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村旮旯事

第127章 及時的黏玉米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家是溫暖的岸 本章︰第127章 及時的黏玉米

    半個月的晨光暮色悄然流淌,李陽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精氣神,他的步伐穩健如初,雙手又能靈活地修剪果枝,爽朗的笑聲再次在果園里回蕩,孫德才因為救李陽,去清風山北崖采還魂草,從崖上摔下留下的擦傷、淤青,也在野山參的藥效下與悉心調養下褪去,只在古銅色的皮膚上留下幾道淡淡的痕跡,成了這段生死情誼的特殊印記。

    如今,只要得閑,孫德才便揣著自制的煙葉,晃悠進飄著果香的園子進,兩人一個蹲在結滿青果的樹下,一個倚著斑駁的老樹干,從村里的規劃建設聊到果園新品種的嫁接,笑聲中驚起枝頭休憩的麻雀。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在他們肩頭撒下細碎的光斑,仿佛也在傾听這份生死相救而越發醇厚的情誼。沈陽訂單如雪片紛至,王家莊八萬羽白鴨化作流動的金流,不僅結清了縣農資站積壓的種子化肥款,更讓沉寂多年的村頭老樹都仿佛煥發出新的生機。

    抬眼望去,青灰色居民樓刺破晨霧,腳手架上工人們吆喝聲此起彼伏。水泥攪拌機轟隆作響,與遠處鴨群的歡鳴交織成曲,窗框折射的陽光如點點星火,照亮了這片正拔節生長的土地。

    王秀梅倚在廚房門框,望著八仙桌前大快朵頤的丈夫。瓷碗踫撞的脆響混著飯香飄來,李陽泛紅的面頰與半月前病榻上的蒼白判若兩人,這鮮活的光景讓她眼眶發燙。

    ‘’李陽,你看這恢復速度!‘’她指尖撫過丈夫新長的胡茬,聲音里裹著蜜,‘’照這勢頭,雨季前鄉親們準能搬進樓房。

    李陽咽下最後一口米飯,竹筷在碗沿輕點︰‘’可不是?等大伙都安頓好,舊宅基地清拆,街道綠化,還有幼兒園…‘’他眉頭緊皺,手指輕輕地叩著桌面,‘’光是這些基建,咱們賬上的錢怕是撐不住。‘’

    灶堂里的火苗突然竄起,映得王秀梅瞳仁發亮。她轉身擰開收音機,咿呀的戲曲聲里,嗓音帶著破局的篤定︰‘’去縣銀行試試?‘’

    王秀梅話音剛落,房門便被推開,裹挾著夜露氣息的晚風涌了進來。董秀香肩頭還沾著草屑,趙艷鬢角別著半朵野丑菊,王娟懷里抱著個賬本,三人踩著月光跨進門檻,粗布鞋在紅磚地上蹭出細碎聲響。

    ‘’正念叨你們呢!‘’李陽起身讓座,木腿椅與地面摩擦發出吱呀聲,‘’村里基建處處燒錢,光靠現有的資金,怕是周轉不開,正琢磨著去縣農行貸款。‘’

    ‘’貸些款救急對吧?‘’王娟將賬本重重拍在桌上,‘’李陽你看,裝修隊的報價單,建材采購清單,每一筆都像吃錢的虎口,現在連工人們的伙食開銷,都快壓的財務是喘不過氣了。‘’

    起艷抬頭看了眼掛歷,指尖點在七月中旬的日期上,‘’先別急著跑銀行!再過一個多月,咱們就能賣玉米回籠資金了,緊接著,咱們的葡萄也開始上市了。‘’

    ‘’玉米?‘’李陽握著茶杯的手頓住,茶湯在杯口泛起漣漪,‘’春播不是說坡崗地種雜糧,平川地不是全種普通玉米嗎?至少要等到十月份才能收割嗎?‘’

    董秀香從布兜里掏出個油紙包,剝開露出幾顆飽滿的玉米粒,紫白相間的色澤在燈下流轉︰‘’這可不是普通玉米!是省城農大新培育的早熟粘玉米種, 熟後又糯又甜,城里人就好這口‘’ 苞米‘’。我和趙艷磨了老校長半個月,才從實驗田里勻出這批種子。‘’

    王秀梅湊近細看,玉米粒放著珍珠般的光澤,鼻尖似乎已經榮耀起玉米清甜的香氣︰‘’那咱們種了多少畝?‘’

    ‘’大概兩千多畝地。‘’趙艷展開皺巴巴的種植分布圖,手指劃過地圖上大片金黃標注,‘’孫東那小子機靈的很,知道你記掛著干爸和李剛家,偷偷的給他們的地塊全換上了這個品種,他還不讓別人告訴你,說要給你個驚喜。‘’

    李陽望著地圖上星星點點的標記,想起孫東平日總愛和農機隊工人咋咋呼呼的模樣,不禁笑出聲來︰‘’這小子,鬼點子比玉米粒還多,不過兩千畝,要是行情好的話,這筆收入可以解決燃眉之急筆。‘’

