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313章 鄰村效仿,技術共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313章 鄰村效仿,技術共享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可這青石村的好日子,卻像是長了翅膀似的,一下子就飛遍了十里八鄉。

    那些去臨水鎮趕集,或者走親戚路過青石村的鄰村村民。

    瞅見青石村那整齊的青磚大瓦房,那平坦干淨的三合土路,還有那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舒坦笑容。

    一個個都驚得是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哎喲我的娘!這……這還是那個窮得叮當響的青石村嗎?”

    “可不是咋地!這才一兩年的工夫,咋就變得跟那畫兒里頭似的了?”

    “听說啊,是他們村那個張大山張先生,有大本事,領著他們村里人,又是修水利,又是改農具,還種出了啥高產的棉花和大豆!”

    “真的假的?那張大山,以前不就是個悶葫蘆老實頭嗎?咋一下子就變得這麼能耐了?”

    “誰曉得呢!興許是摔下山坡,得了神仙指點也說不定!”

    這些風言風語,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是神乎。

    漸漸地,那些日子過得依舊緊巴的鄰村,可就都坐不住了。

    尤其是跟青石村挨著最近的那幾個村子,比如下溪村、石頭村。

    他們那地,跟青石村也差不離,大多是些個貧瘠的旱坡地,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就勉強混個溫飽。

    如今瞅著青石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他們心里頭,能不眼熱?能不著急?

    這日,下溪村的村長老李頭,還有石頭村的族長王大伯。

    便不約而同地,備了些薄禮,領著村里幾個管事的人,一塊兒來到了青石村。

    指名道姓地,就要拜訪張大山張先生。

    張大山听了下人通報,也是有些個意外。

    他曉得,這青石村的變化,遲早會引來旁人的注意。

    可也沒想到,這鄰村的人,竟然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

    他連忙把人請進了自家那寬敞的堂屋。

    王氏和花兒她們,也趕緊端上了熱茶和自家做的點心。

    “哎呀,李村長,王族長,稀客稀客啊!”張大山拱手笑道。

    “啥風把您幾位給吹來了?”

    那下溪村的李村長老臉一紅,有些個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張……張先生,俺們……俺們這次來,是……是想厚著臉皮,跟您討教討教。”

    “討教?”張大山故作不解,“李村長這話從何說起啊?俺張大山就是個粗人,哪有啥能教您老的?”

    “哎,張先生您就別謙虛了!”石頭村的王族長是個爽快性子,直接就開了口。

    “如今這十里八鄉,誰不知道你們青石村的日子,過得是紅紅火火,芝麻開花節節高啊!”

    “俺們村那些去鎮上趕集的,回來都說,你們青石村如今是家家戶戶蓋新房,人人都能穿上新棉衣,那地里頭的莊稼,更是長得比旁人家高出一大截!”

    “俺們……俺們就是想來問問,張先生您這……到底是有啥發家致富的秘訣不成?”

    張大山听了,心里頭便明白了七八分。

    他曉得,這青石村的富足,是瞞不住人的。

    他沉吟了片刻,說道︰“李村長,王族長,各位老哥。”

    “要說啥秘訣,俺張大山可不敢當。”

    “俺們青石村能有今天這點光景,那也是托了老天爺的福,再加上大家伙兒齊心協力,肯下力氣罷了。”

    “不過嘛,”他話鋒一轉,“俺倒是也從一些個古書上,瞅見了一些個關于農耕營造的粗淺法子。”

    “比如那改良農具的曲轅犁,那漚制堆肥的法子,還有那新近才試種成功的棉花和大豆。”

    “這些東西,倒也確實是讓咱們村的日子,比以前強了不少。”

    李村長和王族長一听,眼楮頓時就亮了。

    “張先生,您說的這些法子……能不能……也傳授給俺們一些?”李村長試探著問道,臉上滿是期盼。

    “俺們村那地,跟你們青石村也差不離,都是些個不頂用的賴地。要是也能學到您這些好法子,那俺們村的日子,怕是也能跟著好過不少啊!”

