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剛過,天色尚且漆黑,鎮國公府卻已是燈火通明。
方南和石頭穿上了正式的朝服,石頭能參與大朝會,激動的小心翼翼撫平衣袍上的每一處褶皺。
“走吧,莫要誤了時辰。”鎮國公早已穿戴整齊,當先走出府門。
門外,一頂官轎和兩匹駿馬等候著,方南和石頭騎馬,護在鎮國公的轎子兩邊。
踏著朦朧的晨曦,京城街道上除了更夫的打更聲,就是越來越多匯聚向皇城的車轎馬蹄聲。
皇宮門外的廣場上已是冠蓋雲集,文武百官在宮門前落轎下馬,官員們相互見禮,低聲寒暄。
“老公爺好!”
“恭喜老公爺凱旋!”
“老公爺此番揚我國威,實乃社稷之福啊!”
鎮國公下了轎子,問候道賀之聲此起彼伏,勛貴武將,文官集團的大佬,乃至清流言官,都紛紛上前,態度恭敬無比。
老爺子面帶笑容,一一抱拳回禮,聲音爽朗“諸位大人同喜,賴陛下洪福,三軍將士用命,老夫何功之有!”
眾人的目光落到緊隨鎮國公身後的方南時,熱情更是升溫了數倍。
這位年僅二十歲的青年,已是名滿京華的文武雙解元,如今攜滅扶桑之滔天軍功而來,新晉侯爵的消息雖未明發,在高層早已不是秘密。
無數道目光在方南身上流轉,驚嘆、贊賞、探究、算計……。
不少家中有待嫁女兒和孫女的重臣,眼神更是灼熱得幾乎要實質化,心中飛速盤算著聯姻的可能與價值。
方南從容地站在祖父身後,應對著各方投來的問候。
石頭站在稍後一些的位置,何曾見過這等陣仗,眼前皆是紫袍玉帶、朱紫滿眼的朝廷重臣,心中激動萬分,生怕失了儀態。
“咚——咚——咚——”
渾厚悠遠的鐘聲響起,穿透黎明的薄霧,傳遍整個皇城廣場。
宮門緩緩開啟,身著鮮明鎧甲的禁衛軍士列隊而出,肅立兩側。
“百官入朝——”值守太監尖細悠長的唱喏聲傳來。
文武百官停止交談,整理衣冠,按照品級和文武序列,排成整齊的隊伍,依次通過高大的宮門,步入深邃的宮城。
穿過漫長的御道,歷經數重宮門,氣勢恢宏的金鑾殿出現在眼前,殿宇巍峨,飛檐翹角,琉璃瓦在初升旭日照射下流淌著金輝。
百官依序步入大殿,按文東武西的規矩,依照品級高低肅立。
鎮國公站在了武將的最前列,方南因將獲封的侯爵爵位和顯赫軍功,被引班太監安排在了武將隊列中頗為靠前的位置,僅次于幾位公爵和一些侯爵。
石頭按品級站在了接近殿門處的武將隊列末尾。
能踏入這金鑾寶殿,對石頭而言已是做夢都不敢想的榮耀,激動得心髒砰砰直跳。
大殿內香煙裊裊,從巨大的鎏金香爐中升起,百官垂首默立,氣氛莊嚴肅穆,落針可聞。
良久,只听一聲長唱劃破寂靜“陛下駕到——”
建武帝身著繡有十二章紋的明黃色龍袍,頭戴十二旒冕冠,面容威嚴,在太監宮娥的簇擁下,緩步登御階,端坐于那至高無上的龍椅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殿下文武百官齊刷刷跪倒在地,山呼萬歲之聲震徹殿宇,回蕩不休。
“眾卿平身。”建武帝沉穩的聲音傳來。
“謝萬歲!”百官再拜,方才起身,重新肅立。
大朝會正式開始,鴻臚寺官員出班,唱報今日朝會議程。
朝會進入了第一項重大議題,對扶桑君臣的處置。
“宣,扶桑國主覲見——”太監的聲音一層層傳下殿去。
兩名身材高大的宮廷侍衛押著扶桑天皇走上殿來。
承和天皇換了一身素色衣服,面色蒼白,眼神惶恐,早已沒了昔日一國君主的氣度。
一進入金殿,感受到無數道冰冷的目光,承和天皇腿一軟,幾乎是踉蹌著撲倒在地,以頭觸地,不敢抬起。
建武帝俯瞰著殿下顫抖的身影,聲音如同天憲“扶桑國主,你可知罪?”