    王娟翻開賬本,沙沙的記錄著數據︰‘’我打听,縣城早市上的鮮玉米能賣到兩塊錢一根,咱們直接對接商超,走批量銷售,利潤空間更大。‘’

    夜風掀起窗簾,裹挾著玉米青苗的清香涌進屋內。李陽望著牆上的村莊規劃圖,那些尚未開工的幼兒園、文化廣場,此刻仿佛都鍍上了一層金燦燦的希望。 他看著天花板上的白幟燈,暖黃的光暈照亮眾人眼中的期待,在這個夏夜,關于豐收的憧憬,正如破土而出的玉米苗,在晚風里悄然生長。

    七月的晨光還帶著鄉村特有的濕潤,整個村莊早已換了新顏,白牆紅瓦的樓房錯落林立,取代了往昔的低矮農舍。李陽,李樹發,王娟和董秀香四人,小心翼翼的將精心挑選的黏玉米樣品裝箱,踏上了前往大連的合作之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抵達大連後,他們在徐丹經理的引薦下,第一時間就見到了超市老板鄭軍。現場就開始蒸玉米。當打開鍋蓋時,熱氣騰騰的 苞米,黃飽滿的玉米粒裹著晶瑩的水汽,濃郁的甜香瞬間彌漫開來。鄭軍接過遞來的玉米,輕輕咬了一口,軟糯香甜在舌尖化開,他當即眼前一亮,‘’李陽,這玉米簡直絕了!入口黏糯回甘,比我吃過的任何品種玉米都出色!‘’

    李陽挺直腰桿,目光堅定,‘’咱們村里改良種植的黏玉米,現在有二千多畝地,品質絕對有保障。‘’鄭軍握著玉米的手微微停頓,難以置信的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隨即爽朗的笑出聲來︰‘’李陽,可別忘了,咱們簽過的協議!同等價格下,你這好東西必須優先供應給我的超市!‘’

    ‘’鄭總,那這玉米您打算要多少呢?‘’

    李陽臉頰上帶著笑容,眼神里充滿了自信。

    鄧軍目光灼灼,指尖輕輕叩擊著桌面,掃了一眼眾人,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果斷︰‘’李陽,這樣優質的玉米得先把我們的冷庫填滿,後續考慮外賣渠道。‘’他的話語里只有對產品的高度認可,也暗含搶佔市場的商業敏銳。

    李陽嘴角上揚起一抹了然的笑意,適時拋出關鍵問題︰‘’鄭總爽快!不過這收購價……‘’話音未落,尾音里著恰到好處的期待。

    鄭軍仰頭大笑,直接給出報價︰‘’就一元一根!這個價,在市面上絕對有誠意!‘’他眼神里帶著篤定,顯然對這筆交易勢在必得。

    李陌心里快速換算,黝黑的面龐泛起欣喜的紅暈,按照每畝地三千根的產量,這就意味著一畝地能帶來三千多元的收入,這筆資金足以支撐村里文化廣場修繕,道路亮化等後續建設。想到這里,他用手握住鄭軍伸出的手︰‘’鄭總,果然是干大事的人!這合作,我看行!‘’會議室里響起一陣輕松的笑聲,窗外的陽光正好,映照著桌上金燦燦的玉米,照亮了即將開始的合作之路。

    七月流火,驕陽將大地炙烤的發燙,玉地里卻翻涌著比暑氣更熾熱的勞動浪潮。李樹良一聲吆喝,全村男女老少扛著鐮刀,推著板車涌進兩千多畝的玉米田,草帽與汗珠齊飛,笑與共蟬鳴交響。

    青壯年攥緊玉米桿猛的一掰,‘’ 嗒‘’聲此起彼伏,帶著露水的玉米棒子便滾入腰間的麻袋,上了年紀的老人佝僂著背,仔細剔除品相不佳的玉米。布滿老梁的手絲毫不比年輕人慢,女人們蹲在田壟間。麻利的剝去翠綠的玉米葉,金黃的玉米堆成小山,陽光下泛著蜜糖般的光澤。正午的陽光最毒時,不知誰喊了聲‘’加把勁!鄧老板的冷鏈車快到了。‘’草帽下蒸騰的熱氣里,揮舞的手臂反而更有力了。

    田埂上,拖拉機載著成捆的玉米顛簸而過,車斗里不斷傳出玉米相撞的脆響。李陽王秀梅夫妻倆站在高崗上,看著遠處排成長龍的冷鏈車正緩緩駛進村口,車身的銀白反光與田園晃動的草帽匯成流動的河。當第一車滿載的玉米啟動時,發動機的轟鳴聲混著此起彼伏的歡呼聲,驚飛了地頭偷吃玉米的麻雀,也將幸福的笑容刻進了每個村民曬得通紅的臉龐。

