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台因電流過強而燒毀的電流表,如同一枚功勛卓著的勛章,無聲地宣告著“手搖發電機”的巨大成功。三位少年天才的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自豪與激動。他們知道,自己已攻克“電”之三謎中最核心、也最關鍵的一環——如何獲得穩定而又強大的電流。
現在,擋在他們與那個“點亮紫禁城”的宏偉目標之間的,只剩下最後一道、也是最神秘的一道難關。那便是祖父張大山在“點撥信”中提出的最後一個終極課題——“氣可生光”!如何將這股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威力無窮的“電氣”,轉化為那可以驅散黑暗、與日月爭輝的……永恆之光?
……
“追光”實驗室,再次燈火通明。這一次,攻堅的主力變成了性格最好動、也對“熱”與“光”最感興趣的二哥張開山。他清晰地記得,自己當初在測試不同金屬絲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時,所觀察到的那個奇妙現象——電流可以生熱!而熱到極致,便是……光!
“我猜,”他對著兩位兄弟興致勃勃地闡述著自己的理論,“祖父所說的‘燈絲’,必定是一種極其‘阻礙’電氣流動的東西!只要我們找到一種既能最大限度地阻礙電流、又能在被電流燒得‘通紅’之後長時間不熔化、不斷裂的材料,那我們便能點亮這個世界!”
他的這番充滿了直覺與天才想象力的推論,立刻便得到了念祖和文遠的贊同。于是,一場堪稱“煉金術”般的、充滿了無數次失敗與嘗試的……尋找“天光”燈絲的偉大探索,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他們首先將目標鎖定在各種……金屬之上。他們幾乎找來了鐵牛大伯的鋼廠里所有能找到的金屬。——鐵絲是最先被嘗試的。當強大的電流通過一根被拉得如同頭發絲般縴細的鐵絲時,“嗡”的一聲!那根鐵絲果然在瞬間迸發出了耀眼的橘紅色光芒!
“亮了!亮了!”張開山激動得幾乎要跳起來!然而,他的歡呼聲還未落下,只听“啪”的一聲輕響,那道剛剛才出現的“光明”便瞬間熄滅了。鐵絲在高溫之下迅速氧化、熔化、斷裂。其發光的時間甚至不足……一息。
——銅絲同樣以失敗告終。它雖然比鐵絲更耐腐蝕,但在高溫面前熔化得更快。——銀絲乃至……金絲,也都被一一嘗試。它們確實能發出更為明亮的光芒,但其“壽命”依舊短得令人絕望。
……
“不行……不行……金屬都不行。”在連續燒斷了上百根不同材質的金屬絲之後,張念祖的臉上露出了深深的沮喪。“它們的‘熔點’都太低了,根本無法承受那長時間的、由強電流所帶來的……高溫灼燒。”
“那……那該怎麼辦?”張開山也泄了氣,“難道這世間就沒有一種能耐得住‘天火’灼燒的……神物嗎?”
就在兩位兄長都陷入僵局一籌莫展之際,一直在一旁靜靜翻閱著各種古籍、試圖從先賢的智慧中尋找靈感的三弟張文遠,卻突然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猛地抬起了頭!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大哥,二哥,”他指著手中一本由他祖父張小山親手編撰的《格物院工坊紀要》,聲音里帶著一絲難以抑制的激動,“我或許找到了。”
“找到了什麼?”
“一種我們都忽略了的、最常見卻也最……耐高溫的東西。”他將書翻到了其中一頁。那一頁記載的正是當初張鐵牛為了煉制“神鋼”而改良“高爐”時所遇到的一個難題——如何找到一種既能承受數千度高溫、又能長時間保持爐壁結構穩定的……耐火材料。而書中給出的最終答案,只有兩個字——“木炭”。
“木炭?!”念祖和開山都愣住了。“這……這黑乎乎的、用來燒火取暖的東西也能……發光?”
“為何不能?”張文遠反問道,眼中閃爍著理性的光輝。“你們想,木炭本身便是由木材在隔絕了空氣之後經過長時間的高溫灼燒‘碳化’而成。它早已將其所有易燃、易熔的雜質都燃燒殆盡,剩下的便是這世間最純粹、也最……耐得住高溫的‘碳’之精華!而且,”他補充了一句最關鍵的論據,“我曾做過測試,這木炭雖非金屬,卻也能微弱地傳導‘電氣’!”
這番話如同一道驚雷再次劈醒了兩位陷入思維定勢的兄長!是啊!他們為何要將自己的思路僅僅局限在“金屬”之上呢?既然要尋找最“耐高溫”的材料,那還有什麼比那本就誕生于烈火之中的“炭”更合適的呢?
……
說干就干!三位少年立刻便開始了全新的嘗試。他們找來了各種各樣的“炭”。——有尋常的木炭,有最堅硬的“烏金炭”,甚至還有那從石炭礦中挖出的“石墨”。他們用最精細的銼刀和砂紙將這些黑乎乎的材料小心翼翼地打磨成如同發絲般縴細的……碳絲,再將其接入電路。
“嗡——”當電流通過第一根碳絲時,一道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更加明亮、更加……穩定持久的光芒瞬間便照亮了整個實驗室!它足足亮了……十數息!才最終因為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劇烈的燃燒而化為了一縷青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三位少年激動得相擁在一起,發出了震天的歡呼!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那條通往“永恆光明”的……正確道路!
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了。——如何阻止這根能發光的碳絲被空氣……“燒掉”?“隔絕空氣!”這一次,三個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喊出了答案!
于是,一個堪稱“腦洞大開”的、充滿了奇思妙想的……終極方案,便在三人的集思廣益之下迅速成型!他們首先去格物學院的琉璃廠,請最好的老師傅為他們吹制出了一個外形如同“梨子”一般的、完全密封的、中空的……琉璃泡!然後,他們通過小山爺爺的關系,從惠民防疫司借來了幾台當初為了保存“牛痘漿液”而特制的、可以抽離空氣的……真空氣泵!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在經歷了數百次的、對不同“炭”材的嘗試之後,他們發現有一種材料在經過了精細的“碳化”處理之後所形成的碳絲,其韌性、耐熱性與發光效率都達到了一個……最完美的平衡!那便是他們青石村後山最常見、也最不起眼的……翠竹!
……
大寧啟元二十五年,冬。“追光”實驗室迎來了它最終的、也最輝煌的……見證時刻。張念祖小心翼翼地將一根由“炭化竹絲”制成的、細如牛毛的燈絲安裝在了琉璃泡的中央。張文遠則熟練地操作著真空氣泵,將琉璃泡之內那最後的一絲空氣也……徹底抽盡!
張開山則一臉莊重地握住了那台早已被他們改良了無數次的、威力最強大的“手搖發電機”的……曲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個小小的、看似平平無奇的琉璃泡之上。
“開始!”隨著念祖一聲令下!開山猛地開始發力!一股強大而又穩定的電流瞬間便通過底座的電極涌入了那根處于“真空”之中的……炭化竹絲!
下一刻,一道無法用任何語言去形容的、聖潔的、明亮的、足以刺痛人眼的……白色光芒便從那小小的琉璃泡之中轟然迸發!它沒有閃爍,沒有搖曳,沒有熄滅!它就那樣穩定地、持續地燃燒著,將整個因為拉上了厚厚窗簾而陷入黑暗的實驗室照得……亮如白晝!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