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275章 規模種植,本草廣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275章 規模種植,本草廣傳

    丫丫從藥王山初次學成歸來,便在村里顯露了不凡的醫術。

    李老漢那樁凶險的急癥,硬是被她幾副湯藥給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這事兒,讓青石村的鄉親們,對這個平日里文文靜靜的二姑娘,是既驚奇又佩服。

    也讓張大山提議興建“青石醫館”的事兒,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擁護。

    眾人拾柴火焰高,沒過多少日子。

    那座位于村學堂旁邊、由幾間舊廂房修繕改造而成的“濟民堂”便像模像樣地立了起來。

    “濟民堂”自取“懸壺濟世,普濟萬民”之意。

    雖然還只是幾間簡樸的屋舍,一間診室,一間藥房,外加兩間能讓重病號臨時歇腳的“留觀房”。

    可對于這十里八鄉都難得有個正經大夫的窮山溝來說。

    這“濟民堂”的開張,那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也是活命的指望。

    醫館是建起來了,可這治病救人的藥材,卻又成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丫丫自家後院那個藥圃,雖然在她的精心打理下,也種了不少常用草藥。

    可要想滿足全村人,那點產量,顯然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的。

    張大山自然也早就想到了這一層。

    他知道,這藥材,不僅僅是能治病救人。

    更是……一項能給青石村帶來豐厚回報的“金疙瘩”產業。

    想當初,他張家能從那家徒四壁的絕境中爬出來,靠的可就是這山上采來的藥材,換回了第一桶金。

    如今,有了趙四海那條穩定的銷路。

    有了石頭這小子日益活絡的商業頭腦。

    再加上丫丫對藥材品質和藥性的把關。

    這青石村的藥材生意,要是能把它做大了,做精了。

    那帶來的好處,怕是比那水磨坊和榨油工坊,還要更可觀呢。

    “這藥材啊,光靠著去山里頭瞎貓踫死耗子似的亂采,那不成。”

    這日,張大山又召集了村里“公社會”的幾個主要理事成員,以及各甲的甲長。

    在宗族的堂屋里,商議起了這“藥材產業”的大計。

    “山上的野藥,雖然藥性足,可畢竟是靠天吃飯,產量不穩,采挖也費時費力,還危險。”

    “依俺看,”張大山指了指窗外那些連綿起伏的青石山。

    “咱們村這山多地少,有不少荒山坡地,還有那些林子底下的空地,平日里也就長些沒用的雜草灌木,白白荒廢了,著實可惜。”

    “咱們是不是可以,也學著那些專門種藥材的大戶人家那樣。”

    “把一些咱們青石村這水土能種活、平日里也常用得到、或拿到外面能賣上好價錢的藥材,給它有計劃地,成片地種起來?”

    他這話一出口,眾人都是眼楮一亮。

    是啊,這張先生的本事,可不僅僅是會做那些神仙似的機器。

    他那手辨識藥材、炮制藥材的絕活,那也是十里八鄉都出了名的。

    要是能得他指點,把那些金貴的藥材也種在自家地里頭。

    那……那豈不是又多了一條發家致富的好路子?

    “張先生,您這主意好啊!”李老四第一個就激動地說道。

    他家就有幾畝靠近山腳的荒坡地,平日里種啥啥不成,正愁著沒用處呢。

    “只是……這藥材嬌貴,咱們這些莊稼漢,可從來沒擺弄過。怕是種不活,種出來也不值錢啊。”

    “這藥材種植,確實比種莊稼要精細些,里頭的門道也多。”

    “不過,大家伙兒也別擔心。”

    “俺這里,正好有幾本關于藥材種植和炮制的《本草經解》之類的舊書。”

    “回頭俺讓小山和文軒,把里頭那些咱們能用得上的法子,都給它摘抄出來,給大家說說。”

    “大家伙兒可以照著書上的法子去學,去試。”

    “俺也會把自家這些年種藥材、炮制藥材的經驗,都毫無保留地教給大家伙兒。”

    “從選種、育苗、移栽,到那田間的除草、施肥、防蟲,再到最後的采收、晾曬、炮制。”

    “每一個環節,俺都會手把手地教,保證讓大家伙兒都能學會,都能種出好藥材來。”

    他又說道︰“至于這藥材的種類嘛,咱們也不能瞎種。”

