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334章 技術授權,互利共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334章 技術授權,互利共贏

    皇恩浩蕩,御賜金匾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不僅在青陽縣和南陽府傳得沸沸揚揚,就連周邊的一些州府,也都有所耳聞。

    一時間,“青石村”、“張大山”、“曲轅犁”成了許多人茶余飯後的談資。

    這名聲大了,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耀和官府的庇護,還有實實在在的商機和……一些需要小心應對的“麻煩”。

    前來青石村的人,比以往更多了。

    有真心實意想學習曲轅犁制作技術,回去造福鄉里的鄰縣官吏或開明鄉紳。

    他們往往會備上厚禮,言辭懇切,希望能得到張大山的指點。

    也有一些嗅覺靈敏的商賈,看中了曲轅犁的巨大市場潛力,想從張家這里獲得圖紙,或者干脆就想壟斷這新式農具的生產和銷售。

    這些人,往往出手闊綽,許以重利,言語間也多有試探和拉攏。

    更有甚者,還有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在村子周圍鬼鬼祟祟地打探,試圖通過收買村民或作坊匠人的方式,竊取技術機密。

    面對這紛至沓來的各色人等,張大山雖然表面上依舊是那副沉穩淡定的模樣,心里頭卻也暗自警惕。

    他知道,這技術是寶貝,也是燙手的山芋。

    如何既能讓這好東西推廣出去,造福更多的人,又能保護好自家的核心利益,不至于被人白白佔了便宜,甚至反過來被倒打一耙,這其中的分寸,可得好好拿捏。

    先前在家庭會議上定下的“技術分級、契約約束”的方針,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場。

    對于那些真心想學習技術、用于改善本地農業生產的官府代表或鄉紳,張大山都表現得十分熱情和慷慨。

    他會親自接待,詳細講解曲轅犁的優點和使用方法。

    也會讓小山或周文軒,將那份經過“技術處理”的、只包含基礎構造和大致尺寸的圖紙,以及那份《曲轅犁詳考》,贈送給他們。

    並且,還會客氣地表示,若是他們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什麼難題,可以隨時派工匠前來青石村學習,或者,青石村也可以考慮派出有經驗的匠人,前往當地進行技術指導。

    當然,這“指導”也不是白白指導的。

    張大山會通過周文軒,與對方簽訂一份簡單的“技術協助契約”。

    契約上會明確,青石村提供的技術指導,主要是針對曲轅犁的基礎制作和調試。

    對方在學會之後,可以在本鄉本土推廣使用,但不得將此技術私自售賣給第三方,更不得仿冒“青石”標記。

    若有違背,青石村保留追究的權利。

    這樣的做法,既顯出了青石村的慷慨大度和樂于助人的姿態,也巧妙地將核心的制作工藝和關鍵的改良細節,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那些得到圖紙和口頭指點的官府和鄉紳們,雖然也未必能立刻就造出和青石村一模一樣好用的曲轅犁,但至少也有了個參照和方向,回去後慢慢琢磨,總能有所進益。

    他們對此自然是感激不盡,對張大山和青石村的義舉,也是交口稱贊。

    而對于那些明顯是沖著商業利益來的商賈,張大山的態度就要謹慎得多了。

    他會讓石頭出面,與他們周旋。

    石頭如今也是個見過些世面、也頗有幾分商業頭腦的“大掌櫃”了。

    他會先客客氣氣地將人請到“青石貨棧”在村里新設的接待處,奉上香茶和自家產的各色點心。

    然後,便開始不緊不慢地,跟對方“打太極”。

    “這位掌櫃,您說您想采辦一批咱們青石村的曲轅犁?”石頭笑眯眯地問道。

    “不知您是打算在哪個州府售賣?預計需要多少數量?對這犁的材質和做工,可有什麼特殊的要求?”

