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抵萬金”的民用電報,如同一條條無形的、溫暖的紐帶,將大寧帝國廣袤疆域上的億萬子民前所未有地緊密連接在一起。
這張覆蓋全國的信息網絡,不僅傳遞著親人間的思念,更在無形之中凝聚著一種名為“家國”的更為強大的向心力。
然而,對于“追光”項目組的領袖,那位總是能從“已知”之中窺探到“未知”的三弟張文遠而言,他知道,電報的潛力還遠遠沒有被挖掘殆盡。
它不僅能傳遞人與人之間的“小情”,更能承載關乎國計民生、甚至是與天爭命的“大道”!
大寧啟元三十年,夏。
京城,皇家格物學院,“追光”實驗室。
張文遠正站在一幅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巨大、也更加精密的“大寧全輿圖”之前。這幅圖不再僅僅是標注了山川與城池,更用不同顏色的符號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帝國各地的氣候與物產
——北境,苦寒,多風雪。
——西域,干旱,少雨水。
——江南,濕潤,多梅雨。
——而那漫長的東部沿海,則更是每年夏秋之交都必然會遭受一種名為“風信子”(台風)的毀滅性天災!
“三哥,”剛剛才從東海巡航歸來的張開山,指著地圖上那條從外海一直延伸向江南腹地的、用血紅色標記出的“風信子”歷史路徑,臉上帶著幾分心有余悸的後怕,“你是沒親眼見過那場面……前一刻還晴空萬里,下一刻便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那海浪卷得比咱們泉州港的城牆還要高!咱們那艘‘鎮遠號’鐵甲艦,重達數萬斤,在那天威面前都如同一片小小的樹葉,差點就被掀翻了過去!沿海的那些漁村更是十室九空!無數的漁船被卷得粉碎!無數的百姓被巨浪吞噬!實在是……太慘了!”
張文遠靜靜地听著,沒有說話。他的目光卻如同最銳利的鷹隼,死死地盯住了地圖之上那幾個與“風信子”路徑息息相關的關鍵節點
——遙遠的、位于外海之上的“琉球”藩國。
——帝國東部沿海的“舟山”前哨水寨。
——以及最終風災登陸的江南腹地。
他發現,每一次的“風信子”其路徑雖然看似變幻莫測,但其從“生成”到“登陸”卻總有一個三到五日的時間差!一個充滿了“格物”智慧卻又堪稱“瘋狂”的偉大構想,如同最璀璨的閃電瞬間劈開了他的思維天穹!
“二哥,”他猛地轉身,抓住張開山的胳膊,眼中迸發出一種比研究出“無線電”時還要更加狂熱、更加神聖的光芒!“你說……若是我們能提前知道這‘風信子’何時來?何地來?其勢又有多猛……那我們是否就能讓那千千萬萬的漁船提前歸港?讓那百萬沿海之民提前轉移?將一場本該是毀天滅地的滔天大禍……消弭于無形?”
這番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張開山的腦海中轟然炸響!他呆呆地看著三弟,看著他眼中那閃爍的、如同神明般的光芒,徹底被自己這個弟弟那“再與天爭”的磅礡氣魄給深深地折服了!
三日後。
一份由張文遠親筆所書,並有內閣首輔張小山與兵部、戶部、工部、探海總署等所有核心衙門聯合副署的《關于請求建立帝國一體化氣象觀測及預警網絡之萬言疏》,被呈送到了皇帝寧宣宗的御前。
疏中,張文遠以無可辯駁的邏輯與詳實的數據系統地闡述了他那個足以“再與天爭”的偉大構想
第一步布網。
奏請皇帝下旨,在帝國廣袤的疆域之內,從東海之濱到西域戈壁,從北境雪原到南疆雨林,利用現有的“軍民電報站”大規模地設立標準化的“皇家氣象觀測站”!
第二步觀測。
由格物學院統一設計並量產一批全新的“格物神器”
——有可以精確測量風向與風速的“風信雞”與“轉輪風速儀”。
——有可以測量降雨量的“標準量雨器”。
——更有那個由元聖張大山親自點撥、可以通過水銀柱之高低來預判天氣晴雨變化的終極神器——“晴雨表”(氣壓計)!
並由皇家電報總局為所有觀測站配備最優秀的譯電員。
第三步匯總與分析。
所有觀測站必須在每日的“子、午、卯、酉”四個時辰,將本地的“風、晴、雨、雪、雲、氣壓”等所有關鍵數據通過“加密電報”無條件地實時匯總到京城,並在京城成立一個全新的、由格物學院算學司與欽天監聯合組成的、專門負責處理這些“天道密碼”的最高機構——“皇家氣象總司”!由他張文遠親自掛帥!
