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宏圖楊堅破局科舉之路
太極殿外晨光熹微,楊堅負手立于丹墀之上,目光越過雕龍柱望向遠方。昨日朝會上王謝兩家老臣伏地痛哭的景象仍在眼前,他們以"愚民尚未開蒙"為由阻撓科舉的陳詞,此刻听來格外刺耳。
"陛下,該上朝了。"內侍的輕聲提醒將楊堅拉回現實。他轉身時龍袍掃過玉階,金絲繡就的日月星辰在晨光中熠熠生輝。這是他登基以來最艱難的一次朝會,世家大族的集體反撲讓整個朝堂暗流涌動。
"啟稟陛下,王司徒與李司空求見!"殿外傳來通報,楊堅眉峰微挑。昨日在朝會上痛哭流涕的王謝兩家領袖,此刻竟在朝會後單獨求見。
"宣!"楊堅拂袖落座,目光如炬地盯著緩緩步入殿中的兩位白發老者。
"老臣死罪!"王司徒撲通跪地,膝蓋在青磚上磕出悶響,"科舉一開,寒門士子魚龍混雜,恐壞我大隋吏治啊!"
謝司空亦隨之跪倒"是呀!望陛下三思,三百年門閥文化傳承根基,豈是陛下一紙詔令就可動搖的?"
楊堅看著王司徒與李司空顫抖的身軀,嘴角微微上勾、他突然想起三百年前王謝兩家在淝水之戰的赫赫戰功。可如今這兩個佝僂的背影,卻讓他想起後世史書里"上品無寒門"的評語。
"二位愛卿請起。"楊堅起身相扶,指尖觸到王司徒冰涼的手骨,"朕何嘗不知門閥之重?但天下之才,豈容一家一姓壟斷!?”他目光炯炯地望著眼前的王司徒和李司空
“朕自登基以來,每覽前朝典籍,未嘗不拍案長嘆。自東漢黨錮之禍始,至五胡亂華終,三百年血火交織的文明史,竟成了世家大族的私產簿!爾等門閥,口誦孔孟之道,行竊國之實,將華夏文明的薪火鎖入深宅大院,致使"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弊綿延至今!”
“陛下!此等結果非我王家之願!”楊國奇面前的王司徒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前額緊緊貼在地面上戰兢兢的答道。
“王司徒,朕听說你王家子弟可隨意翻閱《尚書》孤本,而寒門士子連《論語》抄本都難求一見。卿等將文化典籍視為私產,洛陽書肆的《史記》竟標價百金!朕查得王家藏書樓中,光是珍本便有七百三十七卷,卻任由長安城外的蒙童用竹簡刻寫《三字經》。更可恨者,卿等竟將《道德經》刻于龜甲之上秘不示人,美其名曰"傳承道統",實則是將文明火種據為己有!
“陛……陛下,此乃臣之罪也!與……與先祖無關!”王司徒的頭如小雞啄米一般叩在地上發出沉悶的響聲,身體也在不停地抖動著 。
“朕風聞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其《七哀詩》本應警示後人戰亂之苦,卻被爾等束之高閣。朕派甦威查抄你王家,竟在密室中發現未刊行的《王粲文集》!爾等壟斷文化傳播至此,與秦始皇焚書坑儒何異?”楊國奇兩道銳利目光似要射穿王司徒的心扉
“太學本應是天下英才匯聚之地,如今卻成了卿等門閥子弟的游樂場。朕微服私訪,見國子生員竟在課堂上討論如何用香料薰染《詩經》抄本!爾等將教育異化為身份標識,用"清談"取代實學,以"玄學"掩蓋無知。前朝謝安石的孫子謝靈運,竟連《孫子兵法》都未曾通讀,卻在朝堂上大談"治世方略"!
更可鄙者,爾等發明"口耳相傳"之術,將《禮記》要義藏于家傳口訣。朕命人暗訪,發現瑯琊王氏竟用密語教授《周禮》,其子弟入學時需背誦三十六代族譜方能听講!如此行徑,與蠻族的結繩記事何異?”
“陛下!吾等知罪,望陛下寬恕吾等!”王司徒與謝司空跪在楊國奇面前,身體抖動的更加厲害。
“ 還有你們極力推崇的那個九品中正制,現在又是何種狀況!?你王家子弟在鄉里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現在倒好,竟成了‘老吾以及人老’的仁愛之士!王司徒、你不覺得滑稽嗎!?你們把九品中正制當成了什麼?朕看這九品中正制淪為你們王家的私器,"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朕查閱吏部檔案,竟發現王通的孫子王劭,年僅十六便官拜黃門侍郎!其任職文書中赫然寫著"幼承庭訓,博通經史",而實際上該生連《急就章》都讀不通順!更讓朕氣惱的是你們不僅壟斷朝堂,更將黑手伸向軍隊。余慶則將軍為救朕身中三箭,其孫余文愷竟因"非士族出身"被拒于武庫之外!朕問其故,竟答"弓馬乃寒門賤業,士族子弟當習琴棋書畫"!長此以往,我大隋百萬雄師,豈不成了繡花枕頭!?”
“陛……陛下!我吾知錯!望陛下給我等一個改正的機會!”血水和著地上的灰塵貼滿了兩位老臣的前額,他們卻不敢抬頭,唯恐楊國奇的雷霆之怒瞬間就爆發在他們身上。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時楊國奇臉上換上了一絲笑容,"即日起,王愛卿李愛卿,你們二位家中所有藏書樓必須向朝廷開放三成珍本,國子監將派員駐樓監督。王通、謝安石,爾等可將家中《王氏家訓》《謝氏家範》獻出,朕特許其刻入《大隋官學教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兩位老臣此時才抬起頭、他們彼此對望了一眼,眼中閃過驚恐他們明白,楊堅,這位從北周廢墟中崛起的帝王,決不是那個可以用祖制舊禮就能說服的君主。
"臣等告退!”說完兩個人灰溜溜的退出了金殿……
。。。。。。
王司徒、李司寇走後,楊國奇又命傳旨太監將李德林高 和余慶則三位重臣連夜召進皇宮。李德林的長髯在燭火下泛著銀光,高 的青衫染著夜露,余慶則的甲冑在暗室中微微反光。
"李卿家,你先說。"楊堅將茶盞推過檀木桌案。
李德林叩首時玉佩輕響"陛下可知,天下藏書十之八九在王謝?即便開科取士,寒門子弟連《論語》都未必讀全。"
高 接話時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盞"臣掌管戶部,深知紙墨之貴。一卷《史記》售價抵得上農戶半年賦稅,這等門檻陛下您讓天下寒士如何破?"
余慶則突然重重拍案"既然如此,何不實授勛官?我等追隨陛下南征北戰,難道還不如那些酸腐書生?"
楊堅看著這位虎賁中郎將漲紅的臉,想起當年平陳時他單騎突陣的英勇。可勛官實授的弊端更如芒在背——北周正是亡于軍功集團的尾大不掉。
"朕意已決。"楊堅突然起身,玄色冕旒在燭火中搖晃,"先從世家推薦的清白名冊中選人,同時"他頓住,目光投向窗外如墨的夜色。
深夜的御書房里,楊堅展開一幅泛黃的畫卷。畫中女子巧笑倩兮,正是他後世的妻子劉敬。指尖觸到畫軸上的朱砂封印,他忽然想起三日前那個離奇的夢境——劉敬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道上,身後是高聳入雲的"國家圖書館"……
喜歡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俺是帝夜星空里最炫亮的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