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富的家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李陽熱情地招呼著趙艷和王素芳入座。李陽先舉起酒杯,臉上帶著誠摯的笑容說道︰“這幾天為我兄弟的婚禮忙碌著,慢待二位了,不知二位在這里吃住是否習慣。‘’
‘’李陽,我看你比我和素芳大有四五歲,以後我和素芳也像周濤那樣叫你陽哥吧!我和素芳在這里吃住都很好,就是不知道你的果園什麼時候開始擴建。‘’
趙艷說。
‘’春妮嬸像媽一樣地照顧我和趙艷,這幾天我都胖了。‘’
王素芳說。
‘’趙艷,素芳兩位妹妹,現在果園的情況是這樣的。在原有的果園的基礎上,把水庫周圍的荒地上都栽上果樹或搞養殖。水庫養殖就歸周濤和楊柳管了。果園擴建和養殖的事就有勞兩位妹妹出謀劃策了。‘’
李陽說。
趙艷和王素芳听了李陽的話都陷入了沉思。
‘’二位妹妹,不要著急,我手里的資金只有七十多萬,現在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買魚苗,買果樹,修圈舍,都得花錢,我還想在果園里再蓋幾十間房子,我還想買三輛大貨車,你們幫我搞一下預算,一共需要多少錢呀?我好去貸款。‘’
李陽感覺自己攤子撲大了,自己一個人有些力不從心啦。
‘’陽哥,現在咱們資金不足,依我看咱不如一步一步來。咱在果園附近修些圈舍,過些日子抓些鵝苗,在果園里放牧,這樣不僅能節省飼料,又省去工人除草的環節,鵝糞又變成農家肥,再也不用給果樹施化肥了。就化肥這一塊就會省下不少錢。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用柵欄把果園都圈起來。防止鵝跑出果園。養鵝這塊大約需要二十萬塊錢。養鵝周期短,估計五六個月就能回本。‘’
趙艷說。
李陽听趙艷說得這麼詳細,就果園鋤草的人工費,和買化肥錢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柵欄的事好辦,一半天我就讓人去市里買鐵柵欄去。養鵝這塊我就交給你了。‘’
李陽對趙艷說。
‘’陽哥,依我看離水庫近的地方栽些葡萄,因為葡萄是槳果,它需要大量的水,離水庫近有利于澆灌。葡萄的栽培面積不要太多,也就一千多棵,剩下的全栽富士隻果,我听楊柳說果園結得隻果的品質都非常好。我們要把果園里的隻果也注冊了,以後要把我們果園的隻果銷往外市,甚至外省。‘’
‘’隻果樹苗和葡萄苗有十萬塊就足夠了。人工費可就高了,平整土地,挖樹坑,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王素芳說。
‘’素芳,人工去年每天是八塊錢,今年我想每天給漲兩塊錢,每天十塊錢,工人們也不容易。但工人們的工資我賣完隻果再給他們發也行。‘’
李陽說。
‘’陽哥,那果園暫時也不需要別得開支了。‘’
王素芳說。
‘’我再貸款一百萬夠不夠吧?‘’
李陽說。
‘’夠了,足夠了。‘’
周濤說。
你們等著我貸來款,咱就開干。我現在就去。
李陽匆匆趕到村主任家,村主任正坐在院子里曬太陽。看到李陽過來,村主任笑著招呼他坐下。李陽將自己的計劃和貸款需求一股腦兒說了出來。村主任皺起眉頭思考了一會兒說︰“小李啊,你這想法是不錯,不過貸款可不是小事,銀行那邊得看你的償還能力之類的東西。”李陽心中一緊,忙說︰“主任,您也知道我的果園一直效益不錯,這次擴大規模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村主任點點頭,“行,那我陪你跑一趟鎮上的銀行試試。”兩人來到銀行,工作人員仔細審核資料後表示需要實地考察果園。于是眾人又返回果園查看情況。考察人員看到果園管理有序,規劃清晰,對李陽的計劃也頗為認可。最終同意放款一百萬。李陽拿著貸款合同,激動不已。
李陽回到楊富,把己經貸款一百萬的事告訴了大家,眾人都驚喜萬分。
