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97章 舟車再研,改良馬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97章 舟車再研,改良馬車

    這青石村的“三合土”大道,算是徹底修成了。

    從村口到張家大院,再到那水磨坊、榨油工坊、還有新建的石灰窯。

    那幾條最是要緊的主道,如今都變得是寬闊平坦,堅硬如鐵。

    莫說是尋常的行人走在上面,輕快得像是能飛起來似的。

    就是那滿載著糧食貨物的騾車牛車,跑在上面,也比以前那坑坑窪窪的石子路,不知道要穩當了多少倍,也快了多少倍。

    村民們瞅著這條嶄新的大道,心里頭那個美啊,就甭提了。

    每日里,但凡是得了空,都喜歡到這新路上來回地溜達幾圈。

    用腳後跟使勁地跺跺那堅實的路面,感受著那份前所未有的踏實和自豪。

    可這路修好了,新的問題,卻也跟著冒了出來。

    “爹,您瞅瞅。”

    這日,石頭趕著兩輛滿載著“青石優品”的騾車,準備往鎮上送貨。

    可剛出了村口沒多遠,其中一輛騾車的車輪子,就發出了“嘎吱嘎吱”的怪響。

    拉車的騾子,也顯得有些個吃力,走幾步就得停下來喘口氣。

    “這路是好走了,可咱們家這幾輛老掉牙的騾車牛車,怕是……有些跟不上趟了啊。”石頭抹了把汗,對著一旁送行的張大山抱怨道。

    “以前路不好,車跑不快,倒也顯不出啥來。”

    “如今這路平坦了,想讓它們跑快些,多拉些貨,就覺得……這些家伙什,忒不給力了。”

    張大山聞言,也仔細地瞅了瞅那幾輛騾車。

    這些車,大多還是他剛來青石村那會兒,從鎮上或者鄰村淘換回來的舊貨。

    車輪子是實心的硬木,車軸也是簡單的木頭對木頭,轉動起來,全靠著抹點桐油潤滑。

    車廂呢,更是簡陋得很,就是幾塊木板釘巴釘巴湊合起來的。

    既不結實,也拉不了多少重物。

    更別提啥減震、轉向之類的講究了。

    跑在以前那爛泥路上,慢悠悠地晃蕩著,倒也還能湊合。

    可如今這路修好了,再用這些個老牛破車來運輸,那可就真是……好馬配了爛鞍,白瞎了這條好路了。

    “石頭說的在理。”張大山點點頭,心里頭也暗暗琢磨開了。

    “這路修好了,是方便了運輸。可要是這運輸的家伙什跟不上,那這路的效用,也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成,這車子,也得想法子,給它好好地拾掇拾掇,改良改良才行。”

    他送走了石頭,便又一頭扎進了自家那間堆滿了各種圖紙和工具的“研發工房”里。

    再次翻出了他腦海中的那本寶貝似的《天工開物》。

    仔仔細細地,研讀起那《舟車》一篇來。

    書上畫著不少古代車輛的圖樣。

    有那兩輪的戰車,四輪的輜重車,還有那專門用來載人的、帶有車篷的“安車”。

    雖然這些車輛的形制,大多還比較原始。

    可其中一些個關于車輪的構造、車軸的安裝、車廂的承重、以及挽具的設計等方面的記載。

    卻也給了張大山不少新的啟發。

    “這車輪子,要想讓它轉得更順溜,更省力,關鍵就在這車軸和軸承上。”張大山瞅著書上的圖樣,心里頭盤算著。

    “咱們現在用的這木頭軸,摩擦力太大,還容易磨損發熱。要是能想法子,給它換成更耐磨、也更光滑的材料,比如……用那經過反復鍛打的上好熟鐵做軸心,再配上用硬木或者青銅打制的套筒,里頭再抹上些個好油脂,那轉動起來,豈不是要順暢得多?”

    “甚至……要是能弄出些個圓溜溜的小鐵珠子,或者小鐵滾柱子,夾在那軸心和套筒之間,讓它們滾動起來,那摩擦力,怕是還能再小上不少呢。”

    這就是後世那“滾珠軸承”和“滾柱軸承”的雛形了。

    雖然以眼下青石村的技術條件,要想制造出那麼精密的玩意兒,還有些難度。

    可至少,也給他指明了一個改良的方向。

    “還有這車廂,”他又琢磨著,“咱們現在這個,就是幾塊木板釘的,又笨又重,還拉不了多少東西。”

    “書上說,這車廂的承重,主要還是靠那底下的幾根大梁。”

    “要是能把這大梁的材質選好了,結構也設計得更科學些,比如用那更輕便、也更堅韌的竹木復合結構,或者用那三角形的穩定結構。”

    “那這車廂的自重,就能減輕不少,載貨的量,自然也就能提上去了。”

    “至于這減震嘛……”張大山瞅著書上那些個畫著帶有彈簧狀構件的“安車”圖樣,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這個時代,可沒有後世那種螺旋彈簧或者鋼板彈簧。

    要想給這硬邦邦的馬車減震,怕是……有些個難度。

    “不過,”他轉念一想,“書上倒是提到過,有些個高檔的馬車,會在車軸和車廂之間,用那柔韌的皮革條子,或者用那經過特殊處理的、富有彈性的彎曲木條,來做連接和緩沖。”

    “雖然效果可能比不上後世的彈簧,可也總比這硬踫硬地顛簸要強上不少吧?”

    “還有這挽具,”他繼續琢磨著,“咱們現在給騾馬套車用的那些個繩索和皮帶,瞅著就勒得慌,怕是也影響了它們使力。”

    “書上畫著幾種更合理的挽具樣式,有那套在脖子上的頸圈式,也有那綁在胸前的胸帶式,據說都能讓牲口拉車的時候,更省力,也更舒坦些。”

    張大山越琢磨,這腦子里頭的念頭就越多,也越興奮。

    他當即便鋪開紙筆,就著那昏黃的油燈。

    將自己這些個關于改良運輸馬車的奇思妙想,都一點點地,用他那獨特的“簡筆畫”和“新式數目字”,給它勾勒描畫了出來。

    什麼帶軸承的車輪,輕便堅固的車廂,簡易的減震裝置,還有那更科學的挽具。

    一時間,各種各樣新奇的念頭,都匯聚在了他的筆尖。

    第二日一早,張大山便拿著他那畫了滿滿幾張紙的“改良馬車設計圖”。

    興沖沖地,找到了正在木工房里帶著學徒們趕制新織機的柱子,和正在鐵匠鋪里揮汗如雨打制農具的鐵牛。

    “柱子,鐵牛,你們倆都過來瞅瞅。”

    “爹這里,又琢磨出了個新玩意兒。”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97章 舟車再研,改良馬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97章 舟車再研,改良馬車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