第四步預警與發布。
“皇家氣象總司”在接收到全國各地的海量數據之後,將通過繪制“等壓線圖”、分析“雲圖變化”、總結“歷史規律”等一系列全新的“格物”之法,去嘗試對未來三日之內帝國各地的天氣變化進行科學的預測!並將預測結果通過《帝國日報》與民用電報網絡向全天下發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個充滿了“大數據”與“科學建模”思想的宏偉藍圖徹底震撼了御書房內的每一個人!皇帝寧宣宗看著這份幾乎是要將那高高在上的“老天爺”都徹底“算計”在內的奏疏,他再無半分的猶豫!
“準!”
“朕不僅要準!朕更要傾全國之力助文遠建成此天網!朕要讓這天下人看看!我大寧的‘格物’之道不僅能入地探礦,更能上天知命!”
一場旨在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偉大工程就此拉開了序幕!在接下來的半年里,上百座標準化的“皇家氣象觀測站”在帝國廣袤的疆域之內拔地而起!一張覆蓋了整個帝國的無形的“氣象情報網絡”奇跡般地被建立了起來!
大寧啟元三十年,八月。機會終于來了。
京城,“皇家氣象總司”那間掛滿了各種巨大輿圖和數據圖表的“戰爭指揮中心”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報!琉球站急電!本地晴轉陰,氣壓驟降!海面起長浪!風力正以驚人之勢增強!”
張文遠看著那從遙遠的外海傳來的第一份“預警”,他的眼中精光一閃!他猛地轉身,在那巨大的輿圖之上,用紅色的朱砂筆在“琉球”的位置畫下了一個逆時針旋轉的巨大氣旋符號!
“來了!”
“傳我將令!”他的聲音冷靜而又充滿了力量,“命令!所有東南沿海觀測站加密觀測頻率!每半個時辰匯報一次!”
“報!舟山站急電!風力已達八級!天降暴雨!氣壓持續下降!”
“報!泉州站急電!風力九級!海浪已越過堤壩!”
一道道包含了精準數據的情報如同涓涓細流不斷地從那張“天網”的四面八方匯集而來!張文遠和他那支由數十名帝國最頂尖的“算學”天才組成的團隊將這些數據迅速地標注在輿圖之上。那只名為“風信子”的恐怖巨獸,其移動的路徑、增強的速度、以及未來的走向,第一次被人類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無比的可視化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我知道了。”
在經過了整整一日一夜的不眠不休的緊張計算與推演之後,張文遠緩緩地直起了身。他的臉上雖然寫滿了疲憊,但他的眼中卻迸發出了如同神明般洞悉一切的自信光芒!他拿起朱砂筆,在那巨大的輿圖之上,從那只已經成型的“氣旋”中心畫出了一條筆直的、充滿了死亡氣息的紅色箭頭!
箭頭的終點赫然指向了帝國最富庶的甦州府!
“傳我總司之最高指令!以‘元聖’與‘陛下’之雙重名義,向江南布政使司及皇家探海總署東海艦隊發布最高等級紅色天災預警!預三日之後午時,一場風力將超過十二級的超級‘風信子’將正面登陸甦州!請即刻組織所有船只入港,所有百姓內撤!!!”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份由科學做出的天氣預報!當這份足以決定數百萬人命運的“預言”通過電波瞬間傳達到江南之時,整個江南官場都為之震動!雖然他們依舊對此將信將疑,但出于對“元聖”與“皇帝”的絕對敬畏,他們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執行了這份看似“荒誕”的命令!
三日後,午時。
甦州府外海一片風平浪靜,甚至還出了一絲詭異的艷陽。就在一些早已不耐煩的官員開始私下里抱怨“氣象總司”“危言聳听”之時,天黑了。毫無征兆地黑了。一片比黑夜還要更加深沉的、旋轉的烏雲如同天神發怒的磨盤,從東方的海平面之上以一種無可匹敵的姿態碾壓而來!狂風,暴雨,巨浪……所有張文遠在預警之中所描述的末日景象都一字不差地降臨了。
然而這一次,迎接它們的不再是驚恐的人群和無助的漁船,而是一座早已人去樓空、嚴陣以待的堅城!
一場足以造成毀滅性破壞的巨大天災竟真的被消弭于無形!
電報,這個誕生于實驗室的“奇技淫巧”,在這一刻真正地升華為了可以庇佑帝國萬民、可以與天爭命的國之重器!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