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劉庸,星夜兼程,從青石村,返回了京城。
他帶回來的,不僅僅是皇帝對他勘察任務的復命。
更帶回來了一份,由他,和安國公張大山,聯名簽署的、足以讓整個大寧帝國,都為之瘋狂的……“龍舟計劃”!
三日後,太和殿,大朝會。
當劉庸,將那份描繪著“蒸汽明輪船”的、充滿了天才構想的圖紙,呈現在御案之上,並用一種充滿了激情與震撼的語氣,向皇帝,和滿朝文武,詳細地闡述了張大山那“以蒸汽之力,征服四海”的驚天構想時。
整個朝堂,徹底,陷入了一片死寂!
隨即,便如同燒開的熱水一般,徹底,沸騰了!
“不憑風帆,日行千里?劉尚書,您……您不是在說笑吧?”
“將一個噴著烈火的巨大鐵爐,安在木船之上?這……這簡直是,駭人听聞!稍有不慎,便是船毀人亡啊!”
“簡直是荒謬!我大寧水師,縱橫東海數十年,靠的是將士用命,和對季風洋流的掌握!豈能,將國之重器,寄托于此等,聞所未聞的‘奇技淫巧’之上?!”
一時間,質疑之聲,四起!
大部分的官員,都無法理解,也無法相信,這個,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認知範疇的“怪物”。
然而,皇帝寧宣宗,在看完了那份圖紙,又听完了劉庸那詳盡的、關于“防火”、“重心平衡”、“動力傳動”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的解決方案之後。
他那雙深邃的龍目之中,卻爆發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炙熱、都要明亮的光芒!
他,看懂了!
他,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更深刻地,看懂了,這艘“龍舟”,對于他這個帝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他緩緩地,從龍椅之上,站起。
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君臨天下的威嚴,掃視著下方,所有還在爭吵不休的臣子。
“夠了。”
僅僅兩個字,便讓整個太和殿,再次,恢復了寂靜。
“諸位愛卿所慮,無非,是覺著,此事,太過……匪夷所思。”
“既然如此……”皇帝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那朕,今日,便讓爾等,親眼,看一看,這所謂的‘蒸汽之力’,究竟是何等模樣!”
“傳朕旨意!”
“宣,皇家格物院張鐵牛,張柱子,攜其最新研制之‘格物’,上殿!!”
……
一個時辰後。
太和殿的中央,那片足以容納千人朝拜的巨大金磚地面,已經被清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琉璃和精鋼打造的、巨大的、裝滿了清水的“水池”。
而在水池的中央,靜靜地,漂浮著一艘,長約一丈,結構精巧到了極點,也漂亮到了極點的……巨大船模!
這,便是鐵牛和柱子,耗費了數月心血,按照“龍舟”的設計圖紙,等比例,縮小了十倍,所打造出的……“龍舟一號”模型!
它,完美地,復刻了圖紙上的一切!
——那由最堅韌的鐵樺木,和鋼筋骨架,所共同構成的、流暢而又堅固的船身!
——那位于船身中央的、小巧玲瓏,卻又五髒俱全的“微型蒸汽機”!
——以及,那位于船身兩側的、由無數片薄木板,所組成的、巨大的、如同水車般的……蒸汽明輪!
在場的所有大臣,都如同在看一個最精美的玩具一般,對著這艘船模,指指點點,嘖嘖稱奇。
他們,依舊,不明白,這,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就在此時。
鐵牛,親自,在那微型鍋爐之下,點燃了一小塊,由格物院特制的、燃燒起來,無煙無味的……“精煉酒精膏”。
小小的鍋爐,開始被加熱。
很快,一股細微的、白色的蒸汽,便從那同樣小巧的煙囪里,冒了出來。
隨即,在所有人,那瞬間凝固的、不敢置信的目光之中!
那艘靜靜漂浮在水面之上的船模,其兩側的“明輪”,竟……竟真的,在沒有任何外力驅動的情況下,自己,緩緩地,轉動了起來!
“嘩啦……嘩啦……”
小小的明輪,撥動著清水,發出了清脆悅耳的聲響。
而整艘船模,也在這股,由它自己,所產生的“力氣”的推動下,緩緩地,卻又無比堅定地,離開了原地,開始,在巨大的水池之中,乘風破浪!
它,時而,加速!
時而,轉彎!
時而,甚至,還能,倒船!
其動作之靈敏,其姿態之從容,徹底,顛覆了在場所有人,數十年的人生觀!
“動……動了!它真的自己動了!”
“我的天!不靠帆,不靠槳,只靠燒火……竟真的,能讓船,自己跑起來!”
“這……這不是妖法!這是……這是神跡!是真正的,神仙手段啊!”
整個太和殿,徹底,炸開了!
所有的大臣,無論文武,無論派系,都如同第一次見到世界的孩童,發出了最由衷的、充滿了無盡震撼的驚嘆!
他們,終于,親眼,見證了!
什麼,叫做……“蒸汽之力”!
……
皇帝寧宣宗,看著下方,那一張張因為過度震驚,而顯得有些扭曲的、屬于他臣子們的臉龐。
他的臉上,露出了無比滿意的笑容。
他知道。
從今天起。
再也,不會有任何人,敢于,去質疑“格物之學”的偉大!
再也,不會有任何人,敢于,去阻礙他,那即將開啟的偉大征程!
他,緩緩地,走下御階,來到那依舊在水中,平穩航行的船模之前。
他的聲音,洪亮,而又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的期盼,響徹了整個大殿!
“諸位愛卿,都看清了嗎?”
“這,便是,朕,要為我大寧,打造的未來!”
“朕,今日,便在此,正式,將此‘蒸汽明輪船’項目,定為——”
“皇家第一號工程!”
“其代號,便為‘龍舟’!”
“朕,命!即刻起,于皇家格物院內,成立‘熱機’與‘船舶’二司,由營造使張鐵牛,營造副使張柱子,分別總領!專門,負責此事!”
“朕,要這‘龍舟’,在三年之內,從一個模型,變成一艘,真正的、可以縱橫四海的……海上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