    他會先摸清對方的底細和真實意圖。

    如果對方只是想簡單地購買一批成品犁具回去販賣,那自然是好說。

    石頭會根據對方的訂購數量和付款方式,給出一個相對公道、但也能保證張家和村里作坊有足夠利潤的價格。

    並且,他還會特別強調,這“青石”牌的曲轅犁,乃是張家獨門技藝,品質上乘,概不賒欠,也不接受大幅度的討價還價。

    愛買不買,不買拉倒。

    這般強硬的姿態,反而讓那些習慣了在價格上斤斤計較的商人們,不敢小覷,也更相信這“青石犁”的真材實料。

    如果對方是想直接購買圖紙,或者要求張家傳授全套制作技術,想自己回去設坊生產。

    那石頭就會更加謹慎了。

    他會先搬出“皇恩浩蕩”、“天子嘉獎”的大旗,言明這曲轅犁乃是獻給朝廷的利民之器,其核心技術受官府保護,不可輕易外泄。

    然後,再根據對方的實力、信譽以及開出的條件,由張大山和周文軒在幕後斟酌,是否可以考慮進行“技術授權”或“合作生產”。

    這“技術授權”,也不是白給的。

    周文軒早就按照張大山的授意,草擬了幾份不同等級的“技術使用契約”。

    契約中,會詳細規定授權的技術範圍比如,是授權生產基礎版的曲轅犁,還是可以生產帶有某些特定改良的進階版),授權的地域範圍比如,只能在某州某府銷售,不得跨區域傾銷),授權的期限比如,三年或五年),以及每年需要向青石村支付的“技術使用費”或“利潤分成比例”。

    更重要的是,契約中還會加入嚴格的保密條款和質量監控條款。

    要求對方必須保證產品質量不低于青石村的標準,不得以次充好,敗壞“青石”名聲。

    並且,對方的工坊,也必須接受青石村派出的技術人員的定期或不定期檢查。

    一旦發現有違約行為,青石村不僅有權單方面終止授權,追討賠償,甚至還可以通過官府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

    這般嚴苛而又細致的契約條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那些最初還抱著幾分輕視和僥幸心理的商賈,在看到這份由周文軒親自出示、並有青陽縣衙和小山解元作為“見證”的契約範本後。

    也都不由得收起了那份輕慢之心,開始重新評估與青石村合作的利弊得失了。

    當然,也有那麼一些實力雄厚、眼光長遠的商賈,在仔細權衡之後,還是選擇了與青石村進行深度合作。

    他們知道,這青石村的技術,雖然要價不菲,規矩也多。

    可那東西,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是能帶來豐厚回報的“金餑餑”。

    只要能拿到獨家的授權,或者與青石村建立起穩固的合作關系。

    那在這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能搶佔先機,立于不敗之地。

    比如,那趙四海趙掌櫃,便是第一個與張家簽訂了“青石優品”府城獨家代理契約的商人。

    他不僅獲得了在南陽府城獨家銷售“青石春”米酒、“張氏豆醬”、“青石精麻彩布”等核心產品的權利。

    還與張家達成了協議,由張家提供技術支持和部分關鍵原料,他在府城投資興建一座專門生產和銷售“青石”牌系列產品的作坊。

    利潤雙方按約定比例分成。

    這樣的合作模式,既發揮了趙四海在商業渠道和資金上的優勢。

    也保證了張家對核心技術的掌控和持續的收益。

    可謂是互利共贏,皆大歡喜。

    通過這一系列的“技術分級”、“契約約束”和“合作共贏”的策略。

    張大山巧妙地,在推廣技術、造福于民和保護自身核心利益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他既沒有因為敝帚自珍而錯失發展良機,也沒有因為盲目擴張而導致技術泄露、被人釜底抽薪。

    青石村的各項產業,也在這種有序的對外合作和嚴格的內部管理下,穩步發展,日益壯大。

    而那些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竊取技術的宵小之徒,在見識了張家這般滴水不漏的防範和官府那塊“天工巧匠”金匾的威懾之後,也大多知難而退,不敢再輕易招惹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34章 技術授權,互利共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34章 技術授權,互利共贏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