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王景弘的府邸,那座曾經象征著儒門風骨與道統尊嚴的巍峨宅院,如今卻被一種濃重得化不開的悲戚與死寂所籠罩。
王景弘在那日急火攻心口吐鮮血昏厥過去之後,雖然被家人及時救醒,卻也如同被抽走了精氣神一般,一病不起。
這位曾經在朝堂之上言辭犀利引經據典的大儒,如今只是形容枯槁地躺在病榻之上,雙目無神地望著床頂,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語著“是老夫害了他……是老夫害了他……”,狀若痴傻。
而他最心愛的、被他寄予了無限厚望的小孫子王寶兒,在安國公二女張丫丫下達了那份“無力回天”的最終判決之後,也終于沒能熬過那個冰冷的夜晚。
他在巨大的痛苦中,在那間充滿了名貴藥材苦澀氣息的華美臥房里,悄無聲息地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一個年僅七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因為祖父的愚昧與固執凋零了。
……
王尚書之孫因天花惡疾不治身亡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的烏鴉,在第二天清晨便飛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這個消息,與之前九皇子奇跡般康復的喜訊,形成了一種最鮮明也最殘酷的對比,給所有還在對“牛痘之法”心存疑慮或持觀望態度的京城百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
原來,天花這個死神,是真的不認得權貴與貧賤。
原來,安國公府的“神仙手段”,也並非是萬能的。
更重要的是,原來信與不信,生與死的距離,竟是如此之近。
而安國公府,或者說已經升格為“皇家防疫總署”的惠民防疫司,也沒有放過這個用血淋淋的現實,去教育天下人的……最佳機會。
在張小山的授意之下,最新一期的《帝國日報》,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版面,用一種客觀冷靜卻又充滿了悲憫的筆觸,詳細地報道了王尚書之孫,從發病到死亡的全過程。
報道中,沒有對王景弘本人進行任何直接的批評或指責。
只是,不動聲色地,將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和事實,清晰無比地,羅列了出來。
——“啟元十二年三月初六,戶部侍郎府宴客,王氏小公子于鄰院假山玩耍,或于此時,初感疫毒。”
——“三月九日,小公子初現高熱紅疹之癥。府中上下,皆以為尋常風熱,未曾報官亦未曾求助于惠民防疫司。府上自行延請太醫院國手,以大劑量黃連石膏等虎狼之藥,強行灌之,欲退其‘邪火’。”
——“三月十一日,小公子病情急劇惡化,痘疹盡出,高燒不退,陷入昏迷。王尚書深夜跪求于安國公府前,首席大司醫張丫丫親赴診視,然因病患已耗盡元氣,五髒六腑皆衰,回天乏術。”
——“三月十二日凌晨,小公子……薨。”
報道的最後,還附上了一段由張丫丫親筆所書的、充滿了醫者仁心與科學精神的……《告天下父母書》。
信中她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再次向天下人闡明了天花的凶險,以及牛痘之法的原理。
並用王尚書之孫這個血淋淋的例子,向所有人,發出了最沉痛也最嚴肅的警告。
“……天花之毒,其性至烈,其傳也速,非尋常藥石可醫。其發病之初,邪毒尚淺,正氣尚存,此時若能及時種痘,或可效仿九皇子殿下,以正勝邪,置之死地而後生。然,若錯失良機,又妄投虎狼之藥,耗盡元氣,待到邪毒入里,病入膏肓,則縱是神仙下凡,亦無回天之力矣!”
“故,防疫之道,有三要義,望天下父母,銘記于心。”
“其一,曰早種痘。此乃上上之策,可御敵于國門之外,永絕後患。”
“其二,曰早發現,早上報。一旦有疑似癥狀,切不可心存僥幸,諱疾忌醫,當立刻報官,並求助于防疫司,此乃中策,或可尚有一線生機。”
“其三,曰不亂用藥。天花非尋常風熱,切忌妄投寒涼之藥,以免耗傷元氣,加速病亡。此乃下策,亦是……保命之底線!”
……
這篇報道,這封信如同平地驚雷,徹底引爆了整個京城的輿論。
它以一種無可辯駁的、血淋淋的事實,向所有心存僥幸的頑固派,上了一堂最深刻,也最殘酷的警示課。
那些曾經追隨王景弘,同樣高喊著“不以牛毒穢體”的守舊派官員和士子們,在看到這篇報道之後,一個個都嚇得是面如土色,魂飛魄散。
他們再也不敢提什麼“風骨”與“道統”了。
當天下午,便有不少官員,悄悄地派自家的管事,領著家中的孩童,戴著帷帽,遮遮掩掩地,前往了離自家最遠的種痘站,排隊接種。
而那些普通的百姓,更是被這活生生的例子,給徹底嚇破了膽。
他們或許不懂什麼大道理,但他們知道,尚書大人的親孫子,都因為“信錯了方子”而死了。
那他們這些平頭百姓,若是再不听安國公府“神醫”的話,那不是純粹找死嗎?
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
京城各大種痘站,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人滿為患的景象。
無數的父母,抱著,領著甚至是用筐子挑著自家的孩子,從四面八方涌來。
他們臉上的表情,不再有絲毫的猶豫和懷疑。
只剩下,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活下去的……極度渴望。
“大夫!大夫!求求您!給俺家娃兒也種上吧!”
“俺們信!俺們信安國公!信丫丫神醫啊!”
……
頑固之殤,化作了最響亮的警鐘。
在巨大的痛苦與悔恨中,王景弘的小孫子,用他那年僅七歲的生命,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時代,掃清了通往科學防疫之路的……最後一道障礙。
他的死,是一場悲劇。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死也拯救了,未來千千萬萬個本可能會因為同樣的愚昧和固執,而無辜逝去的……生命。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