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319章 村學興盛,識字熱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319章 村學興盛,識字熱潮

    番茄原創獨發

    “他爹,俺看著這張家二丫頭,可真是出息了!”村東頭的李大嬸,對著自家男人念叨。

    “你說,咱們家狗蛋要是也能去村學堂認幾個字,往後是不是也能像丫丫那樣有本事?”

    他們看著丫丫一個半大的女娃兒,就能識文斷字,看醫書,開藥方,救活那麼多牲口。

    心里頭那股子對“讀書識字”的羨慕和渴望,可就再也壓不住了。

    這樣的念頭,可不止李大嬸一家有。

    如今這青石村,日子好過了,家家戶戶手里頭也活泛了些。

    這吃飽穿暖之後,大伙兒自然也就開始琢磨著,咋個能讓自家娃兒們,也多學點本事,將來能有個更好的出路。

    周文軒接手村學堂之後,也是盡心盡力。

    每日里,都把那些個蒙學的道理,掰開了揉碎了,教給那些個半大不小的娃兒們。

    像張家最小的那個豆子,還有村里其他幾家的娃兒,比如那張河家的二小子栓柱的弟弟,錢大爺的小孫子。

    如今也都能咿咿呀呀地,背上幾段《三字經》了,還認下了不少常用字。

    可這村學堂,還是先前那間破舊的老祠堂改的,地方小,光線也暗。

    桌椅板凳呢,也都是些個東拼西湊的破爛貨,坐著都硌屁股。

    隨著想來念書的娃兒越來越多,這學堂里頭,可就漸漸有些個施展不開了。

    周文軒看著這光景,心里頭也是著急。

    這日,他便尋了個空,找到了張大山。

    “岳父大人,”周文軒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小婿今日前來,是想跟您商議一下這村學堂的事兒。”

    “哦?文軒啊,快坐下說。”張大山示意他坐下。

    “岳父大人,如今村里頭願意送娃兒來念書的人家是越來越多了。”周文軒說道。

    “光是這七八歲到十二三歲的適齡娃兒,怕是就得有那麼四五十個。”

    “可咱們這學堂,還是先前那老祠堂,地方小不說,那窗戶也小,白天里頭都暗得很,娃兒們看書都費勁。”

    “還有那桌椅板凳,也都是些個破舊的,高矮不一,娃兒們坐著也不舒坦。”

    “小婿想著,是不是……能把這學堂給它擴建擴建,再添置些新的桌椅?”

    張大山听了,也是點了點頭。

    他曉得,這周文軒說的都是實情。

    這教育的事兒,可是關系到村子將來的大事,馬虎不得。

    “文軒這話說得在理。”張大山說道,“這娃兒們念書的地兒,確實是該好好拾掇拾掇了。”

    “這事兒,俺支持你!需要多少錢糧,需要多少人手,你盡管開口。”

    “岳父大人高義!”周文軒聞言大喜,“小婿替村里那些娃兒們,謝過岳父大人了!”

    張大山擺了擺手︰“這都是應該的。咱們青石村要想長久興旺下去,就得讓娃兒們都多認幾個字,多明些事理才成。”

    他當即便又召集了“公社會”的幾個理事,還有各甲的甲長。

    把這擴建村學堂的事兒,當著大家伙兒的面一提。

    “各位叔伯兄弟,咱們村這學堂啊,如今是有些個不夠用了。”

    “文軒的意思呢,是想把它給擴建擴建,讓娃兒們能有個更寬敞明亮的地兒念書。”

    “俺琢磨著,這可是大好事!咱們村如今這日子好過了,可不能虧了娃兒們的學問!”

    “這錢糧嘛,咱們公中賬上,如今也有些個結余,先拿出那麼一部分來。”

    “剩下的,各家各戶要是樂意,也都量力而行,湊上那麼一點。”

    “有力氣的呢,也別閑著,都搭把手,爭取早日把這新學堂給它蓋起來!”

    村民們一听說要擴建學堂,那熱情,可比先前蓋自家屋子還要高漲。

    “張先生說的是!這娃兒們念書的事兒,可是頂頂要緊的!”

