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95章 眾議修路,再定方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95章 眾議修路,再定方案

    那連綿的春雨,總算是有了些停歇的苗頭。

    天空中,雖然還飄著些零星的雨絲,可那厚重的烏雲,卻也漸漸地散開了些。

    露出了幾片洗過似的、淺藍色的天。

    張大山瞅著這天色,知道這修路的事兒,不能再拖了。

    他當即便讓石頭和柱子,去把村里“公社會”那幾個理事。

    還有各甲的甲長,以及幾個平日里在村里說話有分量、也肯為大家伙兒出力的老者和壯年漢子。

    都請到了自家那寬敞的堂屋里。

    人一到齊,王氏和花兒她們,便端上了熱騰騰的姜茶和幾碟子自家做的炒豆子、南瓜干。

    大伙兒圍著那燒得旺旺的炭火盆,身上那股子因為淋了雨而帶來的寒氣,也漸漸地被驅散了不少。

    “各位叔伯兄弟,今兒個請大家伙兒來,還是為了咱們村這路的事兒。”

    張大山也不繞彎子,開門見山地說道,聲音里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鄭重。

    “前些日子那幾場春雨,想必大家伙兒也都瞅見了。”

    “咱們村那幾條道,無論是出村的主道,還是通往各家作坊的小路。”

    “都被那雨水給泡得……不成樣子了。”

    “泥的泥,坑的坑,車馬難行,人走著都費勁。”

    “這不僅僅是耽誤了咱們平日里的出行,更要緊的是,它耽誤了咱們村各項營生的進出啊。”

    “石頭前幾日從鎮上回來,那騾車都差點陷在泥里頭。”

    “鐵牛他們往‘公倉’運米面,也都是一擔子一擔子地硬扛。”

    “長此以往,這可不成。”

    他這話一出口,堂屋里頓時就響起了一片附和之聲。

    “是啊,張先生,您說的是。這路不好走,可真是愁死人了。”

    周文軒也緊跟著說道,他如今也算是張家的女婿,對村里的事自然上心︰“岳父大人所言極是。”

    “這道路不暢,不僅影響村民出行,對我家布坊的貨物運送,也著實是個大麻煩。”

    “前幾日花兒趕制出來的那幾匹上好的彩布,就因為路上泥濘,石頭都不敢輕易讓騾車拉去鎮上,生怕給顛簸壞了,或是被那泥水濺髒了,誤了交貨的時辰,也損了咱們‘青石布藝’的信譽。”

    錢大爺也嘆了口氣︰“以前村里窮,路爛點也就罷了。可如今咱們村這日子眼瞅著就好起來了,這路要是跟不上,那可真是……拖了後腿了。”

    張大山點點頭,示意大家伙兒稍安勿躁。

    “所以,俺琢磨著,咱們這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光是簡單地鋪點石子、墊點沙土就算完事了。”

    “那法子,治標不治本,雨水一泡,照樣白搭。”

    “咱們得想法子,給它來個……脫胎換骨的大改造!”

    “要修,就得修成那種能經得住風吹雨打,也能扛得住車拉馬拽的‘鐵板路’!”

    他這話,說得是斬釘截鐵,也充滿了決心。

    眾人听了,都是精神一振,可隨即又有些犯嘀咕。

    “張先生,您說的這‘鐵板路’,怕是……不好修吧?”張河有些遲疑地問道。

    “這開山鑿石,鋪設路面,那得花多少錢糧,費多少工夫啊?”

    “是啊,咱們村這‘公中’賬上,雖然也攢下了些錢糧,可也經不起這麼大的折騰吧?”其他幾個甲長也面露難色。

    張大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這修路的錢糧和工夫,確實是少不了。”

    “可俺這里,倒也有個能讓這路面更結實、更耐用,也……相對省些大塊好石料的法子。”

    “哦?張先生快說來听听!”眾人頓時都來了興致,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

    張大山也不賣關子,他拿起一根燒火棍,就在那堂屋的泥地上,比比劃劃起來。

    “俺從一本講營造的古書上看來的,有一種叫做‘三合土’的玩意兒。”

    “就是用那石灰、沙子、還有一些個大小適中的碎石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給它摻和勻了,再加水拌和。”

    “然後呢,一層一層地,鋪在早已挖好、也夯實了的路基之上,再用那大石碾子,或者沉重的木夯,給它一層一層地砸結實了。”

    “書上說啊,這‘三合土’一旦干透了,那硬度,簡直比那青石板還要強上幾分,還不怕水浸,最是耐久不過了。”

    “咱們村如今不是也開了石灰窯,燒出了不少好石灰嗎?”張大山特意提了一句。

    “那石灰,正好就能派上大用場。”

    “再加上河道里清出來的那些沙石,還有開山采的那些碎石料,也都能用上。”

    “只要咱們把這配比給它拿捏準了,把這路基給它處理好了,把這夯實的力道給它使足了。”

    “俺就不信,修不出那能讓牛車馬車跑得飛快的‘鐵板路’來!”

    他這番話,說得是有理有據。

    也讓那些原本還對修路心存畏難的村民們,都听得是眼楮發亮,心里頭也活泛了起來。

    “三合土?這玩意兒……真有那麼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听張先生這麼一說,倒像是個好法子。要是真能修出那不怕水泡的硬路面來,那咱們可就省老鼻子事兒了。”

    錢大爺捻著胡子,沉吟道︰“老漢我年輕的時候,也曾听過一些個走南闖北的老匠人,說起過這‘三合土’的妙用。據說那些個京城府里的大官道,還有那堅固的城牆地基,有不少都是用這法子修的。只是……這配比和夯實的火候,怕是不好掌握啊。”

    “錢大爺說的是。”張大山點點頭,“這‘三合土’的配比,確實是關鍵。”

    “石灰多了,容易開裂。沙子多了,又不結實。碎石的大小和用量,也都得有講究。”

    “不過,大家伙兒也別擔心。俺先前也曾偷偷地,在自家後院那幾條小道上,試著弄過幾回。”

    “雖然也失敗了不少次,可也算是……摸索出了一些個粗淺的門道來了。”

    他這話,半真半假。

    確實是試驗過,可那真正的“秘方”,還是得靠《天工開物》的指點。

    “所以,俺提議,咱們這次修路,就用這‘三合土’的法子。”

    “先從村口到咱們這張家大院,再到那水磨坊和榨油工坊的這幾條主道下手。”

    “等有了經驗,再慢慢地,把村里其他那些個道道兒,也都給它拾掇利索了。”

    “至于這錢糧和人手嘛,”他話鋒一轉,又回到了最實際的問題上。

    “還是照著老規矩,‘公中’出一部分,各家各戶也按照人丁和田畝,分攤一部分。”

    “出的力氣,也都記在‘工分簿子’上,年底分紅利的時候,也能算是一份功勞。”

    “大家伙兒,瞅著這個章程,中不中?”

    他這個提議,可以說是既有技術保障,又有利益驅動。

    那些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村民代表們,互相看了看,也都漸漸地打消了顧慮。

    “中!張先生這法子,俺們都信得過!”張河第一個就拍著胸脯表態。

    “只要能把這路修好了,讓咱們往後出門不再受那泥濘之苦,多出點力氣,那算啥?”

    “是啊,路通財通。這路修好了,咱們村的好東西,才能更好地運出去,換回更多的錢糧來。這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好事啊!”其他幾個理事和甲長,也都紛紛點頭附和。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95章 眾議修路,再定方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95章 眾議修路,再定方案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