    清晨五點,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像打翻了金色顏料,消然浸潤著東山村破爛不堪的房屋。薄霧還未散盡,在蜿蜒的溪流上纏綿,恍若仙女遺落的輕紗,岸邊的垂柳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細長的柳枝輕輕拂過水面,蕩開圈圈漣漪。

    處的山巒裹著青灰色的晨衣,山頂繚繞著幾縷淡雲,似是山的鬢邊飾物。梯田里,帶著露水的莊稼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葉間的水珠折射出細碎的光,宛若灑落的碎鑽。蛙鳴與蟲鳴漸漸隱去,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鳥鳴,布谷鳥清亮的啼叫穿過松林,驚醒了,還在沉睡的村落。

    石板路上敷著一層薄薄的濕氣,早起的村民背著竹簍,踏著晨霧走向田間,簍里的青菜還掛著晶瑩的露珠。炊煙從錯落的農家小院里裊裊升起,混著柴火的香氣,寶物融為一體。傳來幾聲犬吠,打破了清晨的靜謐,為這幅水墨畫卷添上靈動的一筆。東山村就這樣在晨光中慢慢甦醒,開啟了充滿希望的一天。

    李剛將搪瓷碗擱在斑駁的木桌上,碗底還沾著沒吃完的玉米碴子。他扶著棗木拐杖,手指在桌面叩出悶響︰‘’宋秋,打從播種到現在,地里啥光景我心里沒底,我去地里瞅瞅?‘’宋秋就趕緊扶住他微微打顫的腰板,那是今年開春往地里送糞時不小心摔的骨折,如今雖能拄拐行走,步伐應是深一腳淺一腳。

    田間小道被露水浸得發亮,兩人踩著泥濘的膠鞋來到地頭。李剛猛地摘下草帽,露出被汗水浸濕的鬢角,自家籠上的玉米桿不過一人高,卻以沉甸甸垂下飽滿的果穗,不開開翠綠的玉米皮,金黃的玉米粒在晨光里泛著蜜色,而鄰家地里的玉米才剛抽出嫩黃的花絲,在風中輕顫。

    ‘’這哪是玉米?簡直是催命符!‘’李剛的拐杖戳進疏遠的黑土地,驚起兩只螞蚱。宋秋蹲下身,手指撫摸著玉米棒上飽滿的籽粒,‘’玉米桿子細的能掐出水,棒子還沒筷子長,打滿算也就千斤產量。‘’她抬頭望向丈夫,眼底映著沉甸甸的玉米穗,‘’去大姐家地里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夫妻倆來到大姐李玉潔的地里,見大姐家的玉米和自己家的玉米一樣,都是特早熟的品種。李剛不由得犯起愁來,‘’這八月份收玉米,管理不好,玉米很容易發霉的,這可怎麼辦呢?‘’宋秋听了丈夫的話說︰‘’李剛,咱倆去大姐家問問大姐夫去,看看他有什麼辦法?‘’

    李玉杰家的籬笆牆爬滿牽牛花,趙遠山坐在門檻上編筐,竹篾在他粗糙的手掌間翻飛如蝶。‘’喲,稀客!‘’李玉杰系著藍圍巾從灶間迎了出來,宋秋順手拿起剛編好的竹筐,經緯交錯的紋路細密緊實。‘’姐夫這手藝,趕大集準能賣上好價錢!‘’他話音未落,李剛已將草帽往八仙桌上一擱。

    ‘’姐夫,你可得去地里瞧瞧!‘’李剛的聲音帶著破鑼般的沙啞,‘’楊陽給的種子邪乎得很,別人家的玉米還在揚花,咱家的都能上鍋蒸了!‘’趙遠山手中的竹蔑‘’啪‘’的折斷,眉頭擰成疙瘩︰‘’胡鬧!玉米生長期至少百日,哪有這等怪事?‘’

    當四人踩著露水趕到玉米地,趙遠山蹲在壟間反復查看葉片脈絡,良久緩緩說道︰‘’葉片紋路,果穗形狀,確實不是咱們往年種的品種。可種地那時,孫東告訴我這玉米種子是農大培育出來的新品種,高產的很呢!‘’他摘下老花眼鏡擦拭,鏡片蒙上一層白霧,‘’八月收秋,正是潮氣最重的時候,堆在家里不出三天就發霉。‘’

    正當幾人愁眉不展時,村道上突然傳來拖拉機的轟鳴,柴油味混著青草香撲面而來。宋

    趙遠山踮腳望去。只見塵土飛揚中,三輛銀灰色拖拉機正朝這邊駛來,駕駛室里晃動的人影有些眼熟。

    喜歡旮旯村旮旯事請大家收藏︰()旮旯村旮旯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旮旯村旮旯事》,方便以後閱讀旮旯村旮旯事第127章 及時的黏玉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旮旯村旮旯事第127章 及時的黏玉米並對旮旯村旮旯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