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52章 官府傳聞,福禍難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52章 官府傳聞,福禍難料

    張老漢的病,在張大山那番“有限援手,保持底線”的處置之後,老宅那邊雖然依舊怨氣沖天,但也暫時沒再鬧出什麼ど蛾子。

    或許是因為張大山的態度太過堅決,或許是張老漢的身體狀況確實不容樂觀,讓他們暫時無暇他顧。

    而張二狗,在經歷了那場自取其辱的“悔悟”表演之後,似乎也徹底認清了現實,要麼是更加消沉,要麼是在劉氏的壓迫下不得不另尋出路,總之是沒再敢輕易出現在張大山家門口。

    然而,張大山的心中,卻始終縈繞著一絲淡淡的、揮之不去的隱憂。

    這種隱憂,並非來自老宅那邊的糾纏,也並非來自村長和地主的潛在威脅。

    而是來自于……一種更加模糊、更加不可預測的層面。

    他總感覺,自家這段時間以來,似乎……太過“惹眼”了。

    無論是那座在村里顯得格外“氣派”的新房。

    還是那架能引水灌溉、化腐朽為神奇的龍骨水車。

    亦或是通過趙四海商隊,源源不斷銷往外地、並且據說頗受歡迎的精麻布、精品米酒和特色醬料。

    這些東西,單獨拿出來一件,或許還能用“運氣好”、“瞎琢磨”來解釋。

    但當它們集中出現在一個原本一貧如洗、剛剛分家不到兩年的農戶身上時。

    就難免會引來過多的關注和猜測。

    尤其是與趙四海商隊的合作日益緊密之後。

    張大山明顯感覺到,趙掌櫃看自己的眼神,除了商人的精明和伙伴的熟絡之外,似乎還多了幾分探究和深意。

    趙四海在閑聊時,也常常會有意無意地打听張大山這些“本事”的來源,或者感慨他“屈居于此,實在可惜”。

    雖然張大山每次都用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含糊應對過去。

    但他也知道,像趙四海這樣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精明商人,絕非那麼容易糊弄。

    他會不會將自己的“異常”之處,透露給某些有心人?

    比如,那些與他有生意往來的、縣城甚至府城里的達官顯貴?

    張大山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這天,石頭從臨水鎮給趙四海送完一批新炮制的藥材回來後,臉上就帶著幾分凝重和不安。

    “爹,”他將收到的貨款仔細交給父親後,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俺……俺這次在悅來客棧,好像……听到點風聲。”

    “哦?什麼風聲?”張大山心中一緊。

    “俺去送貨的時候,趙掌櫃正好在跟幾個像是……像是衙門里的人在說話。”

    “俺在外面等,隱約听到他們好像在提……青石村……還提到了什麼……水車……能人……之類的。”

    “後來趙掌櫃送他們出來,看到俺,臉色還有點……不太自然。”

    “等俺進去交貨時,趙掌櫃還特意囑咐俺,說咱們家最近風頭有點勁,行事務必低調,莫要招惹是非。”

    石頭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父親。

    張大山听完,眉頭立刻就鎖了起來。

    衙門里的人?

    關注水車和“能人”?

    趙四海還特意提醒要低調?

    這絕不是什麼好兆頭。

    看來,自己之前的預感是對的。

    他們一家,很可能……已經被官府給盯上了。

    這個猜測,讓張大山的心情變得異常沉重。

    被官府關注,這可比被村長或者地主盯上要麻煩得多,也危險得多。

    在這個“民不與官斗”的時代,官府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他們若是真的對自家的技術或者財富產生了興趣。

    那可不是靠著幾分蠻力或者一點小聰明就能應付過去的。

    人家隨便找個由頭,就能讓你家破人亡。

    “此事……非同小可。”

    晚上,張大山將這個情況,以及自己的擔憂,悄悄地跟王氏和周先生說了。

    王氏听完,嚇得臉色都白了,抓著丈夫的手不停地顫抖︰“當家的……那……那可咋辦啊?官府要是真找上門來……”

    周先生則捻著胡須,沉吟了許久,才緩緩開口︰“此事……確實蹊蹺。”

    “按理說,區區一個偏遠山村的農戶,即便有些奇巧淫技,也未必能入得了縣衙大老爺的法眼。”

    “除非……”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除非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先生的意思是……張有德?還是劉富貴?”張大山立刻反應過來。

    “皆有可能。”周先生點頭,“張有德失了威信,劉富貴斷了財路,他們二人對你必然是恨之入骨。若是他們自己動不了你,借官府這把刀來殺人,也並非不可能。”

    “那……先生,依您之見,小子該如何應對?”張大山急忙請教。

    “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周先生說道,“既然現在還只是傳聞和猜測,你切不可自亂陣腳。”

    “平日里,依舊要謹言慎行,低調務實,切莫再搞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動作’來,以免引人注目。”

    “家里的各項事務,特別是與外界的交易往來,,不給任何人留下口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對村里鄉鄰,依舊要保持善意,但也要保持警惕。”

    “最重要的,”周先生加重了語氣,“萬一……官府真的來人了。你務必記住八個字——恭敬謙卑,守口如瓶。”

    “態度要絕對恭敬,不可有絲毫怠慢和頂撞。”

    “言語要絕對謙卑,將自己說得越普通、越渺小越好。”

    “至于你那些‘本事’的來源,就一口咬定是自家多年摸索、窮則思變的‘土法子’,絕不可提及其他。”

    “只要你不主動露富,不狂妄自大,不授人以柄。官府那邊,也未必就真的會對你一個小小的農戶大動干戈。”

    周先生的這番話,如同定心丸,讓張大山那顆焦慮不安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知道,先生說得對。

    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任何小聰明和小動作都是徒勞的。

    唯有謹小慎微,藏鋒守拙,才是保身之道。

    接下來的日子里,張大山立刻調整了策略。

    他讓家里的各項生產活動,都適當放緩了節奏。

    藥材的采挖和交易,依舊進行,但規模和頻率都控制在了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

    釀酒和制醬,也主要是滿足自家和少數幾個固定鄰居的需求,不再刻意追求產量。

    提花布的生產,也暫時以完成趙四海之前的訂單為主,沒有再主動拓展新的銷路。

    同時,他也加強了對家人的約束和提醒。

    告誡他們在外面不要亂說話,不要顯擺家里的東西,待人接物要更加謙遜低調。

    整個張家,都進入了一種外松內緊、高度警惕的狀態。

    他們在等待。

    等待著那只懸在頭頂的、名為“官府關注”的靴子,到底會以何種方式落下。

    這份等待,是如此的煎熬,也充滿了未知。

    福兮?禍兮?

    無人能料。

    終于,在數日的惴惴不安之後。

    這一天,張河再次面色惶急地跑到了張家院外。

    “大山哥。大山哥。”

    “縣……縣衙真的來人了。”

    “一頂轎子,好幾個衙役,已經進村了。”

    “正……正往村長家去了。”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張大山的心,猛地一沉。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52章 官府傳聞,福禍難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52章 官府傳聞,福禍難料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