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之法”與“補液之術”,如同一對堅固的盾牌,暫時抵擋住了霍亂瘟疫那勢不可擋的第一波沖擊,為天南災區的數萬病患,守住了最後一道生命防線。
然而,對于安國公七女張丫丫而言,她深知,這,僅僅是“防守”。
真正的戰爭,在于“進攻”。
在于如何縮短病程,減少痛苦,讓那些已經穩住元氣的病患,盡快地恢復健康,擺脫病魔的糾纏。
而這,便需要動用她另一件更為鋒利的武器——那便是,源自中醫千年智慧的……對癥之藥。
……
隔離病院,中央藥房。
這里,早已不再是傳統郎中那陰暗雜亂的草藥鋪子。
而是一個窗明幾淨、充滿了秩序感的“格物化”中藥調配中心。
數百種從帝國各地緊急調運來的、經過了精細炮制的藥材,被分門別類地,存放在一個個貼著清晰標簽的藥櫃之中。
幾排新壘的省柴灶上,數十個巨大的陶制藥罐,正“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散發出濃郁而又復雜的藥香。
丫丫,正站在這間藥房的中央。
她的面前,鋪著一張巨大的白紙,上面用工整的字跡,詳細地記錄著她這幾日來,對數百名不同病患,進行“望聞問切”後,所總結出的臨床觀察。
“此次疫病,雖皆表現為上吐下瀉,然其病機,卻因人而異,大致可分為三類。”
她的聲音,清脆而又沉靜,對著身邊所有前來學習、觀摩的地方郎中和醫療隊弟子們,侃侃而談。
“其一,為‘寒濕困脾’之癥。患者多畏寒發熱,脕腹脹痛,舌苔白膩。此乃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治法,當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為要。”
她提起筆,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方子。
“此方,乃是我父安國公,依據古籍與家傳之法,專門為此次時疫所改良的‘藿香正氣散’加減方。”
“方中,藿香、紫甦、白芷,芳香辛散,能解表化濕,如春風拂體,驅散外邪;半夏、陳皮,理氣和胃,降逆止嘔,能安撫那翻江倒海的腸胃;茯苓、白術,則健脾利濕,固本培元,能助人體正氣,將那內生的濕濁之邪,排出體外。”
“諸位請看,”她拿起一碗剛剛熬好的、色澤澄黃的藥湯,“此方,配上我之前所說的‘生津甘露’(口服補液鹽),一為扶正固本,一為祛邪外出。雙管齊下,則病勢自可緩解。”
她的話,讓在場的許多老郎中,都听得是連連點頭,眼中露出了深深的信服。
“藿香正氣”,本就是中醫治療暑濕吐瀉的經典名方。但經丫丫這番結合“格物”之理的清晰闡述,以及與那神奇“甘露”的搭配應用,其間的精妙,更是讓人豁然開朗。
“其二,”丫丫繼續說道,神情變得更加凝重,“則是更為凶險的‘濕熱蘊結’之癥。患者多吐瀉不止,糞如米泔,高熱煩渴,甚至神昏譫語。此乃疫毒穢濁之氣,與體內濕熱,交相蘊結,化火入里,是為危候!”
“此癥,若再用辛溫解表之法,無異于火上澆油。治法,必須清熱解毒,闢穢化濁!”
她再次提筆,寫下了另一個更為峻猛的方子。
“此方,名為‘連樸飲’加減。方中,黃連,大苦大寒,乃清心瀉火、解毒燥濕之第一要藥,如冰雪降于炎夏;厚樸,行氣化濕,除滿消脹,能破開那中焦的氣機郁結。此二者,一清一化,如同一對黃金搭檔,直搗病巢。”
“再輔以梔子、豆豉清熱除煩,半夏、蘆根降逆止嘔。此方,便如同一劑清涼猛藥,能給那早已‘發炎’的腸胃,敷上一貼清涼膏藥,既能抑制病菌滋生,又能緩解中毒之狀。”
“臨床所見,此方配合補液之術,可將重癥患者的病程,縮短至少三成!”
