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治河工程在萬眾一心的推動下,進行得如火如荼。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陽府城。
一場因“青石號”的凱旋,而引發的商業風暴,也正在悄然醞釀。
趙府,內堂書房。
空氣中,彌漫著上等茶品的清香。
趙四海和他未來的女婿石頭,正對坐著。
在他們的面前,一位趙家最信任的老賬房,正用微微顫抖的聲音,匯報著一筆剛剛盤算出來的賬目。
“東家,二掌櫃。”
“咱們……咱們‘青石遠洋商號’的第一艘船‘青石二號’,已經完成了首次南北往返的航程。”
“除去所有的人吃馬嚼、港口稅費、人員薪俸、以及船只的日常維護費用。”
“光是這一趟,咱們運往京城銷售的絲綢、茶葉和琉璃。”
“以及從天津衛,販運回南方的皮貨、人參和藥材。”
“里外里,咱們這一趟的純利,是……”
老賬房咽了口唾沫,似乎被自己算出來的數字給嚇到了。
“……是紋銀,一萬三千兩。”
一萬三千兩。
這個數字一出口,即便是見慣了大錢的石頭,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幾分。
而趙四海,在最初的震驚之後。
整個人,先是愣在那里,隨即,一股巨大的、難以抑制的狂喜,涌上了他那張飽經商場風霜的臉。
“好!”
“哈哈哈哈,好啊!”
他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發出了中氣十足的、暢快淋灕的大笑聲。
那笑聲,在整個趙府的上空回蕩。
充滿了無盡的喜悅和……一種賭對了未來的得意。
“賢婿,你回去告訴你父親。”
他走到石頭面前,重重地拍著他的肩膀。
“我趙四海,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一筆生意,就是把女兒嫁給你,把身家,押在你們張家這條大船上。”
“一趟航程,便是一萬三千兩的純利。”
“這哪里是商船,這分明就是一座漂在海上的金山啊。”
石頭也笑著說道“趙叔,這還只是開始。”
“如今船隊的名聲已經打響,整個‘青石商會’的兄弟們,都等著咱們的船,去幫他們運貨呢。”
正說著,一個下人前來通報。
“老爺,幾位商會的理事,都已在偏廳等候多時了。”
趙四海與石頭對視一眼,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偏廳之內,幾位在南陽府同樣是有頭有臉的大商戶,見到趙四海和石頭進來,立刻都站了起來,臉上堆滿了熱切的笑容。
“趙會長。”
“石二掌櫃。”
“听說,貴商號的寶船,從天津衛平安回來了?”
一位做皮貨生意的陳掌櫃,第一個開口問道,語氣里充滿了急切。
“沒錯。”趙四海撫著胡須,故作平靜地說道。
“不僅平安回來了,而且速度之快,貨物之完好,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陳掌櫃激動地搓著手。
“趙會長,張二掌櫃,俺們以前,想從北方進點上好的皮貨,都得看那些大商幫和漕運官吏的臉色。”
“不僅要被他們層層加價,那運河上,還不時有水匪出沒,擔驚受怕。”
“如今,有了咱們商會的‘青石號’,咱們也能直接從源頭拿到好貨了。”
“價錢公道,運輸還安全。”
另一位做藥材生意的吳掌櫃也附和道。
“是啊,張會長當初成立商會時說的‘有錢大家一起賺’,真不是一句空話啊。”
“這等于是給我們所有商會成員,都開闢了一條能安穩發財的康莊大道。”
“這份高義,我等,佩服,實在是佩服。”
听著眾人的吹捧和感激,趙四海的心里,比自己賺了錢還要舒坦。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這個由他和張家共同主導的“青石商會”,其凝聚力,已經堅不可摧。
他看著身旁的石頭,感慨地說道“賢婿,你父親的胸襟和義氣,才是這天下最難得的寶物。”
“他想做的,不只是一家一姓的富貴,而是一整個商會的、一個地方的共同富裕。”
“這便是‘高義’。”
在送走了那些前來洽談合作的商會理事之後。
書房里,只剩下了趙四海和石頭翁婿二人。
趙四海展開一張巨大的海圖,眼中再次燃燒起屬于一個商人的、對財富的無盡渴望。
“賢佷,一艘船,還是太慢,也太少了。”
“如今,整個南陽府的商戶,都等著咱們的船救急。”
“咱們得有第二艘,第三艘……得有一支真正的船隊。”
石頭點頭“趙叔,我爹也是這個意思。”
“我大哥和五弟,已經帶著咱們最好的工匠,常駐泉州了。”
“他們正在熟悉和優化‘青石號’的建造流程。”
“只要咱們這邊的錢糧和物資能跟上,他們那邊,三個月,便能再給咱們造出一艘新船來。”
“好!”趙四海一拍桌子,“錢,不是問題。”
“咱們就用這次賺回來的一萬三千兩,作為啟動資金。”
“立刻,再追加訂購兩艘‘青石號’。”
“不僅如此,”他的手指,在海圖上,從泉州,一路劃向了更南邊的廣州港。
“咱們的眼光,也不能只盯著南北航線。”
“等船隊壯大了,咱們還要去更遠的地方。”
“去那西洋,去那波斯,去換回真正的金山銀海。”
石頭看著眼前這位豪情萬丈的未來岳父,心中也是熱血沸騰。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