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482章 一論驚天下,門庭若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482章 一論驚天下,門庭若市

    翰林院的那場大辯論,如同在京城這片深不見底的輿論湖泊中,投下了一顆巨石。

    其所激起的漣漪,經久不息,並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擴散到了朝野的每一個角落。

    張小山,這位年輕的翰林院修撰,和他那套“以道御器,道器合一”的“青石之學”。

    一時間,成了整個京城士林,最是熱門,也最是引人爭議的話題。

    翰林院內,風氣為之一變。

    那些曾經對小山敬而遠之的同僚們,如今,看他的眼神,已經徹底不同。

    其中,固然還有一些思想僵化的老學究,依舊對他那“離經叛道”的言論,嗤之以鼻。

    但更多的,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尚未被官場磨平稜角的進士們。

    卻仿佛從他的那番話中,看到了一條全新的、能將“聖賢理想”與“經世致用”完美結合的道路。

    他們開始主動地,前來小山那間小小的公事房,向他借閱那早已被無數人抄錄過的《青石雜談》。

    他們開始與他,探討一些關于“格物”、“算學”的實際問題。

    小山,不再是那個被孤立的“異類”。

    他,儼然已經成了翰林院中,這個新興“實學派”的、當之無愧的領袖。

    而比翰林院變化更快的,是張家府邸門前那條,曾經還算清淨的金魚胡同。

    自那場大辯論之後,這里,便徹底變成了京城最是熱鬧的地方之一。

    每日里,前來張府拜訪的馬車,絡繹不絕,幾乎從街頭,排到了巷尾。

    張家的門房,收到的名帖,更是堆積如山。

    “門庭若市”這四個字,成了張府如今最真實的寫照。

    來訪的客人,形形色色,絡繹不絕。

    有許多,是京城里思想開明的學者和大儒。

    他們為“青石之學”中,那種追本溯源、知行合一的精神所吸引。

    特意前來,與張大山和周文軒,探討學問,一聊,便是一整個下午。

    有許多,是嗅覺靈敏的富商巨賈。

    他們在見識了“青石”品牌的巨大成功之後,都想來向石頭,請教經營之道。

    並想方設法地,希望能加入那個如今已是炙手可熱的“青石商會”。

    更有許多,是來自朝中六部的、有志于實務的官員。

    他們不再空談理論,而是帶著各種實際的難題,前來求教。

    “張伯爺,我戶部在清查漕運賬目時,發現多處虧空,賬目混亂,不知貴府的‘復式記賬法’,可否借閱一二?”

    “張伯爺,我兵部武庫司,刀劍損耗巨大,不知貴府的‘合金鋼’,可否勻出一些,讓我等試制新式兵器?”

    “張伯爺,我工部……”

    面對這紛至沓來的、代表著各種機遇和人脈的訪客。

    張家,再次召開了一場家庭會議。

    “爹,三哥,如今咱們家這門檻,真的快被踏破了。”

    石頭看著那厚厚一摞的名帖,既是興奮,又是苦惱。

    “每日里,前來拜訪的官員、學者、商人,絡繹不絕。”

    “這人情,都快應付不過來了。”

    張大山看著孩子們,臉上卻露出了平靜的笑容。

    他知道,這,便是他當初,最想要看到的結果。

    “人情,是債,也是網。”

    他緩緩地說道。

    “別人來求咱們,是看得起咱們的本事。”

    “咱們,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也不能……來者不拒。”

    “咱們要做的,是把這些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匯聚到咱們家門口的人,進行篩選。”

    “把那些真正有才干、有想法、願意做實事的人,都給它留下來。”

    “把他們,都變成咱們的朋友,變成咱們的盟友。”

    “咱們要用這《青石雜談》,用這青石學院,用咱們的商會,用咱們的府邸。”

    “編織一張,屬于咱們自己的、全新的、基于‘共同理念’和‘共同利益’的……人脈大網。”

    在他的指導下,張家眾人,開始有條不紊地,經營起這份來之不易的“聲望”。

    石頭的珍寶閣,不再僅僅是售賣奇珍。

    它開始定期舉辦“商業沙龍”,邀請京城最成功的商人們,共同探討市場行情,交流經營心得。

    花兒的“錦繡堂”,則成了京城所有貴婦人最向往的“時尚中心”。

    她舉辦的“品茶鑒花會”,不僅能預定到最獨特的絲綢,更能听到、並影響,整個京城最頂層的輿論風向。

    而張府的書房,和小山的翰林院公署。

    則漸漸地,形成了一個以“青石之學”為核心的、非官方的“智庫”。

    那些對“格物之學”感興趣的學者,那些在各自領域遇到技術難題的官員。

    都開始習慣于,在遇到問題時,來這里,與張家父子,進行一次“學術探討”。

    而每一次的探討,都能讓他們,帶著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滿意而歸。

    這天晚上。

    張府的書房里,再次高朋滿座。

    工部尚書劉庸,內閣大學士陳閣老,南陽知府孫敬明……

    這些帝國的重臣,此刻,都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沙盤前。

    與張大山、小山、鐵牛、柱子等人,共同探討著,關于黃河治理的下一步詳細計劃。

    屋外,是京城繁華的萬家燈火。

    屋內,則是一個以張家為核心的、全新的、充滿了實干精神和改革活力的“改革派”政治聯盟,正在,悄然成型。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482章 一論驚天下,門庭若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482章 一論驚天下,門庭若市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