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

第16章 辨識野菜,初顯身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洪崖洞主 本章︰第16章 辨識野菜,初顯身手

    昨天帶回來的那一小捧薺菜,摻和著僅剩的糠麩,勉強煮了一鍋稀得能照見人影的糊糊。

    十口人分下去,每人也就喝了小半碗,僅僅是潤了潤干渴的喉嚨,根本驅散不了腹中那如影隨形的饑餓感。

    尤其是幾個年幼的孩子,夜里依舊餓得翻來覆去睡不著,發出細微的抽泣聲。

    張大山听在耳中,如同針扎在心上。

    他知道,光靠昨天那點收獲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再去山上。

    而且,不能再像昨天那樣,如同沒頭蒼蠅般亂撞了。

    必須更仔細,更用心,更有目標地去尋找。

    他躺在冰冷的干草鋪上,強迫自己不去理會腹中的空鳴和身體的虛弱。

    他的大腦,如同一個蒙塵已久的搜索引擎,開始瘋狂地運轉起來。

    他努力回憶著前世關于植物學的零星知識,那些在紀錄片里、在書本上、甚至在網絡上看到過的關于野菜、野果、可食用根睫的圖片和描述。

    他也努力挖掘著腦海中《天工開物》里關于“草木”、“乃粒”篇章的記載,雖然很多內容還晦澀難懂,但其中關于一些常見農作物伴生雜草、或者具有藥食同源特性植物的描述,或許能提供一些線索。

    他還仔細梳理著原主張大山留下的那些關于青石山的、模糊而零散的記憶。

    哪里可能有水源?哪里土質相對疏松?哪里背風向陽?

    不同的環境,會生長不同的植物。

    一夜未眠。

    當第二天清晨的微光再次亮起時。

    張大山的眼中,雖然布滿了血絲,卻多了一份不同于昨日的清明和篤定。

    他似乎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方向和目標。

    “鐵牛,石頭,你們倆跟我一起上山。”

    他掙扎著起身,對兩個已經醒來、正茫然地望著棚頂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說道。

    他知道,僅憑自己現在的體力,很難有太大的收獲。

    必須帶上幫手。

    而且,也該讓這兩個半大的小子,開始學習如何在絕境中尋找生機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上山?”鐵牛愣了一下,隨即默默點頭,“哎。”

    石頭則顯得有些興奮,又有些擔憂︰“爹,您身子……行嗎?”

    “死不了。”張大山擺擺手,“快準備一下,咱們早去早回。”

    這一次,他們的準備比昨天稍微“充分”了一些。

    除了鐮刀和木棍,張大山還找出了家里那把唯一還算完整的、豁了幾個口的破鋤頭。

    背簍也多帶了一個。

    至于食物……依舊是沒有。

    父子三人,空著肚子,再次踏上了前往青石山的路。

    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的腳步也變得更加堅定。

    張大山不再像昨天那樣只在山腳徘徊。

    他帶領著兒子們,朝著記憶中水源相對充足、土質也略微好一些的山坳走去。

    一路上,他不再是低頭趕路,而是時刻留意著路邊的每一株植物。

    “鐵牛,你看這種草。”

    他指著一叢葉片呈羽狀、邊緣帶著細小絨毛的植物,“葉子背面發白,根挖出來是黃色的,有點像人參須子,這個叫‘翻白草’,根能吃,也能止血。”

    “石頭,你聞聞這個。”

    他又揪下一片葉子遞給石頭,“有點沖鼻子的怪味,葉子像把小蒲扇,這個叫‘蒼耳’,它的嫩苗可以吃,但果子有毒,不能亂踫。”

    他開始有意識地,將自己辨認出的植物教給兒子們。

    無論是能吃的,有毒的,還是能入藥的。

    他都盡量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告訴他們關鍵的辨認特征。

    鐵牛听得認真,默默記在心里。

    石頭則好奇心重,問個不停。

    “爹,那這個呢?長得跟薺菜有點像,但葉子更大些。”

    “這個叫‘碎米薺’,也能吃,味道差不多。”

    “這個開小黃花的呢?”