這番話,更是讓那些老郎中們,听得是心神劇震!
“連樸飲”,亦是古方。但如此精準地,將其用于此時疫中的“濕熱重癥”,並給出了如此明確的“療效預判”。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憑經驗行醫的範疇,幾乎……近于“神明”了!
“其三,則是病之後期,邪氣已退,然津液耗傷,脾腎兩虛之癥。患者雖不再吐瀉,卻小便不利,四肢浮腫,神疲乏力。此乃‘只出不進’之危局,若處置不當,亦有性命之憂。”
“此癥,當以溫陽化氣,利水滲濕為要。可用‘五苓散’化裁,以桂枝溫通陽氣,助膀胱氣化;以茯苓、豬苓、澤瀉淡滲利水,引水邪從小便而出。如此,則腎氣得復,水液自行,危局自解。”
……
寒濕、濕熱、陽虛……
藿香正氣、連樸飲、五苓散……
丫丫,將她從父親那里學來的、超越時代的“辨證論治”思想,與中醫的經典方劑,進行了完美的結合。
她不再是簡單地“一方治一病”,而是根據病患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病程階段,進行精細化的、個體化的治療。
這種理念,在這個還普遍習慣于用“祖傳秘方”包治百病的時代,無疑是一場深刻的醫學革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在場的郎中們,無不被她那淵博的學識、清晰的思路、以及那份對生命的敬畏之心,給深深地折服了。
他們,心甘情願地,放下了自己那點可憐的門戶之見,開始虛心地,向這位年紀輕輕的“小神醫”,學習著這套全新的、系統的“疫病診療之法”。
……
然而,治療,只是戰爭的一半。
另一半,更為關鍵的,在于——消毒。
丫丫知道,只要疫病的傳播源頭還在,只要那些肉眼看不見的“毒邪”(細菌病毒),還在環境中肆虐。那即便治好再多的病人,也終究是治標不治本,新的感染者,依舊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必須找到一種,能高效殺滅這些“毒邪”的……利器!
生石灰和草木灰,固然有效,但主要用于環境和穢物的處理。
對于人體的皮膚、傷口、以及那些需要反復使用的醫療器具,它們則顯得太過粗糙和具有腐蝕性。
就在她為此事苦苦思索之際。
一支援軍,卻從千里之外的京城,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抵達了。
送來的,是數十個用特殊蠟封封口的、沉甸甸的大陶壇。
壇子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面是四哥栓子那特有的、憨厚樸拙的字跡
“七妹親啟此乃兄長,遵照父親秘法,以精米為料,經七次蒸煮、七次發酵、再用新式蒸餾高塔反復提純,方得之‘醫用酒精’。其性辛烈,其氣清醇,父親言,此物……有‘殺毒消菌’之神效,可用于擦拭傷口、器具,或稀釋後用于防疫。望,能助七妹,一臂之力。”
酒精!
還是經過多次蒸餾提純的、高濃度的醫用酒精!
丫丫看著這幾個大陶壇,聞著那從封口處隱隱滲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清冽刺鼻的氣味,她的眼眶,瞬間就濕潤了。
她知道,這,是父親,是四哥,是整個張家,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為她這場艱難的戰爭,送來的……最強大的“武器”!
她立刻,將這批珍貴的“神水”,投入到了防疫的第一線。
她教導醫療隊的隊員們,在每次接觸病患前後,都必須用稀釋過的酒精,仔細地清洗雙手。
所有重復使用的、非一次性的醫療器具,如針灸用的銀針、外科手術用的小刀(用于處理一些並發的瘡癤),都必須先在酒精中浸泡消毒。
對于一些難以愈合的、出現感染跡象的傷口,也開始嘗試用酒精進行清創和消毒。
效果,是驚人的!
醫療隊隊員們的感染率,瞬間,便下降到了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那些原本因為反復感染而難以愈合的傷口,在經過酒精的洗禮之後,也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好轉、結痂!
栓子的酒精,如同天降神兵,為丫丫的這場防疫大戰,安上了一道最堅固、也最無可匹敵的……“無菌”防線!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