水軍優勢。
假如這次攻打長沙,水軍只虛張聲勢,實際重點放在陸軍身上,也許真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主公能這麼想,簡直是我江東的幸事啊。”
周瑜感慨過後,鄭重道︰
“蔣欽、周泰都是水賊出身,他們兩個可以佯裝咱們的主力大軍,屯兵赤壁。
剩下的所有將領和部分水軍,可完全脫離水路,全部集中在連雲山一帶。
常年與山越作戰的賀齊、呂岱可以自領一軍,從武功山小路繞到長沙後方。”
要想攻打長沙,也只有這三條路線可走。
但不一樣的是哪條為主、哪條為輔,哪邊先出擊、哪邊後出擊。
各路領兵將領、兵員素質、旗號也都有操作的空間。
要的就是讓敵人分不清本方的真正意圖,不敢集中防御某一點。
只要敵人猜錯了意圖,分兵的時候出現了失誤,那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江東大軍長驅直入。
之前一直擔心的就是水路被甦飛等人擋住,陸路又不能騙關羽、趙雲分兵失誤。
到最後不論怎麼打,都是水軍為主佔不到便宜,陸軍為輔打不過關羽、趙雲。
這次周瑜要好好算計一把關羽、趙雲,讓他們防不勝防。
“連雲山主力大軍行軍時盡量不要暴露行蹤。
只讓少量先鋒部隊佯裝主力在前邊探路、誤導敵軍即可。
其余兩路水路必須第一個強勢出擊,造成咱們要在水戰上和敵人一決高下的假象。
只等敵人做出判斷後,把主力都留在水路,就算計策成功。”
隨後,周瑜詳細的把這次的計略告訴了眾人。
著重強調的只有兩點,一是水路盡管並非真正的主攻,但必須悍不畏死聲勢浩大。
一定要讓敵人確信水路是主戰場。
第二點就是,繞後的呂岱、賀齊必須全程偃旗息鼓,分散潛入長沙南邊。
務必配合水路的佯攻,再造成一種繞後偷襲才是主戰場的假象。
這樣敵人疲于奔命,不敢輕易把部隊集結在某一處,才能選擇分兵守三路。
而且在兩頭的壓力下,敵人會很自然的把分兵的主力放在水路和後方。
中間就會露出破綻。
周瑜要的就是這個破綻。
到那時隱藏在陽新連雲山一代的主力大軍,就可速攻臨湘,一舉拿下長沙郡治。
商量好所有細節後,孫策當即按照周瑜的計策調兵遣將。
同時還不忘讓孫權派出細作去長沙境內散布謠言,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
“報,甦飛將軍,孫策大軍已經開拔,似乎和上次一樣要分三路來攻打長沙。”
不久之後,長沙守將甦飛就收到了斥候的戰報。
“有沒有發現敵軍主力所在?”
甦飛先是看了一眼身邊的關羽、趙雲等人,然後急切地問道︰
“對方在赤壁一線有多少戰船、領兵大將是誰?”
那斥候略微思索一番,然後很篤定地說道︰
“遠遠看去戰船接天連地,幾乎佔滿了江面。
看上邊的旗號,主將是孫策本人。
先鋒大將是蔣欽、周泰!”
“這麼多水軍?孫策還真是不死心啊,這是一定要在水戰上和我荊州水軍分個勝負嗎?”
听到斥候的描述,甦飛心里一陣顫動。
這還是黃祖、劉磐之後,自己第一次身為主將面對江東水軍。
興奮、緊張的同時,還有點擔憂。
畢竟江東水軍不在荊州水軍之下。
對方先鋒大將都是早年有名的水賊,不但勇猛善戰,指揮水軍的經驗也相當老道。
加上主將的旗號是孫策,那想必水戰將是這次長沙保衛戰的主旋律。
“還有什麼你覺得奇怪的情況嗎?”
甦飛為人處事還是比較謹慎的。
盡管已經十分緊張,但他還是沒忘了確定一下情報。
“嗯……
要說起來,武功山方向突然多出了好些商賈、百姓甚至是好久沒見到的流民。
這個不知道算不算奇怪的情況?”
聞言,甦飛再次看向身邊的其他將領,見大家都若有所思後,甦飛繼續問道︰
“這個肯定算,除了這些還有嗎?”
斥候思索一番後,慢慢地搖搖頭。
“其他都是正常的偏師調動,倒沒什麼特別的了。”
“很好,這些情報很重要,這次你立功了。
下去領賞,然後再探、再報!”
等斥候走後,甦飛一臉凝重地看向關羽。
“關將軍,你曾經和劉磐公子一起守長沙,也算對孫策有所了解。
剛才的那些情報你怎麼看?”
“甦將軍,以關某看來,江東所依仗的不過長江天險以及擅長的水軍。
剛才的情報可以判斷,主戰場還是在水路。
只不過南邊那些商賈、百姓我們也不能不防。
我建議分兵據守。”
“雲長,分兵據守倒是個辦法。
可是咱們如今的力量,可不夠面面俱到啊。
真要分兵,重點應該放在哪?
咱們兩個要不要分開?”
劉備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讓趙雲外出帶兵。
畢竟趙雲做事認真穩重,最適合的是守家。
但劉備擔心關羽太過意氣用事,怕他自己一人有危險,這才讓趙雲跟著隨時勸說。
目前的關羽,能勸動他的,除了劉備張飛,就只有徐庶、趙雲了。
徐庶身負重任,自然不可能在長沙耗著。
張飛脾氣暴躁,更不可能勸關羽。
唯一合適的就只有趙雲。
既然被主公委以重任,趙雲自然要替關羽把心操到位。
以免辜負主公的信任。
之所以提出這兩個問題。
一是趙雲覺得孫策陣營謀士很多,不應該次次都在水路死磕。
二是長沙的守備力量被劉磐帶走一部分。
剩下的死守某個要塞綽綽有余,但是要分兵的話,就有點捉襟見肘了。
“子龍擔心得不無道理。
我這兩天倒是經常听到坊間有很多傳言。
好像說是士燮已經完全掌控蒼梧,為孫策解決了後顧之憂。
甚至還有人說,在桂陽境內發現了大量來路不明的外鄉人。
極有可能是士燮潛伏進來的細作。”
捋了捋自己的美髯,關羽繼續道︰
“若是我推測得不錯,孫策這次的主攻方向極有可能是南邊的武功山小路。
畢竟那里地勢偏僻,還臨近桂陽。
士燮要是有心配合孫策,那武功山方向就是最佳選擇。”
甦飛听罷兩人的分析,心里也多少有了些輪廓。
“照這樣來看的話,咱們是的分兵。
水路是孫策的強項,他肯定不會完全放棄。
南邊不但隱秘,還很可能有士燮的配合,孫策自然也不會不利用這點。”
見關羽、趙雲兩人一副“所見略同”的樣子,甦飛信心大增。
“那就麻煩兩位不辭辛苦,帶一半兵馬星夜趕往武功山小路,防止背後偷襲。
我和其他將軍率領剩下的水軍,守住北邊的水路。
這次定叫那孫策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