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聖張大山那番關于“以太之海”的顛覆性宇宙觀如同一場十二級的思想風暴,徹底席卷了“追光”實驗室。
三位少年天才在經歷了最初的巨大震撼與不敢置信之後,便立刻陷入了一種更為深邃、也更為狂熱的探索激情之中。
舍棄銅線,在虛空中傳遞信息!
這個看似天方夜譚般的構想在經過祖父那“以太為海,電波為浪”的詩意點撥之後,竟奇跡般地在他們心中擁有了一種近乎于“大道至理”般的邏輯自洽!
是啊!
既然天地之間並非虛空,而是充滿了一種可以承載“波瀾”的介質,那他們所需要做的便只剩下了兩件事
——第一,如何以“電”為媒,在這片平靜的“以太之海”中掀起足夠強大的“風浪”(發射信號)。
——第二,如何在千里之外感知並“翻譯”出這風浪之中所蘊含的信息(接收信號)。
于是,在接下來的數月里,一場旨在將“有線電報”進化為“無線電報”的、更為艱難也更為偉大的攻堅戰,便在元聖的親自指導下于這間帝國最頂級的秘密實驗室內正式拉開了序幕!
……
攻堅的第一步便是發射。
如何才能將那在銅線之中安分流淌的“電流”轉化為可以脫離束縛、向四面八方擴散的“電波”?
這一次,展現出其驚人洞察力的是三弟張文遠。
他再次從他們之前的實驗中找到了靈感。
“大哥,二哥,”他指著那座早已被他們改良了無數次的“陰陽魚合氣瓶”,聲音里帶著幾分即將揭開謎底的激動,“你們還記得開山二哥當初是如何被這東西給‘電’倒的嗎?”
“那當然記得!”張開山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舌頭,那股子畢生難忘的劇烈麻痹感仿佛還殘留在上面,“當時俺不就是用舌頭踫了那‘串聯’之後的兩極嗎?”
“不,不完全是。”張文遠搖了搖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二哥,你忘了,你當時並非是直接踫上去的,而是在你的舌尖即將觸踫到那兩極的前一瞬間!”
“有一道極其微弱的、藍白色的電火花從那電極的尖端跳躍到了你的舌尖之上!”
“正是那道‘火花’才讓你感受到了那如同‘雷公’般的巨大威力!”
這番話如同一道驚雷,瞬間劈醒了兩位兄長!
是啊!
火花!
他們一直以來都將這種在電路通斷之間偶爾會產生的小火花視為一種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能量損耗”,卻從未想過這道能跨越一小段“虛空”的火花或許正是那能在“以太之海”中掀起“波瀾”的關鍵!
“我明白了!”大哥張念祖激動地一拍手掌,“文遠的意思是說,我們之前那穩定的、持續的電流就像是平靜的溪流,雖然在河道(銅線)之內力量強大,但卻無法掀起足以影響到河岸之外的浪花!”
“而這‘火花’則像是一塊被我們狠狠地砸入水中的巨石!”
“它雖然只是一瞬間的爆發,但它所激起的‘瞬間強電釋放’卻足以形成一道強大的‘沖擊波’(電磁波),向著四周遠遠地擴散出去!”
這番充滿機械與流體力學美感的比喻瞬間便讓張開山也恍然大悟!
……
理論一旦確立,行動便隨之而來。
一場旨在創造出最強、最穩定“人造閃電”的實驗開始了。
他們找來了兩根由純銅打造的、被打磨得極其光滑的銅棒,將其作為“陰”“陽”o極,固定在一個由絕緣的木架之上,兩端僅僅相隔一絲發絲般的微小縫隙。
然後他們將那座威力最強大的“陰陽魚合氣瓶”與這兩個銅棒連接在了一起。
為了進一步增強那“瞬間釋放”的威力,張念祖還根據祖父的提示將一個由他們之前研制的、可以儲存“靜電”的“萊頓瓶”(電容器)並聯在了電路之中!
當一切準備就緒,張開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緩緩地合上了電閘!
“滋——啦——!!!”
一道比他們之前見過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粗壯、更加耀眼、也更加響亮的藍色電火花瞬間便撕裂了那兩根銅棒之間的微小縫隙!
那劇烈的、充滿某種神秘力量感的“滋啦”聲在寂靜的實驗室內不斷地回響!
空氣中甚至彌漫開一股淡淡的、如同雨後青草般的“臭氧”味道!
成功了!
他們終于人為地制造出了那道可以在“以太之海”中掀起“滔天巨浪”的人造閃電!
這便是帝國歷史上第一台雖然簡陋卻意義非凡的火花式電報發射機!
……
發射機雖已功成,但如何才能將這道“閃電”所激起的“波瀾”更有效地“廣播”到更遙遠的地方去?
元聖張大山再次給予了他們最關鍵的點撥。
他沒有講任何深奧的道理,只是帶著他們來到了青石村外那片波光粼粼的湖泊之畔。
他撿起一顆石子,扔進了平靜的湖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一圈圈的漣漪便立刻以石子落水點為中心緩緩地向四周擴散開去。
“你們看,”他指著那圈漣漪,緩緩說道,“這便是你們的‘火花’。”
“小小的石子只能激起小小的漣漪,其力行之不遠便已消散。”
然後他又拿起一根長長的竹篙,將其一半插入水中,再用手有節奏地拍打著那露出水面的另一半。
這一次,以竹篙為中心所激起的漣漪雖然不如之前那般“圓潤”,但其傳播的距離與強度卻明顯要大得多!
“這……”
三位少年看著眼前這簡單卻又充滿無上智慧的“比喻”,再次陷入沉思。
“我明白了!”
這一次又是大哥張念祖第一個從那簡單的物理現象之中悟出了那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電磁學原理!
“祖父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能讓那‘火花’憑空地在空氣中綻放!”
“我們必須為它尋找一根如同這‘竹篙’一般的導體!”
“讓它將那‘電波’之力更有效地‘撬動’整片‘以太之海’!”
……
于是在元聖這充滿東方哲學智慧的“生動教學”之下,帝國歷史上第一根真正意義上的無線電天線其設計理念便豁然開朗!
張念祖親手繪制了圖紙。
張柱子的營造司則再次展現了他們那神乎其技的建造能力。
他們在“追光”實驗室的屋頂之上豎起了一根高達十丈的、由最堅韌的鐵樺木所打造的巨大旗桿,又用數十根由純銅拉制而成的、閃閃發光的銅纜從旗桿的頂端呈一個巨大的“傘狀”向四周的地面拉扯、固定,形成了一個充滿力量感與未來感的傘狀發射天線!
它如同一張即將向天地“廣播”信息的巨大銅網!
又如同一面即將在那片無形的“以太之海”中迎風遠航的巨帆!
當那台經過改良的“火花式發射機”與這面巨大的“天線之帆”被正式連接在一起時,所有人都知道,那艘即將承載著帝國信息革命的偉大航船,其“發射”的引擎已經準備就緒!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