承和天皇身體劇顫,帶著哭腔,用略顯生硬的大楚官話回答“罪臣知罪,罪臣昏聵無能,御下無方,致使臣屬悖逆,冒犯天朝上國,犯下滔天罪行。”
承和天皇幾乎是泣不成聲,恐懼到了極點。
“罪臣萬死難辭其咎,只求皇帝陛下念在罪臣誠心悔過,饒……饒恕罪臣及臣民之性命,罪臣願率扶桑舉國,永世臣服天朝,歲歲朝貢,不敢有違,生生世世,永為藩籬!”
建武帝沉默片刻,這短暫的沉默對于跪伏于地的天皇而言,不啻于漫長的煎熬。
皇帝沉緩的聲音再次響起“爾扶桑之罪,窮東海之水難以洗刷,依律本應滅國絕祀。”
天皇身體一僵,幾乎癱軟。
“然,”建武帝話鋒一轉,“朕體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且念你尚有悔過之心,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天皇猛地抬起頭,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強烈的求生欲,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武帝繼續道“現今扶桑故土,已被逆臣藤原氏竊據,僭越稱制,且其正率爾之舊部,攻伐朕之藩屬高麗,荼毒生靈。”
“朕欲助你返回扶桑,讓你去討逆復國,清理門戶,你可能做到日後謹守臣節,永不再犯?”
承和天皇聞言,簡直是喜從天降,這比預想中最好的結局還要好。
承和哪里還敢有半分猶豫,連連以頭搶地,磕得金磚砰砰作響,額頭上瞬間一片通紅“能!罪臣一定能!罪臣叩謝陛下天恩!謝陛下給罪臣機會!”
“罪臣若能復國,定當世世代代,奉天朝為父邦,永為不叛之臣!若有違逆,人神共棄,天誅地滅!”
“好,記住你今日之言。”
建武帝微微頷首,吩咐道“將扶桑國主及其眷屬、臣僚,移往四方館驛,依藩國君主禮遇妥善安置。”
“謝陛下!謝陛下隆恩!”天皇感激涕零,語無倫次,被兩名侍衛攙扶著,踉踉蹌蹌地退了下去。
殿中不少大臣看著那失魂落魄又欣喜若狂的背影,眼中閃過輕蔑與冷笑。
兵部侍郎手捧笏板,出列詳細稟報目前扶桑和高麗的戰局。
輿圖被抬上殿,侍郎指著地圖,條分縷析。
藤原庫之助率領的扶桑主力已基本控制南高麗全境,正與南北高麗聯軍在漢陽一線對峙,戰事現在膠著。
扶桑移民仍在不斷涌入佔領區,扶桑勢力持續膨脹,高麗境內反抗不斷。
建武帝撫須稱贊道“鎮國公老成謀國,此驅虎吞狼,坐收漁利之策,甚好!”
“如此一來,藤原氏為我大楚前驅,替我朝消耗高麗國力,自身亦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鎮國公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聖明,老臣愚見,當下應速護送扶桑天皇及降將返回九州島。”
“將我軍俘獲整編的十數萬扶桑協從營士卒,交予天皇統帶,令其返回扶桑海岸,收攏尚未曾渡海的數百萬扶桑百姓,重整旗鼓。”
“支持其渡海前往高麗,討伐藤原逆賊,助其奪回天皇正統,清理門戶,令扶桑人與高麗人相互攻伐,彼此消耗。”
“待其兩敗俱傷,國力耗盡,民疲兵乏之時,我天朝王師出兵,以吊民伐罪之名,一舉平定高麗半島,將其徹底納入大楚版圖,屆時東海可永靖矣!”
“善!”建武帝撫掌大笑,“老公爺算無遺策,深合朕意,我大楚可不費吹灰之力,盡收兩國之地,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滿朝文武紛紛躬身附議“臣等附議!老公爺深謀遠慮,此策大善,陛下聖斷!”
建武帝目光掃過文武百官,最終落在鎮國公和方南身上,朗聲道“征扶桑一役,靖平海疆,有功之臣,朕已遣使犒勞三軍,封賞諸將。”
“主帥鎮國公及其孫方南,功勛尤著,冠絕三軍,朕特留待今日,于這金殿之上,親自封賞,以彰其功!”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爺孫二人身上。
“鎮國公听封!” 禮部尚書展開第一份明黃聖旨,高聲宣道。
“老臣在!”鎮國公大步出列,來到御階正前方,躬身行禮。
禮部尚書聲音洪亮地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國公世受國恩,忠勇性成,宿著勛勞。”
“此次膺任帥鉞,總督遠征扶桑之役,臨危受命,老驥伏櫪。”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統率三軍,進退有度,終克奏膚功,犁庭掃穴,擒其酋首,獻俘闕下,厥功至偉!”