第二天,李陽就讓李樹文哥倆去市里買了兩拖拉機鐵網,又從鎮上買了兩車兩米高的水泥桿,由大伯指揮工人把南山坡整個荒地都用鐵絲網圈起來。
李陽又把李樹發哥倆叫了過來說︰‘’明天,你倆把樹良也叫來,你們哥仨去市里學習貨車的駕駛技術,要把b2的駕照考下來,我要買三輛大貨車,秋天好用貨車往市里拉隻果。‘’
李樹發听李陽要買大貨車,還讓他們哥仨考駕照,就高興地說︰‘’陽子,秋收之前我們一定把駕駛證考下來。明天我們哥仨就出發。‘’
李樹發哥倆回到家,把去市里學習貨車的駕駛技術的事告訴了兄弟樹良。樹良听完後,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雖然是燕爾新婚,有些不舍與愛妻秀英分開,但想到只要拿到b2駕駛證,別說在果園干了,就是到市里也好找工作。就對大哥和三弟說︰‘’李陽這個堂兄弟,對咱們兄弟仨人絕對夠意思,咱哥仨千萬不能讓李陽失望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二天,李樹發兄弟三人早早地收拾好了行李準備出發去市里。秀英細心地為樹良整理著衣物,眼里滿是擔憂與不舍,“在外面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好好學,別掛念家里。”樹良輕輕拍了拍秀英的手,安慰道︰“放心吧,很快就回來了。”
到達市里的駕校後,他們發現這里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而陌生。教練是個很嚴厲的人,第一天就給他們來了個下馬威,詳細講解了考試規則以及訓練的嚴格程度。
兄弟三人相互鼓勵,絲毫沒有退縮之意。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樹良展現出了超強的記憶力,總是能快速記住各種要點並分享給哥哥們。實際操作時,盡管一開始有些手忙腳亂,但他們憑借著認真的態度慢慢熟練起來。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的技術越來越好。偶爾休息的時候,他們會暢想未來開著大貨車滿載隻果運往各地的場景,干勁更足了。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生計,更是為了不辜負李陽的信任。
王秀梅和父親這些日子把養鴨的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去鎮上看鴨苗。
到了鎮上的鴨苗市場,里面鴨苗的種類繁多,看得王秀梅眼花繚亂。父親則經驗老道地一家家詢問價格、品種優劣等情況。
這時,一個陌生男人湊了過來,神秘兮兮地說︰“老哥,我這兒有一批特殊鴨苗,保證養大了比普通鴨子收益高三倍。”父親半信半疑︰“哪有這種好事?”那人笑了笑︰“我這是新品種,剛培育出來不久,數量不多,所以才想找識貨的人。”
王秀梅心里有些疑慮,總覺得這事透著古怪。但父親卻有點心動了,畢竟如果真如這人所說,那可是能大大改善家境的機會。就在父親打算跟著去看看鴨苗時,王秀梅一把拉住父親,小聲說︰“爸,咱還是謹慎點,要不先問問其他養殖戶再說。”父親猶豫了一下,覺得女兒說得有理。他們轉身離開時,背後傳來那個男人不滿的嘟囔聲。父女倆繼續挑選正規渠道的鴨苗。
在一個賣的全是白色鴨苗的胖大姐的攤子上停了下來。父女還是頭一次看見這渾身全是白色的鴨苗。
‘’大姐,你這鴨苗怎麼賣的?它怎麼都是白色的呢?‘’
王秀梅帶著些好奇地問。
‘’我這鴨子是新品種,它叫北京鴨。它不僅個頭長得大,而且五個月就能產蛋,每年每只鴨大約產蛋兩百七十枚左右,鴨苗兩元一只,大妹子,你想買幾只?‘’
賣鴨苗的大姐說。
‘’太貴了,多買能便宜嗎?‘’
王秀梅說。
你能買多少?
賣鴨大姐說。
我想買一千只多少錢?
王秀梅說。
那你給一塊八吧。
賣鴨大姐說。
一塊五怎樣?
