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發行的第三天,整個大寧京城都沉浸在一種異樣的狂熱與躁動之中。
清晨天還未全亮,長安街——這條帝國最寬闊、最威嚴的御道兩側,便已經站滿了自發前來圍觀的百姓。
他們伸長了脖子翹首以盼,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待、好奇與一絲不敢置信。
因為在今天,那筆傳說中高達一千三百萬兩的巨款,將要正式從青石商會總部啟程運往國庫。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一千三百萬兩是個什麼概念?他們想不出來。
他們只知道這筆錢有自己的一份,或許是省吃儉用了一輩子的五兩棺材本,或許是東拼西湊來的十兩血汗錢。
他們想親眼看一看,自己投進去的這點“家當”是如何匯入那股驚天動地的洪流之中,又是如何被這個國家所珍視。
“來了!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人群立刻騷動起來。
只見街道的盡頭,一支前所未有的、堪稱武裝到牙齒的“運鈔”隊伍緩緩駛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京城衛戍三大營中最精銳的“龍驤營”騎兵。
五百名騎兵身披玄甲手持長槊,戰馬高大神駿,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整齊劃一的“嗒嗒”聲,氣勢森然。
騎兵之後便是此次運輸的主角——整整一百輛由四匹高頭大馬拖拽的、專門改造過的重型馬車。
這些馬車的車廂全由厚重的鐵木打造,外面還包裹著一層鐵皮,在晨光下泛著冰冷的光澤。
車廂上蓋著厚厚的油布,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油布之下裝載的是足以讓任何國家都為之瘋狂的巨額財富。
每一輛車的四周都跟著八名來自格物院護衛隊的精銳護衛。
他們身穿特制的黑色勁裝腰挎樸刀背負神臂弩,眼神銳利如鷹警惕地掃視著周圍的任何風吹草動。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宣告——這是張家的財富,更是格物院的技術結晶,神聖不可侵犯。
一百輛馬車排成一條長龍在長安街上緩緩駛過。
那沉重的車輪碾過地面的聲音仿佛是帝國心髒強勁有力的跳動聲,一下又一下震撼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百姓們沒有喧嘩沒有擁擠,他們只是靜靜地看著,眼神中充滿了敬畏與激動。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秀才看著這壯觀的景象,忍不住熱淚盈眶喃喃自語“萬民之力匯流成海……古往今來何曾有過如此盛景!國朝……當興啊!”
這支隊伍不僅僅是在運送金錢,它是在向全天下展示一種姿態。
它在告訴所有購買了股票的百姓你們的錢國家收到了,你們的信任國家無比珍視。
這比任何空洞的口號都更能安定人心。
當最後一輛馬車緩緩駛入國庫那厚重的大門時,長安街上爆發出了一陣雷鳴般的歡呼聲。
百姓們自發地鼓著掌久久不息。
他們知道一個新的時代真的來了。
而這場金融革新帶來的成效絕不僅僅體現在京城。
江南,甦州。
這里是大寧最富庶的絲綢與木材產地。
往年的這個時候各大木材行的生意總是不溫不火,可最近半個月整個甦州的木材商們都快要瘋了。
來自京城青石商會的訂單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海嘯席卷了此地。
“什麼?京城要三百萬根上等松木?三個月內就要?”
“還要五百萬根硬木用作枕木?枕木是什麼東西?不管了!只要是木頭他們都要!”
“價格比市價高出三成!現銀結算!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所有木材行的倉庫一夜之間被清空。
商人們揮舞著手中的銀票瘋狂地沖向上游的林場。
無數原本因為沒活干而賦閑在家的伐木工、船工、搬運工瞬間成了最搶手的香餑餑。
工錢一天一結一天一漲!
一個普通的伐木工干上一天就能拿到過去半個月才能掙到的工錢。
整個甦州的經濟都被這股來自京城的采購狂潮徹底引爆了。
同樣的景象還在湖廣的產糧區、蜀中的礦區、北方的煤窯……在大寧帝國的每一個角落同步上演。
青石商會那張龐大的商業網絡在得到了一千三百萬兩這股恐怖的資本洪流的加持後,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心髒將資本的血液通過一條條商業動脈泵向帝國的四肢百骸。
無數瀕臨破產的作坊起死回生,無數賦閑在家的百姓找到了工作,無數停滯不前的市場重新煥發了活力。
原本因為舊勢力被打倒而有些動蕩的商業秩序,在這股純粹的、強大的、無法抗拒的經濟浪潮面前被迅速地撫平、重塑。
沒有什麼比切實的利益更能穩定人心。
皇宮,內閣議事廳。
新任的戶部尚書正手捧一份剛剛匯總上來的各地稅收報告,激動得滿臉紅光。
“陛下!大喜啊!”
“僅僅是過去的一個月我朝商稅一項就比去年同期暴漲了五成!其中以江南、湖廣等地漲幅最為驚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這還只是剛剛開始啊!”
皇帝接過報告看著上面一個個喜人的數字龍顏大悅。
他看向張小山和張豆子感慨道“朕現在才明白什麼叫‘放水養魚’。過去總想著如何從百姓口袋里收稅,卻不知先把錢給他們讓他們富起來,這水池大了魚多了能收上來的稅自然也就更多了!”
張小山躬身道“陛下聖明。此番革新不僅是為國家工程籌措了資金,更是將一股巨大的活力注入了整個民間經濟。資本流通百業興旺國庫充盈,此乃一舉多得之良策。”
這番話讓在場所有曾經對“股票”心存疑慮的朝臣都心服口服。
事實勝于雄辯。
這場由張家主導的金融革新在短短一個月內便已經展現出了它那點石成金的魔力。
三日後,燕山腳下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超過三萬名從全國各地招募而來的工匠齊聚于此。
他們的臉上沒有背井離鄉的愁苦,反而洋溢著對未來的期盼和激動。
因為在這里他們不僅能拿到遠高于家鄉的工錢還能吃飽飯有地方住,甚至他們的子女還能優先進入格物院新開辦的“工匠夜校”讀書識字。
高台之上張鐵牛身披一身便于行動的勁裝,親自擂響了開工的第一聲巨鼓。
“咚——!”
雄渾的鼓聲在山谷間回蕩。
台下三萬名工匠齊聲吶喊聲震雲霄!
“開工!”
隨著張鐵牛一聲令下,無數的格物院學子手持著各種精密的測量儀器奔赴各個區域。
他們用標桿和繩線在荒蕪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座座未來高爐、廠房、宿舍區的宏偉藍圖。
而在他們的身後數以萬計的工人揮舞著嶄新的工具,吼著整齊的號子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建設。
開山、平地、奠基、築路……一派驚心動魄的建設場面在這片沉寂了千年的土地上轟然展開。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參與的不僅僅是建設一座工廠,他們是在鑄造一個帝國的未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