“實乃國之柱石,朕之肱骨,公已位極人臣,爵封國公,然功高不賞,朕心難安。”
“特授太師餃,領天下兵馬大都督,賜丹書鐵券,免死金牌,身後配享太廟!”
“另賜東海明珠十斛,西域寶玉十箱,黃金萬兩,蜀錦千匹,御馬十匹,欽賜‘國之干城’匾額”
“另念公年高德劭,勞苦功高,特恩及子嗣,以示榮寵子方樂江,擢升為河東道巡察使;子方樂原,擢升為嶺南道按察使!望卿永葆忠貞,共襄盛世!欽此!”
這份封賞之厚重,可謂達到了人臣之極致。
太師乃是三公之首,正一品,雖為榮餃,卻代表著無與倫比的尊榮地位。
天下兵馬大都督是極高的榮譽軍職,非功蓋寰宇者不得授。
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配享太廟,更是保障身後哀榮、蔭庇子孫的極致恩典。
加上那令人咋舌的金銀珠寶、御馬錦緞賞賜,以及蔭及兩子,皇恩之浩蕩,簡直前所未有!
殿內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嘆吸氣之聲,無數羨慕、敬佩、嫉妒的目光投向那位白發老帥。
鎮國公亦是心潮澎湃,深深叩首下去“老臣,叩謝主隆恩!陛下厚恩,老臣縱粉身碎骨,難報萬一,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陛下天恩!”
建武帝笑容滿面,虛抬右手“老國公快快請起,此乃愛卿應得之榮,若非祖制所限,朕恨不得封你為王,大楚有愛卿,朕之大幸,國之大幸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鎮國公再拜謝恩,方才起身歸班。
禮部尚書展開第二份明黃聖旨,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轉向卓然而立的年輕將領。
“昭毅將軍、靖海伯方南听封!”
“臣在!”
方南應聲出列,步伐沉穩,來到御階之前,躬身行禮,姿態從容不迫。
禮部尚書眼中閃過一絲激賞,旋即高聲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爾方南,年少英杰,文武兼資,忠勇可嘉。”
“于平倭、征扶桑之役中,奮勇當先,銳不可當,斬將奪旗,破陣克敵,屢建奇功,冠于諸將。”
“更于國朝獻呈火炮、火藥秘法,精煉強軍之械,此功在社稷,利在千秋,非尋常戰功可比。”
“然功勛卓著,尤需褒獎,特晉封爾為靖海侯,世襲罔替!加授驃騎將軍,賜紫金冠、麒麟服,準御前行走!”
“另賜京郊良田萬畝,黃金五千兩,東珠百顆,珊瑚樹十株,御賜‘文武雙璧’匾額。”
“望卿戒驕戒躁,勤勉王事,再接再厲,永葆忠貞,再立不世之功!欽此!”
二十歲的侯爵!還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加授從一品的驃騎將軍崇高散官餃!
賜穿麒麟服,準御前行走!
還有那萬畝田畝、金銀、珠寶賞賜!
這份恩賞,其震撼程度,絲毫不亞于方才對鎮國公的封賞!
滿朝文武徹底嘩然!
如此年輕的侯爺,在大楚開國二百年來,聞所未聞!簡直是曠古爍今的恩寵!
加上方南文武雙解元的功名,其未來的前程,簡直如煌煌旭日,不可限量!
無數道目光聚焦在方南身上,充滿了極致的驚嘆、難以置信的羨慕、難以掩飾的嫉妒,以及更多深沉的政治考量。
那些家中有待嫁女子的重臣,眼神已經不僅僅是火熱,簡直是如同看著一件稀世珍寶,心中聯姻的念頭前所未有的強烈起來。
方南壓下心中的激蕩,從容不迫地深深叩首“臣,方南,叩謝陛下隆恩!陛下信重,天恩浩蕩,臣唯有竭盡駑鈍,肝腦涂地,以報陛下!”
“臣必當恪盡職守,衛我疆土,揚我國威,不負陛下今日之封,不負靖海之名!”
“好!好一個不負靖海之名!”建武帝龍顏大悅,眼中滿是贊賞。
“方愛卿平身,朕期待你日後為我大楚,再拓疆土,再立新功!”
“謝陛下!”方南再拜,方才起身。
方南起身的那一刻,仿佛有光芒自其身散發,一位新的軍方巨頭,已然在這金鑾殿上冉冉升起,正式登上了大楚帝國的權力舞台。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