    “俺家雖然窮,可也曉得這讀書的好處!俺出五十文錢!”

    “俺家出兩袋子糧食!”

    “俺家沒錢沒糧,可俺有的是力氣!這蓋學堂的活計,俺包了!”

    一時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整個青石村都為了這擴建學堂的事兒,忙活了起來。

    張大山親自選了址,就在村子中央那片原先的打谷場旁邊。

    那地方寬敞平整,日頭也好。

    他又照著自個兒的琢磨,畫了新學堂的圖樣。

    比先前那老祠堂,可是要大了好幾倍,窗戶也開得又高又大,保證那屋里頭亮堂堂的。

    還特意隔出了幾間小屋子,給周文軒和將來可能請來的其他先生當歇腳備課的地兒。

    院子里頭,還打算種上幾棵槐樹,夏天里也能給娃兒們遮遮陰涼。

    這新學堂,自然是用那最好的青磚大瓦來蓋。

    村里的泥瓦匠和木匠們,也都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把那活計干得是又快又好。

    沒用上一個月,一座嶄新的、氣派的青石村蒙學堂,便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了!

    新學堂落成那天,整個青石村都跟過節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家家戶戶都領著自家娃兒,穿上漿洗干淨的衣裳,來到這新學堂前頭。

    看著那高高的磚牆,亮堂堂的窗戶,還有那寬敞的院子。

    一個個都樂得是合不攏嘴。

    “哎喲,這新學堂可真是氣派啊!比那鎮上的學堂也差不了多少了吧?”

    “往後啊,咱們村的娃兒們,就能在這亮堂堂的屋子里頭念書了,那福氣可真是不淺啊!”

    張大山又讓柱子,趕制出了一批嶄新的、高矮大小都合乎娃兒們身量的課桌椅。

    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那寬敞的學堂里頭。

    他還特意在學堂的一角,弄了個小小的“圖書角”。

    把那幾本抄錄好的《青石農錄》和《青石藥錄》,還有周先生從小山那里借來的幾本蒙學讀物。

    都仔仔細細地擺放在一個小小的木頭書架上,供那些個好學的娃兒們隨時翻看。

    這新學堂一開張,村里頭那些個先前還在猶豫、或者因為家里頭忙活顧不上的適齡娃兒。

    如今是一個不落地,都被自家爹娘給送了進來。

    甚至,還有些個十三四歲、十四五歲,早就過了開蒙年紀的半大孩子。

    也紅著臉,羞答答地,跟著那些個小不點兒們一塊兒,坐在學堂里頭,听周文軒講那“人之初,性本善”。

    周文軒看著這滿當當一屋子的娃兒,心里頭也是說不出的歡喜和感慨。

    他教了一輩子書,還從沒見過哪個村子,能有這般濃厚的向學之風。

    他教起書來,自然也是更加盡心盡力了。

    不僅把那《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個蒙學經典,都掰開了揉碎了,講得是生動有趣。

    還照著張大山的意思,在課余的時候,教那些個大點的娃兒們,認認算盤,學學簡單的加減乘除。

    說是往後無論是種地、做買賣,還是管家過日子,那都離不開這算術的本事。

    娃兒們呢,也爭氣。

    如今這日子好過了,肚子里頭有食了,身上也穿暖了。

    那念書的勁頭,自然也就更足了。

    每日里,都能看見他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塊兒。

    或者在村頭的大槐樹底下,或者在清澈的小溪旁邊。

    搖頭晃腦地,背著那新學的課文,或者用那小樹枝在地上,比比劃劃地,寫著那剛認下的生字。

    “鐵蛋,你看看,俺寫的這個‘天’字,對不對?”

    “不對不對,你那橫寫得太短了!得像周先生教的那樣,寫得長一些,才好看!”

    “哎,你們說,這‘地玄黃,宇宙洪荒’,到底是啥意思啊?”

    村里頭,那朗朗的讀書聲,是越來越響亮了。

    那股子因為識字而帶來的新奇和喜悅,也漸漸地,在每一個娃兒的心里頭,生了根,發了芽。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19章 村學興盛,識字熱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19章 村學興盛,識字熱潮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