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的兩封奏折,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師。
金鑾殿上,內侍用洪亮而激動的聲音宣讀鎮國公的奏報。
“臣頓首叩稟吾皇萬歲仰賴陛下天威,三軍將士用命,已克復扶桑偽都京都,偽帝承和俯首就擒。”
“偽關白藤原庫之助,倉皇東遁……扶桑四島,已定大半,余寇惶惶如喪家之犬……臣等詳察敵情,擬定‘驅虎吞狼,禍水北引’之策。”
“大軍三面壓逼,迫藤原殘部及扶桑數百萬遺民,盡驅于若狹小濱海岸,網開西北海路,誘其渡海攻伐南高麗。”
“待雙方兩敗俱傷,國力耗盡,人口銳減,我大楚再以雷霆之勢,跨海東征,一舉蕩平高麗半島。”
“如此東瀛道可永絕後患,化為純土,高麗之地亦可收歸王化,帝國東北疆域,自此永固!”
建武帝听著奏報,臉上的喜色越來越濃,尤其是听到攻克京都、生擒偽帝時,更是忍不住撫掌大笑。
“好!好!鎮國公老當益壯,揚我大楚天威!壯哉!快哉!”
殿中文武百官,無論派系,紛紛出列道賀,頌揚之聲不絕于耳。
那份詳述“驅虎吞狼、禍水北引”戰略的奏章在重臣手中傳閱,殿內爆發出驚嘆和議論。
“妙!絕妙!”
站在最前面的趙王拍案叫絕,“鎮國公此策,驅倭寇以攻高麗,令其兩敗俱傷,我大楚坐收漁利,收扶桑膏腴之地,得未來征伐高麗之大義名分與時機,深謀遠慮,高瞻遠矚,老臣嘆服!”
“此計雖妙,恐有傷天和,恐損我大楚天朝仁德之名…”
一位翰林院清流學士提出異議,聲音很快被淹沒。
“迂腐!”一位勛貴武將嗤之以鼻,“對豺狼講什麼仁義,高麗亦非善類,朝貢三心二意,扶桑倭寇與高麗自相殘殺,與我大楚何干?此策可行!”
兵部尚書出列發言“陛下!鎮國公此策,深謀遠慮,老成謀國,借扶桑殘寇之手削弱高麗,以夷制夷,實乃經略之良策,臣附議!”
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也是出列上奏
“正是!我軍在此番東征中,五萬勁旅橫掃一國,傷亡之微,戰果之巨,曠古未有,未來征討四方不臣,開疆拓土,前景無限!”
“朕心甚慰,諸位愛卿,對此次立功將士當如何封賞,大伙議一議。”建武帝在御座上環視眾臣。
中書令呂輕舟聞言,當即與一干親近文臣交換著眼神。
鎮國公已是古稀之年,國公之位已到人臣極致,功勞再大,封無可封,最多是增加食邑、賜予殊榮。
方南不同,太年輕了,清剿倭寇就已經封伯,此番攻克扶桑,功勞之大,足以封侯。
若任由方南在扶桑繼續建功,待藤原授首、高麗平定,一個國公之位恐怕是穩穩的。
一個二十歲的實權國公,在軍隊的影響力,未來對朝局的潛在威脅,是呂輕舟一派文臣不願意看到的。
呂輕舟清咳一聲,出班奏道“陛下,鎮國公與一眾將領立此不世奇功,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自當重賞,昭顯天恩。
“鎮國公年逾古稀,萬里征伐,鞍馬勞頓,身心俱疲,實不宜再久處海外風濤險惡之地。”
“不若召老公爺凱旋回京,獻俘太廟,彰陛下赫赫武功,振奮天下民心,讓老公爺榮歸故里,頤養天年,享天倫之樂,此亦朝廷體恤功臣之至意也。”
呂輕舟頓了頓,話鋒一轉“方南少年英雄,功勛卓著,正當其盛。然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不若借此獻俘盛典之機,召方南回京,夸耀功勛使其成為天下少年之楷模,激勵我大楚男兒報國之志。”
“今秋鄉試在即,方南乃今春院試案首,陛下何不體恤,允其回京備考,待其金榜題名,文武兼備,再為陛下效力,豈不更美?”
殿內不少呂黨成員紛紛出言附和“呂中書所言極是!”
“陛下,呂相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方將軍少年英雄,正該回京受賞,為天下士子楷模!”