    王族長也連連點頭︰“是啊是啊,張先生,您要是肯拉俺們一把,俺們全村老少,都感激您的大恩大德!”

    張大山瞅著他們那副誠懇的模樣,心里頭也是有些個動容。

    他曉得,這技術要是光捂在自個兒手里頭,那也只能富裕青石村這一小片地兒。

    可要是能傳揚出去,讓周邊的村子也都跟著學了去。

    那這整個區域的民生,怕是都能得到不小的改善。

    這《天工開物》上說的那些“貴五谷而賤金玉”、“厚生利用”的道理,不也正是如此嗎?

    他沉吟道︰“兩位老哥的心情,俺能理解。”

    “這鄉里鄉親的,能幫一把,俺張大山自然也不會藏私。”

    “只是,這傳授技術,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而且,各村的地勢、水土、人力也都不一樣,這法子能不能在你們村也管用,俺也不敢打包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先生您放心!”李村長連忙說道,“只要您肯教,俺們指定用心學!絕不敢有半分懈怠!”

    “是啊,俺們也不求能跟你們青石村一樣富裕,只要能讓家家戶戶都吃飽穿暖,俺們就心滿意足了!”王族長也表態道。

    張大山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俺也就卻之不恭了。”

    “這樣吧,過幾日,俺讓我家小山和女婿文軒,把咱們村那本《青石農錄》再抄錄幾份出來。”

    “里頭啊,詳細記載了咱們這棉花和大豆的種植法子,還有那堆肥、曲轅犁的制作圖樣。”

    “到時候,俺再派幾個村里有經驗的老把式,跟著他們一塊兒,去你們村里,手把手地教你們。”

    “只是,這學技術,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得有耐心,也得肯下工夫才成。”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村長和王族長听了,都是喜出望外,連連作揖道謝。

    “張先生您這可是……可是救了俺們全村人的活路啊!”

    送走了下溪村和石頭村的人,張大山便把這事兒,跟村里“公社會”的幾個理事說了。

    張河他們听了,自然也是沒有異議。

    “先生做得對!這好技術,就該讓更多的人曉得,大家伙兒的日子都好過了,那才是真個好!”

    于是,沒過幾天,小山和周文軒便抄錄好了幾份《青石農錄》。

    張大山又從村里挑了幾個在種植棉花和大豆上最有經驗的老農。

    讓他們跟著小山和周文軒,分別去下溪村和石頭村,傳授這新的種植技術。

    鄰村的村民們,一听說青石村派人來教他們種高產作物,一個個都興奮得跟什麼似的。

    每日里,都圍著小山他們,問這問那,學得是格外認真。

    遇到那些不識字的,小山和周文軒便耐著性子,一遍遍地給他們講解。

    遇到那些不好理解的,青石村來的老農們,便親自下地,手把手地給他們示範。

    還真別說,這下溪村和石頭村的村民們,也是憋著一股子勁兒要過好日子。

    學起這新技術來,那叫一個用心,一個投入。

    雖然也免不了會遇到些個小波折,小困難。

    可有了青石村的經驗在前頭,再加上小山他們盡心盡力的指導。

    總算是……也都有驚無險地,把這棉花和大豆,給它種了下去。

    等到秋收的時候,這兩個原先跟青石村一樣窮得叮當響的村子。

    竟然也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雖然比不上青石村那麼驚人,可比起往年,那也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家家戶戶的糧倉都滿了,臉上也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一下子,張大山的名聲,還有那青石村的“先進經驗”。

    可就在這周邊地區,徹底傳揚開來了。

    越來越多的鄰村,都派人前來青石村,學習這新的種植技術,或者請求張大山派人去他們村里指導。

    張大山對此,也是來者不拒,盡心竭力地,把那些已經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農業技術,都毫無保留地傳授了出去。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13章 鄰村效仿,技術共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313章 鄰村效仿,技術共享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