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珍寶閣”的開業,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京城這潭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涌的商業深水之中。
它那前所未見的店鋪設計,那精美絕倫的孤品珍寶,那“售完即絕版”的營銷模式。
在讓京城的王公貴族們為之瘋狂的同時,也引來了無數同行的嫉恨與敵意。
特別是盤踞在京城多年的、掌控著絲綢、玉器、珠寶等奢侈品生意的“京城八大行”。
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一個外來者的、致命的威脅。
一場針對“青石珍寶閣”的、無聲的聯合絞殺,悄然展開。
最先發難的,是供應鏈。
這日,一位一直為珍寶閣供應制作包裝錦盒所需的名貴金絲楠木的木材行老板,一臉歉意地找到了石頭。
“石掌櫃,實在是對不住了。”
“您要的那批料子,俺……俺供不了了。”
石頭眉頭一挑,問道“劉掌櫃,這是為何?”
“咱們的價錢,可比市面上高出兩成。”
劉掌櫃苦著臉,壓低了聲音。
“石掌櫃,不是錢的事。”
“是‘八大行’那邊發話了。”
“他們聯合起來,跟京城所有做高檔木料、皮料、甚至銅料的鋪子都打了招呼。”
“誰敢再給你們‘青石閣’供一片料,就是跟他們所有人為敵。”
“俺們都是小本生意,實在是……得罪不起啊。”
這,是釜底抽薪之計。
想讓你的珍寶,連個像樣的盒子都做不出來。
緊接著,是輿論上的抹黑。
石頭在參加一次商人集會時,敏銳地察覺到,周圍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對勁了。
他不動聲色地,在角落里听著幾個文人打扮的商賈,高談闊論。
“听說了嗎?那東華門大街新開的什麼‘珍寶閣’。”
“听說了,據說是東西做得新奇,價錢也炒得天高。”
“哼,不過是走了狗屎運的鄉下泥腿子罷了。”一個看似頗有名望的文人,搖著扇子,一臉不屑。
“他們的東西,看著是新奇,實則毫無文化底蘊,不過是取悅于人的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面。”
“真正的世家貴族,講究的是傳承,是雅致,誰會去買那暴發戶的東西。”
這番話,引得周圍不少人,都露出了深以為然的神情。
這,是誅心之計。
想從根子上,否定你“青石”品牌的文化價值。
最後,便是規則上的騷擾。
幾天後,幾個穿著吏服的衙役,大搖大擺地走進了珍寶閣。
他們拿著尺子,這里量量,那里敲敲,雞蛋里挑骨頭。
“你這門前的台階,高了半寸,不合規矩,罰銀二十兩。”
“你這玻璃櫥窗,反光太甚,驚擾了對街的貴人,勒令三日內整改。”
他們的刁難,無理取鬧,卻又讓人無從辯駁。
石頭知道,這是對手最下作、也最直接的手段。
面對這來自供應鏈、輿論和官府的三重打壓,店鋪里的伙計們,都開始人心惶惶。
石頭卻依舊鎮定自若。
他將眾人召集到後院,開了個會。
“慌什麼。”他看著眾人,“這點小風浪,就想把咱們的船打翻?也太小看咱們青石村了。”
他立刻便有條不紊地,下達了三道指令。
“第一,傳信回家。”
“讓柱子哥,在咱們自家山里,選最好的楠木、檀木,加工成板材,立刻用快運送來。”
“他們能斷了京城的料,天下的料,他們斷不了。咱們自己的料,他們更斷不了。”
“第二,”他看向一個機靈的伙計,“你去,用我三哥張小山的名義,給翰林院幾位最是清貴的大學士,還有國子監的幾位老先生,送上請柬。”
“就說,咱們‘青石珍寶閣’,新得了幾幅前朝名家的書畫,想請他們前來品鑒。”
“記住,咱們不談生意,只品茶,鑒賞書畫。”
“另外,再把咱們新印出來的《青石雜談》,每一位先生,都送上一份。”
“他們說咱們沒底蘊,咱們就做給他們看。”
“第三,”他冷笑一聲,“等那些個衙役再上門,你們什麼也別說,只管去後堂泡茶。”
“我親自來會會他們。”
果然,第二天,那幾個衙役又來了,這次找的由頭,是說店鋪的牌匾尺寸超了規制。
石頭不慌不忙地,將他們請進店內。
他沒有理論,也沒有塞錢。
只是親手,將那塊由聖上御賜的、禮部用赤金打造的“天工巧匠”金匾,從錦盒中取出。
再將那份蓋著玉璽大印的、“青石鄉男”的封爵文書,一同擺在了櫃台之上。
“幾位大人。”
他微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小店乃是聖上親口嘉獎過的‘天工巧匠’之家,也受封了男爵爵位。”
“所有營造,皆有法度。”
“若幾位大人對我這牌匾的尺寸還有疑問,可持公文,去問禮部。”
“或者……也可去問問,我家在翰林院做修撰的三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那幾個衙役,在看到那塊幾乎要閃瞎他們眼楮的金匾,和那份證明著貴族身份的封爵文書時。
腿,當場就軟了。
他們哪里還敢再說什麼“規制”,點頭哈腰地告了罪,屁滾尿流地跑了。
幾天後,“青石珍寶閣”舉辦了一場小型的“雅集”。
幾位在京城士林中德高望重的老翰林、老學究,竟真的應邀前來。
他們本是看著張小山的面子,可當他們看到《青石雜談》上,那些關于“格物”、“算學”的新奇文章,以及關于清溪縣民生變化的真實記述時。
他們都被這份刊物所蘊含的“經世致用”的思想,給深深吸引了。
他們當場便對這份“雜談”,大加贊賞,並欣然為其題寫了序言。
此事傳開,京城的輿論,瞬間反轉。
所有人都知道了,這“青石張家”,不僅能造奇物,其家族子弟,更是胸懷天下、有著非凡見識的“能臣”。
誰還敢說,他們沒有底蘊?
而“青石快運”,也再次展現了它強大的運輸能力。
一車車來自青石村的上等木料,被源源不斷地運抵京城。
那“八大行”的供應鏈封鎖,不攻自破。
一場看似來勢洶洶的聯合打壓,就在石頭的沉著應對之下,被一一化解。
他不僅守住了陣腳,更是借著這次危機,將“青石珍寶閣”的品牌地位,從一個單純的“奢侈品店”,提升到了一個連文人士大夫都願意光顧的“文化地標”。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