呂輕舟這番話,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更是戳中了建武帝內心深處的考量。
建武帝臉上的興奮稍稍收斂,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
帝王心術讓建武帝本能地警惕任何可能尾大不掉的勢力。
鎮國公功高德劭,爵位已至國公,再賞無非金銀虛餃。
方南不同,太年輕了,憑借克復京都、俘獲天皇、獻上奇策的功勞,封侯已是板上釘釘。
可若讓方南留在東瀛,待藤原授首、高麗之事平定,那功勞…恐怕真得封公爵了,一個二十歲的公爵,今後再立功恐怕封無可封。
現在召方南回來,封個侯爵,賜予厚賞,再讓他去參加今秋鄉試,既全了君臣之誼,又能將其置于可控範圍之內。
至于扶桑殘局和高麗之事,交給周勇、陳震這些將領去完成就行了。
功勞分散了,朝廷也放心了,而且推遲鄉試等方南回來,更顯得自己這位天子愛才惜才,皇恩浩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呂愛卿所言,老成謀國,深體朕心。”
建武帝緩緩開口“鎮國公勞苦功高,年事已高,確應榮歸京師,頤養天年。”
“方南少年英才,功勛卓著,正當回京受賞,夸耀功勛,以勵天下,其科舉前程,亦不可耽誤。”
“詔令鎮國公和方南,即刻統兵押解扶桑偽帝承及一應俘虜,凱旋回京,舉行獻俘大典,接受封賞。”
“征討大軍就地改編為東瀛道駐軍,不再設元帥一職,任命周勇為東瀛道兵馬總管,全權負責東瀛道防務及後續軍事行動。”
“任命武威將軍陳震為副總管兼水師統領,統管水師。”
“中書台和兵部拿出個章程,對有功將士進行封賞,鎮國公和方南待回京之後,朕親自封賞”
“方南回京參加今秋鄉試,其接旨後即刻先行啟程,禮部將鄉試日期推遲半月,等他回來。
“待封賞議定,由宮中內侍攜旨意和封賞詔書,率一隊禁衛,即刻出發,前往東瀛道大軍中宣旨。”
“陛下聖明!”呂輕舟一派率先高呼,其余大臣齊聲附和。
方樂山站在文官隊列中,听聞父親和兒子立下如此大功,內心也是欣喜激動。
听到呂輕舟的上奏和皇帝的決定,一絲陰霾掠過方樂山的心頭,這明擺著是忌憚父親和兒子功勞太大,要把他們從即將大功告成的戰場上拉回來。
散朝之後,方樂山強壓著激動和一絲憂慮,腳步匆匆地趕回鎮國公府。
“母親,大喜事啊!”方樂山找到端坐堂上手捻佛珠的老太君,聲音激動“父親與南兒打下了扶桑京都,生擒了那偽天皇,陛下龍顏大悅,下旨召父親和南兒凱旋回京獻俘了!”
“阿彌陀佛!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啊!”
老太君聞言,手中的佛珠啪嗒一聲掉在膝上,兩行老淚瞬間涌出,顫巍巍地站起身,對著門外天空連連作揖,“列祖列宗顯靈了,老爺和南兒無恙,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
旁邊伺候的嬤嬤丫鬟們連忙上前攙扶勸慰,臉上也盡是喜色。
方南的母親方王氏,也是淚流滿面,用手帕緊緊捂著嘴,肩膀微微抽動“回來了,終于平安的回來了。”
“爹爹!”小玉兒騎著小狼旺財,從後堂飛奔出來,一頭扎進方樂山懷里,仰著小臉,大眼楮里滿是興奮“爹爹,祖父和哥哥是不是要回來了,玉兒好想他們,旺財也想。”
小白狼旺財也適時地“嗷嗚”輕叫了一聲,似乎在附和。
“哈哈,是啊,玉兒,你祖父和你哥哥,馬上就要風風光光地回來啦。”
方樂山一把抱起女兒,用胡子蹭著那粉嫩的小臉蛋,逗得小玉兒咯咯直笑。
老管家方伯得知消息,激動得老淚縱橫“蒼天有眼啊!老公爺和小少爺真是給咱們方家長臉了,老奴這就去安排,把府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淨淨,張燈結彩,等著老公爺和小少爺回來。”
方南的兩個貼身小丫鬟,春桃和秋菊听說少爺要回來了,小臉興奮得通紅。
春桃小聲對秋菊說“少爺要回來了,不知道黑了沒有,瘦了沒有……”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