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之外,風雪漸歇,喊殺聲與炮火轟鳴已悄然平息。
由“復古派”余孽掀起的“勤王”之亂,在“工科之王”張念祖率領的黑色軍團面前,脆弱如一場可笑的鬧劇。
裝備蒸汽鐵甲與後膛火炮的軍隊,以工業對農業的降維打擊,再次展現碾碎一切的恐怖力量。
紫光閣內,燭火搖曳,映照在年輕帝王趙乾那身被鮮血與硝煙染黑的明光鎧上。
他靜靜站在巨大的世界輿論全圖前,臉上沒有勝利者的喜悅,只有劫後余生的疲憊與後怕。
“陛下。”
帝師張小山溫潤的聲音從身後響起,“首惡已伏誅,亂軍盡數歸降。我等……”
“老師。”
趙乾緩緩轉身,打斷他,沙啞的聲音透著前所未有的凝重,“樹冠雖斬,根未除。”
他銳利的目光落在地圖上那代表儒家道統之源的神聖坐標——山東曲阜。
“據逆首孔方正大弟子臨死前交代,此次‘勤王’之亂,雖無衍聖公府直接授意。”
“但那張號令天下儒生的‘勤王’偽詔上,卻清清楚楚蓋著傳承千年的‘衍聖公之印’!”
這話如無形冰山,瞬間凍結剛平定叛亂的喜悅氣氛!
大臣們渾身劇震,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驚駭。
他們知道,這才是真正要命的問題!
衍聖公,孔聖之後,天下讀書人之共主,其名望在腐儒心中,甚至遠勝當今天子!
如今他名與反同,若處置不當,剛被炮火壓下的叛亂之火,必將以更恐怖、無法撲滅的姿態,在帝國思想領域死灰復燃!
“陛下!”
兵部尚書率先出列,武將臉上滿是殺伐之氣,“臣以為,此事當快刀斬亂麻!”
“趁大軍新勝之威,星夜奔襲曲阜,將包藏禍心的衍聖公一脈連根拔起,以絕後患!”
“不可!”
禮部尚書大驚失色,撲通跪地,“陛下!衍聖公乃聖人血脈,禮法象征!殺之不祥!”
“若動衍聖公,天下儒生之心必大亂,國本動搖,後果不堪設想!”
“迂腐!”
“莽夫!”
戰與和,新與舊,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理念,在紫光閣內激烈踫撞!
趙乾陷入登基以來最艱難的抉擇。
殺,簡單!
但殺後的無窮後患,足以將他與新政偉業拖入深淵!
不殺,那柄懸在新政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又如何解除?
就在君臣陷入兩難死局之際,“報——!”
一聲熟悉的嘶啞急報,如天籟之音自殿外滾滾傳來!
那名皇家信使連滾帶爬沖入,“陛……陛下!青……青石村……第三封……家書!”
趙乾展開那封滿載鄉土氣息與無上智慧的神之信箋,焦灼的帝王之心如久旱逢甘霖!
信上內容一如既往簡單樸素︰
“乾吾孫︰”
“聞京城大捷,老夫甚慰。”
“另,聞家中正為一老樹之處置而煩惱。”
“此事,易也。”
“樹之所以為樹,非因其本身如何,而因其根深植于萬民信仰之土壤。”
“你若強行砍之,樹倒根猶在,春風吹又生,後患無窮。”
“但若你能當著萬民之面,請來栽下此樹的第一代先祖,親口承認此樹已腐、已朽、不堪為棟梁。”
“那其根便會自絕于信仰土壤。”
“屆時,無需你動刀,樹自倒。”
“至于如何請先祖顯靈,此事更易。”
“你那最聰明的三叔與能干的文遠佷兒,早已為你備好登台的行頭與完美劇本。”
“你只需登高一呼便是。”
“另,聞泰山春色正好,老夫欲往一行。”
“祖父,大山,字。”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陣滿載頓悟與新生狂喜的大笑,從龍椅上轟然炸響!
大臣們呆呆地看著前一刻還愁雲慘淡的年輕帝王,在看完家書後,如脫胎換骨,神明附體!
他臉上疲憊與猶疑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棋手看到終結棋局神之一手的絕對自信!
“朕明白了!”
“病,在精神!”
“藥,自然也在精神!”
“傳朕旨意!”
他猛地起身,帝王之音響徹雲霄,“朕要東巡泰山!”
“封禪天地!”
“以格物新政之不世之功,告慰上蒼先祖!”
“什麼?!封禪?!”
大臣們傻了!
“另!”趙乾戲謔的目光掃過面如土灰的舊臣們,“朕感念聖人教化之功,特下旨!”
“于封禪大典之日,在泰山之巔,遙祭孔聖!”
“並!”他頓了頓,魔鬼智慧的笑容緩緩浮現,“朕將通過聖言廣播與最新光影之術,向天下萬民直播這場曠世盛典!”
“朕要讓天下萬民親眼看一看!”
“是朕這順天應人的格物新君,更能得先祖庇佑!”
“還是那倒行逆施、包藏禍心的不肖子孫,會遭天打雷劈!”
這話如驚雷,炸得滿朝震顫!
張小山眼中閃過贊許,嘴角微揚。
他知道,這封家書不僅解了趙乾的困局,更為新政開出一條通天大道!
泰山之巔的封禪大典,將成格物文明對舊道統的終極審判!
趙乾轉身,望向窗外風雪中的京師,眼中燃起不滅烈焰。
“老師,”他低語,聲音如寒風般冷冽,“這局棋,朕要一舉定乾坤!”
風雪更急,似為這年輕帝王助威。
而那封家書,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大寧新政的未來。
泰山之巔,封禪大典的鐘聲已隱隱響起。
一場思想領域的終極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