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554章 新式鋼廠,沿線崛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554章 新式鋼廠,沿線崛起

    “宣府皇家鋼鐵廠”的成功,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其掀起的漣漪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它不僅僅是在邊關為帝國了一個能夠“自我造血”的戰爭熔爐,更重要的是,它驗證了一個由青石縣伯張大山提出,並被皇帝寧宣宗視為“國策”的全新發展模式——“依托鐵路,沿線建廠,就地取材,輻射四方!”

    在過去,所有的工業生產都高度集中于京畿地區。

    因為只有這里才能最方便地調集全國的人才與物資。

    但這種模式隨著鐵路的出現,其弊端也日益凸顯——運輸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一旦京城有變,整個帝國的工業體系便有被一鍋端的風險。

    而現在,“宣府鋼城”的成功向所有人證明了一條全新的、更具活力的發展道路!

    于是,在皇帝的親自授意和張家格物院的全面主導之下,一場以“京北鐵路”為軸心,旨在打造一條“北方工業走廊”的宏大計劃,正式啟動!

    “京北鐵路”沿線,第二個被選中的節點,是位于燕山山脈腹地一個名叫“黑山口”的無名小鎮。

    這里是柱子的勘探隊在規劃鐵路線時,偶然發現的一處所在。

    格物院的勘探隊在這里發現了一條儲量同樣驚人,但品質略遜于“煙筒山”的次級鐵礦。

    在過去這種“雞肋”般的礦產根本不會被任何人看上,因為它距離京城太遠,開采出來的礦石品質又不高,運輸成本甚至超過了礦石本身的價值。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一條鐵路支線從“京北鐵路”的主干道上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便被鋪設到了“黑山口”的礦區!

    緊接著一支由“營造司”第三工程隊和格物院“冶金系”第二梯隊組成的建設隊伍,乘坐火車抵達了此地。

    他們沒有像建造“宣府鋼城”那樣追求大而全,而是因地制宜,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利用從宣府和京城運來的核心設備,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專門生產特定產品的……“特種鋼廠”!

    這座鋼廠不追求生產海量的鋼錠,它的唯一任務就是利用本地的次級鐵礦,通過格物院研發出的“轉爐二次提純法”,專門生產一種附加值極高也是鐵路建設中消耗量最大的產品——高強度鋼軌!

    從此“京北鐵路”自身建設與維護所需要的鐵軌,再也無需從遙遠的燕山或宣府調運。

    這座沿線崛起的“黑山口鋼軌廠”便足以滿足其全部需求!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沿著“京北鐵路”這條鋼鐵大動脈向北而行

    ——在一個靠近水源,便于冷卻和運輸的河谷地帶,一座全新的“皇家精密機械總廠”拔地而起。

    它不再依賴于不穩定的水力,而是直接由三台巨大的“青石五號”蒸汽機,通過復雜的傳動軸和皮帶系統,為整個廠區著源源不斷的、穩定而又強大的動力!

    這里,專門負責生產那些技術含量最高、精度要求最苛刻的核心部件。

    比如,“山地機車”那套復雜的“變速齒輪箱”;

    比如,柱子的勘探隊所使用的、可以精確到“毫”的經緯儀;

    再比如,那些用于新式火炮和神臂弩之上,最關鍵的擊發裝置與瞄準鏡片。

    這里,成為了整個帝國工業體系的“大腦”與“神經中樞”。

    ——在一個盛產優質黏土和石英石的山區,一座全新的“皇家水泥及琉璃廠”也應運而生。

    它不僅為鐵路的橋梁和隧道工程著源源不斷的高標號水泥,更開始嘗試生產一種大尺寸的、廉價的“平板玻璃”,用以改善邊關將士營房的采光與保暖。

    ——甚至在一個靠近草原盛產優質羊毛的集散地,一座由青石商會投資的、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北方第一毛紡廠”也開始破土動工。

    它將從草原上收購最廉價的羊毛,然後將其加工成精美的毛呢毯和軍用毛呢大衣,再通過鐵路銷往整個帝國!

    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的、分工明確的新式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沿著那條數百里的鐵路線拔地而起!

    它們不再是像“宣府鋼城”那樣大而全的龐然大物,而是像一支分工明確的現代化軍隊,各自都有著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彼此之間又通過鐵路進行著最高效的協作與聯動!

    “黑山口”的鋼軌,被火車運往各個鋪設工地;

    “精密機械廠”的齒輪,則被安裝在“毛紡廠”的紡紗機之中;

    而所有工廠的工人都穿著“毛紡廠”生產的工裝,住在由“水泥廠”生產的水泥建造的宿舍里。

    一條以鐵路為骨架以沿線工廠為血肉,可以自我循環自我發展的……“北方工業經濟帶”,已然初具雛形!

    這個變化給整個帝國帶來的影響是顛覆性的。

    過去所有的生產力都禁錮在京城,而現在生產力開始沿著鐵路向外延伸,向著那些曾經被視為“不毛之地”的區域進行著強勢的……賦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無數曾經貧瘠的村鎮因為一座工廠的落戶而迅速地變成了一個繁華的市鎮。

    無數曾經只知種地的農民因為鐵路的到來而洗腳上田走進工廠,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產業工人”。

    財富不再僅僅聚集于國都,而是開始在帝國更廣闊的疆域之內進行著前所未有的、高速的流動與增殖!

    當這個消息連同沿線各工廠第一個月的生產報表,被呈報到御書房時,皇帝寧宣宗看著那一個個代表著新增財富與就業的、喜人的數字,他激動地對鐵路總署左侍郎張小山說道

    “朕明白了!”

    “鐵路它不僅僅是一條路!”

    “它是一根扁擔!一根可以挑起整個帝國經濟的……黃金扁擔!”

    “在它的一頭是資源!”

    “在它的另一頭是市場!”

    “而這根扁擔本身以及它沿途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能因為資源的流動而爆發出無窮的生機與活力!”

    “張卿你為朕為大寧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國富民強之路啊!”

    皇帝的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知道當這種“沿線崛起”的模式被成功地復制到未來的“京武鐵路”、“通蜀鐵路”、乃至是帝國更多更廣闊的疆域之上時,他所統治的這個國家將不再僅僅是一個版圖遼闊的封建王朝,它將真正地蛻變為一個擁有著現代工業血脈的、無可匹敵的……日不落帝國!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554章 新式鋼廠,沿線崛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554章 新式鋼廠,沿線崛起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