    “那是‘敗醬草’,苦得很,不能吃,但搗爛了能敷瘡。”

    張大山的腦子,就像一本活的植物圖譜。

    雖然很多知識還很零散,甚至不完全確定。

    但他那份篤定的語氣,和他能準確說出各種植物細微特征的能力,還是讓鐵牛和石頭感到無比的驚訝和佩服。

    爹……好像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

    懂得太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了。

    來到那片相對平緩、背風向陽的山坳。

    這里的植被,果然比山腳下要稍微茂盛一些。

    雖然依舊是枯黃一片,但仔細尋找,總能發現一些“漏網之魚”。

    “快看。這里有一大片。”

    石頭眼尖,首先在一處石縫邊的濕潤地帶,發現了一片匍匐生長的、葉片肥厚、顏色暗紅的植物。

    “這是馬齒莧。”張大山確認道,“性子有點寒,不能多吃,但焯水之後,味道還行,也能頂飽。”

    父子三人立刻動手,將這片意外發現的馬齒莧小心翼翼地采挖下來。

    接著,張大山又在一片相對松軟的土坡上,發現了幾株葉子已經枯黃、但根部異常膨大的植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是他昨天挖到的那種不明根睫。

    “鐵牛,用鋤頭,小心點挖,別挖斷了。”

    他指揮著力氣最大的鐵牛。

    鐵牛應了一聲,掄起鋤頭,小心地刨開周圍的泥土。

    很快,一個個大小不一、形狀類似紡錘、外皮黃褐色的塊根便顯露出來。

    大的足有成人手臂粗細,小的也有拳頭大小。

    張大山拿起一個,刮掉外皮,露出里面潔白細膩、帶著粘液的內瓤。

    他想起來了。

    這東西,很像前世常見的……山藥。

    或者說,是野生的山藥。

    這可是好東西啊。

    不僅能充饑,還健脾益肺,是藥食同源的佳品。

    “挖。都挖出來。”

    他立刻吩咐道。

    有了這野生山藥,今天的收獲,可就比昨天強太多了。

    除了薺菜、馬齒莧、野生山藥。

    他們還幸運地在一棵腐朽的枯樹樁上,找到了一些黑色的、狀如耳朵的木耳。

    又在幾處背陰的石壁下,發現了幾叢可以清熱解毒的蒲公英。

    甚至,石頭還在一處草叢里,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被廢棄的野雞窩,里面竟然還有兩枚尚未完全變質的野雞蛋。

    收獲,比昨天豐盛了許多。

    雖然依舊沒有找到能填飽肚子的主食,山藥雖然頂餓,但也不能當飯吃。

    但至少,這些種類繁多的野菜、根睫、菌子和意外得來的野雞蛋。

    足以讓全家人今天能吃上一頓像樣的、不再是清湯寡水的“大餐”了。

    看著漸漸鼓起來的兩個背簍。

    鐵牛和石頭的臉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座看似貧瘠枯寂的大山里,竟然隱藏著這麼多能吃的東西。

    而這一切,都得益于爹那仿佛無所不知的“本事”。

    “爹,您……您咋認識這麼多草啊?”

    回去的路上,石頭終于忍不住問道。

    “呵呵。爹以前……年輕的時候,跟一個走方的老郎中,學過幾天。”

    張大山隨口編了個理由。

    他知道,自己身上的秘密太多,暫時還不能完全暴露。

    只能一點點地,潛移默化地,讓家人慢慢接受。

    “原來是這樣。”

    石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看向父親的眼神里,卻充滿了更加濃厚的崇拜。

    辨識野菜,初顯身手。

    這一次上山,張大山不僅僅是為家人找到了救命的口糧。

    更是第一次,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里,展現出了他作為“李明”所擁有的、不同于“張大山”的獨特價值。

    知識,哪怕只是最基礎的植物辨識知識。

    在絕境之中,也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而這份力量,將成為他帶領全家走出困境,開創未來的,最可靠的依仗。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方便以後閱讀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6章 辨識野菜,初顯身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第16章 辨識野菜,初顯身手並對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