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保持安靜啊,不要影響大山接受采訪!”
“大山現在代表的就是我們紅柳村,知道不!”
眼看著魏大山帶著張瑜和丁俊良進入了大棚,而村民們竟然也想跟著進去,黃有田連忙站在門口,攔住了眾人。
這些家伙,平日里有什麼事情,能躲多遠躲多遠,一遇到熱鬧,比誰都蹭的靠前。
“知道了!”
見狀,村民們也無可奈何。
但好不容易遇到這麼稀罕的事情,誰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八卦,既然從正門進不去,他們也只能走到遮蓋塑料布的地方,通過塑料布往里面張望,想要看個真切。
“你們說,這魏大山上了電視,是不是也算名人了?”
“那還用說,大山也真是能耐,竟然悄悄的在這大棚里種出了蔬菜!”
“是啊,咱們只能吃大白菜土豆,你看看人大山家,哪怕是大冬天,照樣能吃到黃瓜西紅柿!”
村婦們一邊張望,一邊竊竊私語,言語之中,充滿了對魏大山的羨慕。
早上他們跟著進入大棚,也充滿了震撼,誰也沒想到,魏大山還真的種出了黃瓜西紅柿,這可把大家伙兒給羨慕壞了。
雖然今年土地分開之後,吃的是不太缺了,但一到了冬天還是那老三樣,一天到晚換著法子吃,誰不想吃點新鮮的蔬菜啊。
尤其是同樣蓋大棚種植木耳的幾戶人家,心里也尋思著,既然魏大山能種出蔬菜了,他們是不是也能種出來?
可看看大山家溫室里的肥沃土地,再看看自家那鹽堿地,他們也只能無奈嘆息。
即便能種植蔬菜,以他們大棚內的土壤情況,想要播種的話,最少也得明年開春,而且還是不斷窩肥的前提下!
與此同時。
走入大棚的魏大山,也在張瑜的安排下,站在了一個結出了不少西紅柿的藤蔓旁邊,而攝影師丁俊良,已經扛著設備,站在一旁進行拍攝了。
“呼……”
張瑜長呼了一口氣,心中也是暗暗奇怪,明明自己也算老記者了,今天怎麼還有點緊張起來了。
調整了下呼吸,張瑜沖著丁俊良點點頭,這才開始了對魏大山的采訪。
“魏大山先生,冬天能長出夏天吃的黃瓜西紅柿,著實讓人驚奇。我想問你個問題,你是怎麼想到,在大棚內種植黃瓜西紅柿這些的?”
話音落下,鏡頭就對準了魏大山。
本以為初次接受采訪的魏大山會緊張,畢竟魏大山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土里面刨活的鄉下農民,哪里見過這樣的世面。
以至于丁俊良都做好了看笑話的準備呢,可哪里想得到,張瑜話音剛落,魏大山就侃侃而談起來。
“這不我們北疆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太少了。除了白菜就是土豆和蘿卜,還是囤放在地窖里,一直吃到春天。我跟隨著姜錦龍先生蓋大棚種植木耳,就尋思著,既然這大棚里能種木耳,應該也能種蔬菜吧,就嘗試著播種,沒想到被我實驗成功了。”
笑話。
作為後世一名優秀的九九六打工人,每天接受領導的pua,這點采訪不過是小場面罷了。
這一幕,不僅看的丁俊良目瞪口呆,就連負責采訪的張瑜,都有點不可思議。
甚至她剛才還尋思著,如果魏大山聲音顫抖,不知道說什麼,自己先讓他把話寫到紙上照著念呢,沒想到,魏大山竟然脫口而出,表達的十分流暢!
尤其是魏大山說話時自信十足的樣子,更是別添一番氣質。
張瑜略微一震,便繼續提問,
“這真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嘗試,我想問一下,蔬菜種植實驗過程中,你有遇到什麼問題嗎?又是如何解決的?”
想要在大冬天的種植出蔬菜,哪怕是大棚里面,也有不小的難度,張瑜也十分好奇,魏大山如何回答。
“這方面啊,我得特別感謝一下我的妻子!”
魏大山輕輕一笑,
“我妻子原本是江海過來下鄉的知青,肚子里的墨水比我多。所以啊,我遇到問題,都會跟他討論學習,然後我們一起嘗試。”
想要在大棚里種植出蔬菜,在這個時代,其實除了溫度和日照之外,最難的就是人工授粉。
畢竟夏天的時候,野外有蜜蜂昆蟲,而在大棚里沒有這些,只能手動搖晃震蕩,如果不懂其中道理的話,一般人根本種不出來。
不過嘛,魏大山將這些一股腦兒都甩給了自己的妻子。
誰讓自家老婆的文化水平最高呢!
張瑜又問,
“最後一個問題!”
“我發現,為了維持大棚內的溫度,你在里面還專門配備了火爐,這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成本很大,可能無法推廣,對于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這個年代,物資還是比較緊張的。
用木頭燒爐子固然可以,但溫度不穩定,需要人一直看著,想要達到固定的溫度,還是煤炭比較好,可在這個年代,一般人家自己都舍不得用碳,別說給蔬菜燒爐子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若是無法推廣的話,那溫室種蔬菜,似乎就沒有那麼大意義了。
“這個啊,我也一直在想。”
魏大山神色平靜,
“今後我也會不斷嘗試,如何在不燒爐子的前提下,讓大棚內的溫度達到可以生長植物的標準。雖然很難,但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在這里我插句話哈,我覺得,冬天若是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對于老百姓的生活來說,意義重大。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我國還有不少農業專家,若是讓專家深入研究的話,解決這個問題不難。”
“當然,這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既然是實驗,就有失敗的可能,但我覺得,若是能讓老百姓冬天都能吃到蔬菜,做這樣的嘗試是值得的。”
“如果上面能夠有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既然是種菜,比如圍繞種菜,建立一個菜籃子工程,專項投入研究,我認為,將這種技術研究成功,並且廣泛推廣沒有那麼遠。”
沒錯。
這也是魏大山願意接受采訪的原因。
在這個時代啥都好,就是生活方面處處不方便,如果能獲得上面的資金支持,或者早點將冬天大棚種植技術推廣的話,也不用自己辛辛苦苦蓋大棚了,到時候直接花錢買多好啊。
魏大山這話一出,不論是大棚內的張瑜和丁俊良,就連站在塑料布外面的村民們,一個個也是大眼瞪小眼。
好家伙,說話一套一套的,雖然他們听的不是很明白,但似乎很厲害的樣子,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魏大山嗎?
喜歡狩獵北疆,趕山發現和田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狩獵北疆,趕山發現和田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