王雙喜說。
賣鴨大姐皺了皺眉,“一塊五可不行,成本都回不來呢,最低一塊七。”王雙喜還想再講講價,王秀梅拉了拉他的胳膊,“爸,一塊七就一塊七吧,這鴨苗看起來確實不錯。”王雙喜想了想便答應了。付了錢後,父女倆小心翼翼地把一千只鴨苗運回家。
到家後,他們趕忙把鴨苗安置在早已準備好的鴨舍里。接下來的日子,父女倆精心照料著鴨苗,每天早起晚睡,觀察鴨苗的狀態,調配合適的飼料。隨著時間推移,鴨苗逐漸長大,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長勢十分喜人。
然而,一天夜里,鴨舍突然傳來一陣騷亂。王秀梅和父親急忙跑去查看,只見一流浪狗正在鴨舍外徘徊,試圖沖破圍欄。父女倆一邊大聲驅趕流浪狗,一邊加固圍欄。好不容易趕走了流浪狗,鴨苗受了驚嚇,有幾只看起來精神不太好。王秀梅心疼極了,但他們只能更加小心地呵護,希望這些鴨苗能夠茁壯成長,順利產蛋。
春天來了,大地呈現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楊柳樹都紛紛地長出了新芽。小草從地里露出腦袋,嫩綠嫩綠的,猶如給大地鋪上了一屋柔軟的地毯。它們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生命的光芒。候鳥從南方飛回北方,它們在空中翱翔,燕子在屋檐下築巢,嘰嘰喳喳的叫聲仿佛在訴說春天的喜悅。
旮旯村南坡的荒地都被李陽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在荒地上六十多名村民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挖樹坑。旮旯村年輕力壯的村民都來了果園打工,李陽看人手不夠,又去西溝村雇了三十人。他打算這幾天把樹苗都栽上。而果園旁邊停著一個大貨車,貨車上裝著李陽剛從山東買回來的六千棵隻果樹苗。
李陽站在貨車旁一邊指揮果園雇得那十個工人卸車,一邊對王二狗說。
‘’二狗,這些日子在果園干得怎麼樣。累不?‘’
‘’李陽,別開口二狗,閉口二狗的,我都三十多歲的人,讓別人听了多難為情啊?我是有名字的。我叫王林。‘’
王二狗有些不高興。
‘’對不起,我真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那我以後就叫你王哥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陽趕忙道歉。
‘’這還差不多,自從你讓我來果園打工後,我才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要走正道,以前我整天游手好閑,偷雞摸狗的。村民不是瞧不起我。就是背地里罵我。現在我在果園里雖然干活累了點,但我活得很充實。村民再也不會看不起我。有些村民見到我都主動和我打招呼。說實在,李陽老弟,我打心里感激你,要不是你,我還是街流子一個。’‘
王林說。
‘’王哥,你在給我找六個在村里的無業游民,來負責果園的安全。主要就是防火防盜。由你擔任隊長。把這六個人分成黑白兩班。‘’
李陽說。
‘’李老弟,你說得是真的?‘’
王林以為李陽在說笑話。
當然真的了,每人每月三百塊錢,給你多加一百塊錢。但丑話說前頭,一定要認真負責地工作,以後更不準欺負村民。但你們必須听我大伯李成山的。‘’
李陽說。
‘’李老弟,你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干好,我現在就去找人,咱村人不夠,西溝村人也可以吧?‘’
王林說。
可以,你去找人吧。
李陽心想,‘’大伯李成山的年紀大了。果園又擴大規模了,馬上水庫里就投放魚苗,果樹栽完就先蓋鵝舍。完在蓋幾十間房子。到那時大伯一個人根本照看不過來。所以讓王林去找幾個無賴來負責果園的安全,防止果園里丟東西。‘’
王林滿心歡喜地去尋人了。他先是在本村找到了三個願意來果園工作的無業者,接著又跑到西溝村,費了一番口舌,尋得了另外三個合適人選。
當這六人聚齊後,王林帶著他們來見李陽和李成山。李成山打量著這幾個人,表情嚴肅地叮囑道︰“果園的安全至關重要,容不得半點馬虎。”幾人連連點頭稱是。
開始工作後,起初這幾個曾經的無賴還有些散漫,但在王林的督促和以身作則下,漸漸變得認真負責起來。
與此同時,果園里的果樹栽種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六千棵隻果樹苗一株株被栽下,澆水施肥,大家都期待著它們茁壯成長。
而王秀梅養的鴨子,也漸漸長大,王秀梅和父親每天吃完早飯,就把鴨子趕到河里,河里有許多小魚小蝦,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蟲子,和水草,它們都是鴨子最喜歡的食物,它們含蛋白更高,這樣的食物更有利于鴨子的生長。晚上回家,王秀梅就只喂給鴨子一些玉米面加些麩皮就可以了,這樣每天都能節省很多飼料。
富貴有余小哥三更懂事,每天放學後都急忙跑回家,拿著長長的竹竿順著小河跑,去找媽媽和姥爺。
‘’媽,姥爺,你倆回家忙吧,我們三個來放鴨子。‘’
先跑到王秀梅面前的富有說。
‘’秀梅,你看他們三個多懂事!‘’
王雙喜說。
王秀梅看著三個聰明又懂事的兒子,開心地笑了,她在兒子的身上看見了希望。
喜歡旮旯村旮旯事請大家收藏︰()旮旯村旮旯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