    “得選那些既適合咱們青石村這水土氣候,又……在外面有銷路、能賣上價錢的。”

    “比如,那黃 、當歸、甘草,這都是補氣養血的好東西,用量大,價錢也穩當。”

    “還有那金銀花、連翹、板藍根,這些清熱解毒的,平日里家家戶戶也都能用得上,不愁沒銷路。”

    “再有,就是咱們青石山上那些野生的、品質不錯的地道藥材,比如那茯苓、半夏、天麻啥的,咱們也可以嘗試著,自己撫育和引種,看看能不能也把它們變成咱們的‘搖錢樹’。”

    他說的這些藥材,大多都是《天工開物•本草》中詳細記載,經過他自家藥圃多年試種,證明確實適合在青石村生長的。

    “至于這銷路嘛,大家伙兒更不用擔心。”張大山自信地一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趙四海趙掌櫃那條線,還有石頭這小子在外面跑著。”

    “只要咱們能種出真正的好藥材來,還怕賣不出去?”

    “到時候,就由俺們張家牽頭。”

    “統一收購大家伙兒種出來的合格藥材,再進行精細的炮制和分級。”

    “然後,再以一個好價錢,賣給那些識貨的客商。”

    “這其中的利潤,自然也少不了大家伙兒的一份。”

    他這番話說得是既有規劃,又有技術,還有銷路保障。

    簡直是把村民們心里頭所有的顧慮,都給打消得一干二淨了。

    眾人听得是心花怒放,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扛著鋤頭,去那荒山坡上開闢藥田了。

    于是,繼水利、農具、糧食加工、蒙學之後。

    一場旨在將青石村打造成“藥材之鄉”的“中草藥種植推廣運動”,便在張大山的親自策劃和大力推動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張大山先是帶著幾個有經驗的老農和年輕力壯的後生。

    走遍了青石村周邊的山山水水,仔仔細細地勘察了各處的土質、水源和日照朝向。

    然後,便根據不同藥材的生長習性,為各家各戶,規劃出了最適合種植的藥材品種和種植區域。

    那些向陽的、排水良好的沙質坡地,就適合種黃 、甘草。

    那些陰涼濕潤、腐殖土厚的林下地,則適合種天麻、黃精。

    而那些靠近水源、土層深厚的平緩地塊,則可以嘗試著種些當歸、白芍之類的。

    他還從自家那早已興旺的藥圃里,精挑細選出一批長勢最好、也最純正的藥材種苗和種子。

    分發給了那些願意參與藥材種植的農戶。

    在張大山的悉心指導和村民們高漲的熱情參與下。

    青石村那些原本荒蕪沉寂的山坡和林地,很快就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一片片規劃整齊的藥田,如同綠色的地毯一般,在山野間鋪展開來。

    空氣中,也開始彌漫起各種草藥特有的、淡淡的清香。

    在推廣藥材種植的同時,丫丫也沒有忘記父親當初的囑托,和她自己學醫的初衷。

    她利用在“濟民堂”坐堂行醫的間隙。

    在村學堂休沐的時候。

    常常會召集村里的婦人、孩子,和一些對草藥感興趣的漢子們。

    用最淺顯易懂、也最生動有趣的語言。

    給他們講解一些關于《本草》的淺顯知識和日常保健的土法子。

    她會告訴他們,那春天里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不僅能當菜吃,還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那夏天里清涼解暑的薄荷葉,泡水喝能提神醒腦,還能緩解中暑頭痛。

    那秋天里酸甜可口的野山楂,不僅能開胃消食,還能活血化瘀。

    那冬天里用來取暖的艾草,曬干了點燃燻屋子,不僅能驅蚊逐蟲,還能預防一些時疫感冒。

    她還會把一些常見的、容易混淆的有毒植物的圖樣,畫在木板上,掛在醫館門口和村學堂的牆壁上。

    讓大家伙兒都能認清楚了,免得不小心誤食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她甚至還學著爹爹的樣子,也編了幾句關于辨識草藥、安全用藥的順口溜。

    比如,“路邊野花不要采,當心腸肚壞”、“識得草藥是個寶,不識草藥是根草”、“是藥三分毒,用前問大夫”……

    這些簡單上口、又充滿了實用智慧的“本草歌謠”。

    很快就在青石村的孩子們中間,傳唱開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75章 規模種植,本草廣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275章 規模種植,本草廣傳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